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CB的,什么叫盘中孔?

2024-12-17 03:25:1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盘中孔是多层PCB的重要组成部,它不仅担负着PCB主要功能有表现,而且钻孔的费用通常占PCB制板费用的30%到40%。简而言之,PCB上的每一个孔都可以称之为盘中孔。

印制电路板的创造者是奥地利人保罗·爱斯勒(Paul Eisler),1936年,他首先在收音机里采用了印刷电路板。1943年,美国人多将该技术运用于军用收音机,1948年,美国正式认可此发明可用于商业用途。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印刷线路板才开始被广泛运用。

在PCB出现之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托电线直接连接完成的。而如今,电线仅用在实验室做试验应用而存在;印刷电路板在电子工业中已肯定占据了绝对控制的地位。

扩展资料:

一、特点

可高密度化。数十年来,印制板高密度能够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提高和安装技术进步而发展着。

高可靠性。通过一系列检查、测试和老化试验等可保证PCB长期(使用期,一般为20年)而可靠地工作着。

可设计性。对PCB各种性能(电气、物理、化学、机械等)要求,可以通过设计标准化、规范化等来实现印制板设计,时间短、效率高。

可生产性。采用现代化管理,可进行标准化、规模(量)化、自动化等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

可测试性。建立了比较完整测试方法、测试标准、各种测试设备与仪器等来检测并鉴定PCB产品合格性和使用寿命。

可组装性。PCB产品既便于各种元件进行标准化组装,又可以进行自动化、规模化批量生产。同时,PCB和各种元件组装部件还可组装形成更大部件、系统,直至整机。

可维护性。由于PCB产品和各种元件组装部件是以标准化设计与规模化生产,因而,这些部件也是标准化。所以,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可以快速、方便、灵活地进行更换,迅速恢服系统工作。当然,还可以举例说得更多些。如使系统小型化、轻量化,信号传输高速化等。

二、作用

电子设备采用印制板后,由于同类印制板的一致性,从而避免了人工接线的差错,并可实现电子元器件自动插装或贴装、自动焊锡、自动检测,保证了电子设备的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并便于维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CB

回答2:

盘中孔是多层PCB的重要组成部,它不仅担负着PCB主要功能有表现,而且钻孔的费用通常占PCB制板费用的30%到40%。简而言之,PCB上的每一个孔都可以称之为盘中孔。

从作用上看,盘中孔可以分成两类:

一是用作各层间的电气连接;二是用作器件的固定或定位。如果从工艺制程上来说,这些盘中孔一般又分为三类,即盲孔(blind via)、埋孔(buried via)和通孔(through via)。盲孔位于印刷线路板的顶层和底层表面,具有一定深度,用于表层线路和下面的内层线路的连接,孔的深度通常不超过一定的比率(孔径)。埋孔是指位于印刷线路板内层的连接孔,它不会延伸到线路板的表面。上述两类孔都位于线路板的内层,层压前利用通孔成型工艺完成,在过孔形成过程中可能还会重叠做好几个内层。第三种称为通孔,这种孔穿过整个线路板,可用于实现内部互连或作为元件的安装定位孔。由于通孔在工艺上更易于实现,成本较低,所以绝大部分印刷电路板均使用它,而不用另外两种盘中孔

回答3:

你好,朋友,我之前做过PCB,你所说的盘中孔,就是焊盘中间得加一个孔。因为很多工厂用的元器件是插件的,加一个孔,为了方便以后,做大货,用于插元件的,当然有的工厂是用贴片电阻的,用贴片电阻就不用加孔的。这个是根据做大货,第一看成本,第二看空间,来算用插件还是贴片,哪个省钱就用哪个了。希望能帮到你。

回答4:

焊盘内的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