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在温哥华10街和yew街那里有一个还不错的养老院,在温西。不过好像比较多外国人,我常常见到里面的老爷爷老奶奶出来散步来着。具体名字不太记得了,在一个公园的附近,周围都是公寓楼。
91年西班牙Jose Maria Marvaez 船长,也是第一位发表由北美洲西北航路通往东方的探险家。Marvaez到温哥华后,经由当地土著的协助勾勒出当时温哥华地区周遭的地形图。接着1792年6月13日温哥华船长George Vancouver率领英国船舰发现号,带着鱼获厚礼抵达温哥华,受到当地土著Musquean 的热烈欢迎,因此也是第一位经由 Burrard 河口进入内陆的欧洲人,并且和西班牙探险家Valdes及Galiano在英伦海滩English Bay交换当地信息,这也是日后温哥华地名的由来。
1808年Simon Fraser发现了从内陆经由Freser河通往太平洋岸的贸易新路,也间接促成日后的掏金热潮,及Freser河名称的由来。1808年西岸的大贸易商Hudson's Bay公司,将其商务扩展到温哥华地区,同时创立Fort Langley贸易站,而西岸的白人殖民时期于焉开始。1846年Governor James开始监管温哥华岛及当时名为New Caledonia的内陆地区,同时以北纬49度作为划分英、美两国的殖民统治范围。
1858年在Fraser河谷发现金矿,两万人于此时涌入New Caledonia,英国在此时紧急制定和颁布法令,同时任命James Doulas为第一任总督。由于掏金、伐木加上日后铁路的开通,造就日后温哥华的繁盛。1859年新西敏地区New Westminster成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首府,1866年第一个白人Mc.Leery家族迁入Fraser河谷建立木材工厂后,温哥华的木材工业也因此开始发达。1866年温哥华岛和大温哥华地区的低陆平原共组联邦,温哥华市从此定名而首府仍为新西敏,直到1868件大温哥华首府迁移至温哥华岛的维多利亚市Victoria,1872年第一座大桥架设在Fraser河上,使商贸更容易向内陆发展。
1886年4月6日Granville【位于False狭湾的Graville当时为锯木场、铜矿场及贷仓集散地】归属为温哥华后,此地有一仟位居民和六佰位伐木工人,举辨第一次市民会议将Stanley划为市民公园。同年6月13日中午一场大火,在短短的45分钟内焚毁超过一千栋的建筑物,历劫的温哥华也因此彻底的改造。1887年5月23日温哥华连接上铁路,成为太平洋铁路西边的终点站,也促使温哥华急速的发展。
1890年横跨Burrard狭湾的狮门大桥Lion Gate通车,使得西温哥华前往北温哥华地区更形方便。1896年温哥华的华人为了庆祝清廷大使李鸿章访问温哥华,特别建立了一座优美的牌楼,也就是现今中国城的旧址。1904年美国大北方铁路公司Great Northern连接了温哥华和西雅图两地,使得美国西岸和温哥华的商务往来更形热络。
今日的温哥华跃居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工商业和金融中心,以内陆广大的森林资源,发展木材加工业,近年来亚裔新移民的涌入,更是直接带动工商业的积极发展。同时温哥华更配合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有计划的向外推展观光,以英国的风格又带有东方情调的温哥华,在台湾造成一股旋风。由台湾前往加拿大各地,温哥华又是一个必经的转运站,也使得近年来国人前往温哥华的人数倍增。
温哥华是拥有加拿大西海岸最大港口的城市。温哥华港为天然不冻的深水港,即使严冬腊月,平均温度也在摄氏0度以上。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温哥华港是北美西岸处理散装货的最大港口,与亚洲、大洋州、欧洲、拉丁美洲均有定期海轮往返,每年进港停泊的船只有数千艘,货物年吞吐量约1亿吨。
温哥华还是仅次于多伦多、蒙特利尔的第三大城市,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工商、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温哥华公立图书馆藏书丰富,并设有20个分馆,是加拿大最大图书馆之一。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简称UBC)和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是该市两所著名的高等学府。此外,伊丽莎白女王剧院和卑诗省大学人类博物馆也是知名的文化场所。
