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读书笔记

关于黄河的读书笔记
2024-12-01 13:14:0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找来《黄河边的中国》,用了大约三个周的时间,读完了全书。读完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一开始,自己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翻开前页,发现了这样一段字:“此书甚好,后传诸君,万勿以其字数多而拒之。”看到这段评价的时候,我就隐隐地感到选择这本书是正确的。接下来,我去读的时候也就为其中的观点、内容、分析与思考,而深深叹服了。
《黄河边的中国》是在1996年,由上海学者曹锦清经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这本书主要是站在观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的立场,包括“从下往上看” ,“从内向外看”两个视角。何谓“内、外”“上、下”?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系统。所谓“下”,意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所以,“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和“译语”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
《黄河边的中国》主要涉及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一方面关注面非常广泛;另一方面集中反映了1995年前后的一些河南农村现状与问题。虽然1995年,离现在已经相当遥远了。可是书里面的一些发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反思,却对今天很有借鉴意义,发人深醒。

回答2:

黄河,只在夜里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