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度:
印度
-------------------------------------------------------------------------------------------
-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国、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及世界农业大国,人口、民族、种族复杂;
2、根据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南亚地区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及其影响;
3、通过分析印度地形、气候图及农作物种类分布图,分析印度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通过讲述印度独立前后的经济概况,使学生认识到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了解印度工业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的工业区。记住印度的主要城市。
5、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
教学建议
关于“印度”的教材分析
印度是南亚面积和人口第一位的国家,所以其自然条件与南亚的差不多,为了避免重复,本节重点突出了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
印度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古代印度的疆域与现在的印度疆域不同。为避免将地理课上成历史课,重点从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城市建筑、物产、宗教与语言等方面阐述。
在“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部分,主要侧重农产品的分布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分析印度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人口过度增长对农业生产的压力,辩证的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于“发展中的民族工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印度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同时明确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也是密不可分的。进而了解印度主要的城市。
印度农业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但是只有在独立后经济才有较快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
关于“印度”的教法建议
印度是世界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世界文明古国,首先应使同学了解文明古国的含义,了解印度灿烂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可布置学生提前查找资料进行演讲,或通过媒体资料介绍印度的文化、艺术、建筑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了解印度的近代历史状况,为后面经济发展打基础。
对于印度的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部分,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分析印度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2、读图分析印度农业生产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归纳表格
4、世界第二大人口国,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得出人口增长过快对农业生产压力大
对于工业生产与主要的城市,可以采用谈话讨论法,重点培养观察、分析“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的能力:
1、印度有哪些工业部门?
2、印度工业区主要分布何处?为什么?
3、主要的工业城市有哪些?
4、归纳表格
关于“印度”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教学难点 】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用具】印度景观图片;印度地形与降水图;印度农作物分布图;人口增长曲线图
【教学过程 】
(引入)展示印度景观图片(也可为相应的投影片),这是哪个国家的?
(板书)第二节 印度
(提问)谈谈你对印度的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
(总结板书)
一、世界文明古国
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民族与宗教
(引申提问)世界上的文明古国除了印度外,还有哪几个?大家知道这四个国家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课外知识—紧邻大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注意总结)农业—生活—交通
(承转)印度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一个国家农业发展对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地形和气候两方面,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光热(位于热带,光热充足)、水(降水适宜较好,多就涝灾少就旱灾)、土(土地肥沃,广阔的冲积平原,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提问,出示印度农业分布图)
印度主要农作物有什么?
根据地图及所学内容分析农作物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等因素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农业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种植与之相适应的农作物,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板书)二、农业生产与人口压力
1、农业发展的条件:有利、不利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农作物
分 布
与地形、气候关系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水稻需水较多,平原降水充足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小麦棉抗旱能力强,棉花后期生长需更多光照,这些地区光照足,降水较少,地势和缓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茶
东北部
雨水充足,有排水较好的低山
黄麻
恒河三角洲
地势低平,气候湿热
(提问)印度是个农业大国,但是粮食出口较少,请分析原因?
(出示印度人口增长曲线图)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人口增长太快,数量巨大,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取得的成果,对农业生产构成很大的压力。
(引导讨论)如何解决人口与粮食的矛盾?(开放性问题)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技种田;提高单产;培育良种;修水库等等
(板书)3、人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师归纳板书)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印度
一、文明古国
二、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农业发展的条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人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关于“印度”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印度的主要工业区及其中心城市
【教学难点 】印度的主要工业区发展的自然条件
【教学用具】印度农作物分布图;矿产资源的分布与主要工业区,印度城市的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 】
(引入)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加之它的矿产资源丰富,印度具有发展经济的有力条件,但由于长期遭受英国殖民统治,资源被大量掠夺,经济落后。只有在印度独立后,不仅农业得到了发展,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印度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工业化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板书)三、发展中的民族工业
(提问)一个国家的工业建设对哪种自然条件要求较高?(矿产资源)
(展示印度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
(提问)印度有哪些矿产?
