农村吃酒席,一般随礼多少钱比较合适?

2025-02-02 14:50:3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人在人情在。人情钱是个让许多农民头疼的事,给少了拿不出手,而给多了又遭不住。

不仅遭不住,还可能助长不良酒席风气,让爱好办酒席者欲罢不能,因为办一次酒席就能收人情钱,只要成本控制得好,一场酒席下来就能赚不少钱。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了,人情钱不都是迎来送往的吗?收了别人的人情钱,日后不就要还回去吗?事实上,有好些村民自己并不喜欢办酒席,是典型的「只出不进」家庭户。

由此可见,某些酒席办得多的村民,或多或少都有赚头。

虽然对谁家爱办酒席、谁家以办酒席赚钱的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谁也不好不去,鉴于酒席这座大山压力太大,那去村里吃酒席,给多少钱才拿得出手呢?

办过酒席的农民,手里都有一本账本,上面记录着自家办酒席时收到的人情明细,谁家来没来过、谁家随了多少,即便过了十几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都记载着呢。按簿还情虽然有个参考,但有些人确实没来过,而在目前的人情世故上又不得不去,这种情况给多给少都是亏,都无所谓,只不过给少了会拿不出手,这种情况只消给个最低的行情价即可。

另外,人情簿的参考作用有限,因为人情钱的行情如同市场,存在着一个行情价,但一般都是只涨不降。刺楸家里十年前办过酒席,当时普遍行情是给30元、50元,而目前有的人情也没还完,但行情已经涨到200元了。虽然不同时期的购买力不同,但总体上看来是涨了的。

不仅十年前,就算是二十年前的人情,只要有人情簿存在,隔了多少年都不会忘。通情达理的人会随行情随人情钱,但有极少数人在吃酒席时仍按照十几二十年前收到对方给的钱数来给。

例如,刺楸曾听说,某家兄弟较多,弟媳刚嫁过去不久嫂嫂女儿出嫁,给女儿办酒席时弟媳给了5元人情钱,而当弟媳的儿子娶媳妇时,嫂嫂就真只给了5元人情钱。

对于这样的人,真不知是应该表扬他们还是批评他们。表扬是因为他们坚持不哄抬人情钱,能够遏制疯长的人情钱和滥办酒席的风气,而批评则是因为他们有点小气且不会算账。

以上就是刺楸对农村吃酒席给多少人情钱较合适的看法,如果觉得回答得不错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回答2:

农村吃酒席,各地都有各地的习俗,往往会根据众人随的礼金和以往随礼礼金的规格作为参考,保持一样,基本上100左右就可以了,如果跟亲戚关系很熟,可以按照自己的经济条件多加些。

回答3:

一般的话是在300~500左右,我觉得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是比较亲密的朋友或者是关系的话,钱还是要随在1000左右的。

回答4:

我个人认为一般都是在500~1000左右吧,因为我也是农村的,经常参加一些婚礼如果相处好的话就拿1000,关系差不多就拿500。

回答5:

我认为现在一般随礼是500左右,如果比较亲近的关系会随1000左右,这个钱数是最合适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