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角度看,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456”大格局,这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首要特征.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知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至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新发展理念、六大建设路径,即“456”之大格局,成为观察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框架。
(2)从逻辑角度看,当前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阶段,现代化转型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道本质特征.。正是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促进了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实现并进一步推动着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
(3)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是当前中国社会的整体性转型升级.当前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其本质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现代性的培育,尤其是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现代性之建构,才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性特征。
(4)中国社会开始进入新的伟大历史征程,这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最新特征.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这些情况表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