这些矿产主要分布在哪里?
目前,印度都有哪些主要的工业部门?
(学生回答)教师注意总结:英国殖民者统治期间,印度经济发展畸形,只有采矿业、纺织业比较发达。独立后,印度重视培养科技人员,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了民族工业。其中电力、钢铁、机械工业发展迅速,核能、电子、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印度正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
(提问)印度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展示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图)
(引导学生思考)印度的棉纺织工业和麻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进行归纳(农矿产品与工业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并用表格表示,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工业部门
分布
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钢铁工业
德干高原东北部
煤、铁、锰丰富,矿区邻近
棉纺工业
孟买
靠近最主要的棉产区
麻纺工业
加尔各答
地处黄麻产地
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孟买、加尔各答、新德里三个城市,确认这三个城市在图中的准确位置,展示印度城市的景观图片,简要介绍这三个城市的基本情况。
(教师归纳板书)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
三、发展中的民族工业
工业发展条件
主要工业部门
主要城市
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
关于“印度”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3
【教学重点】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教学难点 】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用具】相关的印度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
(引入)在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外,另外三个是:埃及、古巴比伦、印度(也可提问学生)。这四大古国创造的绚丽多彩的文明是人类不可多得的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
(提问)印度从位置看,位于南亚次大陆上,与我们相邻,那么大家对这个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国家了解多少呢?
(学生联系实际回答)
(教师总结)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但是在18世纪,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从此遭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直到1947年宣布独立,1950年才正式成立印度共和国。印度保留了很多古老的传统,比如它的饮食和服饰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展示课件)世界文明古国
(承转)在印度有一种动物受到特别优厚的待遇,大家知道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牛—印度教)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唐玄奘到西天取经,目的地是印度,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但今天在印度第一大宗教不是佛教而是印度教。
(简要介绍印度是一个宗教复杂、民族众多的国家)
(课件展示)印度地形图、印度气候类型图
(承转)一个国家要想社会安定及不断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农业生产作为保障,而农业对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地形和气候两方面,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从地形及气候两方面看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进行总结
(课件展示)(土地肥沃,广阔的冲积平原,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位于热带,光热充足)
(降水适宜较好,多就涝灾少就旱灾)、
(课件展示印度农业分布图及降水量分布图)
印度主要农作物有什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农业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种植与之相适应的农作物,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承转)印度是个农业大国,但是粮食出口较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原因?
(展示课件)印度粮食人口对比表
(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人口增长太快,数量巨大,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取得的成果,对农业生产构成很大的压力。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人口与粮食的矛盾?
(教师总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技种田;提高单产;培育良种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印度
一、文明古国
二、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农业发展的条件
农业发展快,人口压力大
探究活动
利用课下时间收集资料,在课上任选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1、收集印度有关的资料,介绍印度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内容,办一个知识竞赛或表演。
2、讨论:人口对印度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是什么?