温哥华市内公园遍布。全市共有100多个公园,其中最负盛名的自然公园是史丹利公园(Stanley Park)。其象征北美印第安文化的图腾柱(Totem Poles)是史丹利公园的重要景观。由52位中国苏州工匠设计建造的孙逸仙公园(Dr. Sun, Yatsen Gardens)极富中式格调。
温哥华交通便利,从市中心到达各处旅游景点均很方便。有“海上巴士”之称的现代化渡轮,是便宜而快速的观光工具。
温哥华聚集了大批中国移民,使得位于市区东部柏特街(Pender)的唐人街成为全加规模最大的中国城(纵横十几个街区),而在整个北美地区,其规模也仅次于美国旧金山的唐人街而位居第二。唐人街上处处洋溢着浓重的香港风韵,中文随处可见,中华商品琳琅满目。孙中山先生当年居住过的地方至今依然保存着,成为一个观光胜地。
温哥华的夜生活极为丰富多彩,有一流的剧院、酒吧、舞厅、优质中餐和日、韩餐馆等可供选择。到了温哥华,可不能不融入这一片多姿多彩的夜色之中。
温哥华的交通
整个大温哥华区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共分为15个区,由最南面加、美边界的白石镇White Rock北上经三角洲Delta、烈治文Richmond、温哥华、市中心至北温哥华即长达45公里。在这么一个广大的范围裹,主要是由行驶各区的178条公车路线所涵盖,此外轻运量的捷运系统Sky Train由市中心的渡船Sea Bus码头Waterfront【Sea Bus为连接市中心至北温哥华的交通船,航程为12分钟】,至素里Surrey的King George捷运站,全程停靠20个站,单程需时39分钟,各捷运站均有多线公车相亘接驳,堪称便捷。此外连接温哥华东郊Mission的西岸快速列车West Coast Express,其市中心终点同样为Sky Train以及Sea Bus的起迄站。
如此多样的交通工具在运用上可以相互转搭,均赖单一票券的实施,使乘客不用伤脑筋在票券的购换上。除了西岸快速列车票价不同于单一票券,但是其车票可在温哥华地居转乘其它交通工具。温哥华的单一票券按搭乘距离共分为三区,再按尖峰时段【周一至周五09:30以前、15:00至18:30】、离峰时段【周一至周五09:30至15:00、18:30以后以及 周六周日和例假日】,区分成不同的票价,此外还有月票、回数票Fare Saver Tickets、一日周游券Day Pass、优待票包括老人票【65岁以上】、儿童票【5至13岁】、学生票【14至19岁】可供选择,另4岁以下儿童由成人陪伴者免费。购票可在各Sky Train车站的自动售票机购买,以及公车驾驶员,和全市有写有Fare Dealer的红、白、蓝标示的400个定点购买。
气候温和、依山傍海的温哥华,是加拿大西岸最大的城市。除每年涌入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之外,更是许多一心想移民的人心目中的梦想天堂。对加拿大人而方,温哥华素有“出入站城市”之称,意即不论由东岸到西岸,或西岸到东岸,温哥华永远是起站,也是终站。同样的,每天由温哥华机场起飞的航空班次,能到达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以温哥华可说是位居控制陆、海、空交通运输枢纽的重要地理位置。因为地形殊异,自然环境保护得宜,温哥华也是欣赏自然生态的好地方,不论是壮丽的高山风光或优美的海岸,来到温哥华都能亲身体会。
温哥华居民人种中有着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不论是何种种族,在当地不会有人觉得你是外国人,或许是由于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群居于此,让温哥华居民懂得什么是和谐包容,因此观光客对温哥华的第一印象多半是“亲切”。这个连续好几年被选为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到底魅力何在?让我们先认识温哥华,然后再发现温哥华。
由地理位置来看,温哥华市中心指的是隔开英吉利海湾、伯纳内湾及连接史坦利公园半岛之间的地带。和纽约、旧金山等大城市比起来,温哥华市中心显然小了一些,不过也因如此,各景点相近,市区观光便利。罗伯森街是温哥华市中心逛街的好去处。沿街两侧商店从拿大当地土产,到国际知名精品店一应俱全,此外,逛累了、逛饿了,途中也有许多咖啡厅、各式餐厅,让人吃饱喝足,继续游览。
盖士镇可说是温哥华的发源地,由于其历史价值,使得现今整个盖士镇社区为历史维护区,宛如19世纪初拓荒时代的街道、建筑,外加许多个性小店,使得盖士镇成为温哥华市区观光的必游景点。由盖士镇往下走,当看到中华门牌楼,就进入中国城的范围。一些中国南北杂货、药材行、餐厅等林立,除了华人会来此用餐之外,当地居民也很喜欢到此逛街、吃饭。位于市中心东侧的耶尔镇为新兴社区,走的是高消费路线,街道不似市中心繁华,不过到温哥华旅游,倒值得前去体会不同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