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包括两大门类,即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和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即企业财务会计,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即预算会计。
企业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区别主要在三方面:
1.核算主体的微观性
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某一企业为主体,核算内容只能是本企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一切与本企业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应归属于对方的核算内容,则不应该在本企业进行核算,这也是企业会计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而预算会计是以整个国家预算执行为中心来组织核算,它既要核算各个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预算收支情况,也要核算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和利税上缴情况。
2.核算过程的复杂性
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要涉及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而且每一过程都涉及收付两个方面,核算过程复杂;而预算会计的核算过程只涉及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两个方面,没有生产和销售环节,核算过程相对简单。
3.核算目的的营利性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核算,使企业以最少的资金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预算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体现预算收支政策的执行情况,不在于营利。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共同性: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重要性、明晰性差异性:谨慎性:预算会计不设这一原则;企业会计实行配比原则,而预算会计没有;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记帐基础,而预算会计中只有事业单位执行此原则,其他则实行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以历史成本计价;事业单位以此计价,行政单位和财政总预算会计无此原则;事业单位执行专款专用原则,而企业单位则不同;
4.会计等式不同预算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企业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5.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期特殊性在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对应;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方法;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一般没有损益的核算。这些均与企业会计有明显差异。
3.会计要素不同预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既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预算会计主要针对行政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固定资产损耗价值得不到反映。固定资产折旧就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全额事业单位不从事生产,占有固定资产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但固定资产支出是随着固定资产的耗费而转移的,根据收支配比原则,这种支出应以折旧的形式分配到每年的支出当中。目前的规定其弊端显而易见,首先,当固定资产购入时作“事业支出”处理,会虚增当年事业支出数;其次,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又人为地减少每年的事业支出数,从而虚增事业结余,不能真正地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而且,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没有正确的会计评估,使得事业单位每年使用固定资产的耗费不清晰,事业支出信息模糊,折旧得不到反映,单位会计报表上的固定资产没有体现其净值,导致净资产虚增,从而影响国家对全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造成有些该投资的地方没有投资,而不该投资的地方却重复投资,形成国家资金使用不准确性。
2 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标准定价过低。根据《事业单位会计通则》第二十八条规定,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标准定位在:“一般设备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末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质,作为固定资产管理。”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提高,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标准显得过于偏低。按照这样的标准,单位大量的电话机、热水器、办公桌椅等简易设备也列入了固定资产管理范围,这样相对于其他价值较高的设备而言,这种简易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使单位固定资产核算范围过宽,而过宽的核算范围就会带来固定资产统计不准确。
3.固定资产使用报废制度不够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通则》第二十九条中规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一般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核销。大型、精密贵重的设备、仪器报废和转让,应当经过有关部门鉴定,报主管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批准。”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报废都按这个规定办理。但是,全额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没有明确的使用年限,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报废随意性较大,一般设备的固定资产报废,经单位负责人同意即可报废,如果单位负责人不负责,随意批准报废固定资产,就会造成国家财产的损失,同时也容易形成腐败,某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利用权力把不应报废的设备作报废处理,占为己有。同时,对大型、精密贵重的设备、仪器的报废要经过有关部门鉴定,报废手续过于繁杂。在2000年的国有资产清查中,就发现有的单位有一定量的固定资产早已不能使用,有的甚至丢失,但会计账上还有固定资产原值,其原因就是没有规定报废年限,请人鉴定工作繁杂,有的设备甚至不知道请那个部门鉴定,所以干脆不报废,虚增了固定资产。而由于这类设备没有了使用价值,时间一久造成无人管理而丢失,造成了国家财产的浪费,如果及时报废,能即时计清固定资产残值并收回,可避免浪费现象发生。
4.虚夸资产价值。由于市场价格的原因,或技术的不断进步或其他经济原因,单位持有的固定资产与原购入的原值会有变动,有时变动很大,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种情况称之为固定资产价值减值。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有形损耗(如自然磨损等)和无形损耗(如技术陈旧等)及其他经济原因,发生资产价值的减值是必然的。对已发生的资产价值的减值如果不予以确认,会导致虚夸资产的价值,这不符合真实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