3、上网收集印度与巴基斯坦有关克什米尔地区的争议的原因,关注二者之间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和中国影响。
目的: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第二章 中国地理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 运用我国内外流河分布图,说出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划分及主要内外流河的名称。
2. 能从河流的径流量、水位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说出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
3. 能列表比较我国南北方的主要水文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学会将河流流量图与降水量图对照使用,综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学会根据本地气候特征分析说明当地的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成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德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 培养学生求实学习的态度,严谨的学习精神。
2. 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三.教学难点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地图挂图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读书指导法,板书笔记法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社会与水息息相关。从历史上看,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起源都与水有密切的联系。埃及的尼罗河流域文明,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底特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黄河流域文明,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都是在河流的滋润下形成的。既然河流有着这么大的作用,如果想要更好的兴利除害,就应该具备河流的基本知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我国河流的基本状况。
【板书】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挂图展示】 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这幅《中国水系图》
【板书】 一.水系和流域
【讲解 板书】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河流是非常多的。这么多的河流基本上都是曲曲折折的,就像我们平时所看见的树叶的叶脉,干流是主叶脉,大大小小的支流是支叶脉,我们就把河流的干流,支流和河流中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叫做水系。而且,我们可以仔细的看出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集水区域,我们把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叫做一条河流的流域。比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黄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
流域示意图
【学生活动】 了解水系和流域的概念后,让我们来看看我国的主要河流。请同学们看到课本44页的图2.28.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黑龙江、辽河、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并在地图上描画出来。找完后,我将请同学在黑板上的地图中找出来(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部分找四个同学)。(在找图的过程中,我给同学们补充一点小知识。在我国,对较大的河流常称江或河,对较小较急的河流常称溪。我国长度在100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0 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600多条,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全球可利用的河流总水量每年可达48000立方千米,并可提供蕴藏量达50余亿千瓦的巨大水能。)
【提问】 刚才的活动中,我们找到了我国很多大的河流。在这里,我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的河流他们没有互相连成一片,构成一个流域呢?
【学生活动】 (引导)我们都知道,在一块平坦的地方,水多了就会形成洼地,并积蓄大量的水,如果地形不再是平坦的呢?我们在上以章节学习了我国的地形地势,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地形成三级阶梯分布,而我国的大部分河流主要是发源于我国的第一隆起段,也就是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地形地势早就了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分布。也是地形的高低造成河流不能连成一片流域。
【讲解 板书】 由于有些地方地势高,把不同的河流的流域分隔开来,高低两侧的流水顺着地面斜坡分别流入不同水系,而我们就把这些高地称为相邻水系或流域的分水岭。比如秦岭就是我国重要的分水岭,北侧是渭河,南侧是嘉陵江和汉水。那么在地图上,同学们还知道哪些重要的分水岭吗?
【提问】 河流是流动的,河水不可能一直积蓄在一个地方。请同学们再来看看地图,这么多的河流都流入了哪些海洋了呢?他们的流向大体又有什么特征呢?
【讲解】 由学生的回答总结:
太平洋:黑龙江、辽河、黄河、长江、珠江
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
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我国大多河流都呈现自西向东流的趋势,其原因是受地势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大部分河流都呈现自西向东流的特点。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那么河流的流向将会变成怎么样呢?
【学生回答】 自东向西流
【提问】 我们刚才都找到了很多的河流都流入了海洋,而且人们也常说“千条江河归大海”,那么事实上市布市这样呢?其实在前面所说的流入海洋的河流中,我们也忘了一条重要的河流—塔里木河。
【学生探究】 请同学们在地图中找到塔里木河,说出它的去向,与长江黄河等河流又有什么区别呢?
【讲述】 根据学生的答案总结。塔里木河最终没能注入海洋,而是最终消失在塔里木盆地中。所以,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把河流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注入海洋的河流;另一类是最终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
【板书 讲解】 外流河:指河水能够注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指河水不能注入海洋,而是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中的河流。
而且在这里,我们把外流河所流过的流域叫做外流区,内流河所流经的流域叫做内流区。
【提问】 既然我国又有外流河,又有内流河,那么大家知道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吗?请大家对照书24页图2.4的中国地形图,读图找一下外流河与内流河是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的呢?并且结合39页图2.21的中国季风图比较一下,这条分界线与我国的哪两个气候区的分界线位置接近?
【讲解】 我国的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和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大体一致。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阐述】 从这条分界线可以看出,外流区多在东部地区,内流区多在西北地区。而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的外流区,这里的河流多而且长,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水量大,夏季容易形成汛期,汛期径流量一般占全年径流量的60%~80%。秦岭和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河流结冰,普遍形成枯水期,一些河流甚至断流。但总体来看,外流河却占到全国河流总量的95%。西北内陆河流较少,一些地方为无流区。这里的河流水源不丰,沿途多沙漠戈壁,蒸发和渗漏严重,很多河道成为季节性河流。就例如前面的塔里木河,它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河水主要来至昆仑山和天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每年7~9月份为汛期,10月份以后,水量大减。再加上河流沿途灌溉用水的增多,使中下游河道断流的情况更加严重。
【承转】 我国外流区水量如此的丰富,是不是水量在一年里都是不变的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比如夏季和冬季。在地理上,我们通常把河水的变化和运动特点叫做一条河流的水文特征。评定一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我们可以从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来看。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外流河的共同水文特征。
【绘图展示】 外流河降水量柱状图
【讲述】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我国外流河流量大,水位高的季节在夏季;流量小,水位低的季节是冬季。
【追问】 既然有以上情况,那么它的原因是什么呢?
【阐述】 我们前面已经说了,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体一致。我国的外流区主要在季风区内,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前面的课程,季风区的气候。季风区夏季降水多,降水集中,冬季降水较少,因此导致外流河的汛期在夏季,一年中的水位变化大,冬季却因为降水少,而补给河水少,为枯水期。
【过度】 其实我国外流区地域广阔,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差异大,所以导致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区别也很大,这里我们把我国外流区的南北方做个比较。
【引导板书】
南方 北方
降水时间 开始早,结束晚 开始晚。结束早
降水量 雨季长,降水多 雨季短,降水少
汛期长短 长 短
【小结】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我国北方的外流河,比如说黄河,辽河等水量不大,而且汛期短;而南方的长江,珠江却水量丰富,汛期长。
【提问】 刚才我们讨论了水文特征的流量和水位,我们也知道水文特征还包括河流的含沙量,冰情方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南北方水文特征中有关含沙量和冰情方面的情况。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北方由于纬度跨度大,我们可以将北方分为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和东北地区来看。那么,我们这里就有三个地区。结合前面的汛情,水量,我们在这里可以详细的讨论一下它们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同学们可以前后分组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东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
【表格展示】 利用绘制的表格展示结果,并讲述。
【师生活动】 在这里,我们已经对我国的外流区的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我国的河流在水文特征方面之最。在我提问后,请同学们举手抢答。
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长江
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我国冰期最长的河流——黑龙江
【承转】 同学们刚才回答得很积极,也很正确。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那么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分析仪下我们学校外面的沱江。
【学生探究】 沱江的水文特征
【讲解】 沱江属于长江水系,为南方地区的外流河,其水文特征应该是水量较大,汛期较长,水位变化小,含沙量较少,无结冰期。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知识,大家可以根据我们今天学习的只是回家分析仪下自己家乡的河流。下一节我们将学习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湖泊,希望大家下去后预习一下。
【板书设计】 河流与湖泊
一 水系和流域
水系:
流域:
二 外流河与内流河
外流河:
内流河:
三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1 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
2 南方与北方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差异
【附录】
地区及主要河流 水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东北 地区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水文特征 丰富 较小 小 长
形成原因 流经湿润半湿润地区 有春汛有夏汛 流经森林茂密地区 流经中温带寒温带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辽河 海河 黄河 水文特征 较小 较短 大 短
形成原因 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雨季短 中、上游地区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流经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长江 珠江 等 水文特征 丰富 长 小 无
形成原因 流经湿润地区 雨季长 流域内植被较好 流经亚热带
你需要PPT吗?我可以发有关澳大利亚的教案PPT
一、 教学设计理念
新一轮课改即将开始,这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注入了一缕新鲜的空气,为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首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把新课改的精神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中,努力探索旧教材、新课改的教学之路。
本次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习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 教学具体构想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一) 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 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在研究探索旧教材、新课标的地理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也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3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点:
①复习提问
②导入新课
③新课学习
● 图领全文 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习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 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亲身体验 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旧教材的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在今后的旧教材教学中还有待于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