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不均匀的原因,如何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

2024-12-30 18:18:5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税收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老话题。历代都把税收作为国家经济命脉和政权的根基,古今中外的、都论述税收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的每次重大变革、变法都涉及税收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在我国时期,从理论上弄清税收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对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建立和完善,发挥税收作用,促进我国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全面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经济意义和社会历史意义。
一、税收在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任何事物有位才有为。研究税收与的关系问题,首先要认识税收的范畴,弄清税收在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就要研究经济与分配和分配与税收的关系问题。
是指整个及其运行状况,是相对(部门经济或局部经济)而言的,是对社会和活动的高度概括,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方面的活动及相互关系。四个方面的活动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其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等三个环节,分配、交换、消费等三个环节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适应生产,而是积极地影响生产,反作用于生产。在这四个环节中,生产是生产者的事,交换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事,消费是消费者的事,政府一般不参与不干预这三个方面的活动,但通过税收参与企业和个人的,影响各方面的。把经济所包含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四个方面的关系概括为。马克思认为这四个方面的关系都与有关,是的法律用语。这就如同凝结在中一样,凝结在四个关系之中。要保证的顺利进行,就要用法律明确,保护财产关系。劳动者的、企业的、国家的都要参与。工人拿工资、企业拿利润、国家拿税收是的基本形式。收益确定财产归属,是财产关系在经济上的体现;财产关系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决定收益。财产和分配的关系问题是经济的核心问题和要害问题,关系到各方,各方对此最敏感最关心。税收之所以成为各方的焦点,就是因为它参与,关系到国家与企业、个人与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利益。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质就是对、和进行改革,调整财产关系和,解放和发展,调动各方积性,促进经济发展。税收参与,是国家生存发展和国民共同利益的需要,是由国家和制决定的。马克思说:“国家存在的现就是。”“在我们面前有两种权力:一种是力,也就是所有者的权力,另一种是,即。权力统治着财产,……捉弄财产。”说:“为了维持这种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纳税原则本质上纯属的原则,因为一切国家征税都是从制来的。的确,或者神圣不可侵犯,这样就没有制,而国家就无权征税,或者是国家有这种权力,这样就不是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就高于,而国家就成了真正的主人。要求国家宣布自己是全国的主人,从而用社会财产来为全社会福利;我们要求国家实行一种只考虑每一个人的和全社会真正福利的征税办法,作为达到目标的第一步。”

论述告诉我们: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的一种形式,是国家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赖以生存的,是在经济上的重要体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征税不能超过的承受能力,税收是国民的福音。在世界被各个国家分治或由各个国家瓜分占有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单位和个人都有自己的国籍,它的生产经营一般都在某一个国家里进行,它所有一切首先属这个国家所有,并受该国家的保护。即使在以为标志的的条件下,的划分也是以的国籍为依据。国家使国家有权对管辖内的和个人征税。

国家事务、兴办、保护单位和个人财产及,都需要大量财力作后盾。然而,本身不创造财富,国家财力来源于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国家要把税收蛋糕做大,更好地为人民谋福利,就要大力发展经济。
从上述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经济包括分配,分配包括税收,税收是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生存发展的。第二,经济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经济。税收参与的和,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影响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国家政治权力和国家所有制高于企业和个人的和所有权,决定、财产权和所有权的收益分配关系。税收与的生存紧密连在一起,与息息相关,既是,又是政治问题。国家和高于一切,税收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运用政权力量,发挥作用,促进全国经济平衡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第四,财产和分配关系是经济的核心和要害。税收处在国家与企业和个人、中央与地方等各方利益分配的焦点上,是各方最关心最敏感的。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各方利益,用法律手段正确处理税收与各方利益分配关系,调动各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正是从这些意义上讲,税收属的分配范畴,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经济决定税收与税收对经济的反作用
经济决定税收和税收反作用于经济,是经济税收观的基本观点,对于正确理解、认识和处理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经济是税收的源泉,决定税收的产生和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经济决定税收的产生。税收分配的对象是和个人生产的或。一般来说,延伸到哪里,税收就跟踪到哪里,哪里有,哪里就有税收。
2.决定税收规模,税收规模随扩大而扩大。如全国2001年GDP达到95933.3亿元,比1995年的58478亿元增长64.05%,平均年增长10.6%;全国税收2001年达到10453.4亿元,比1995年的3927.9亿元增长166.13%,平均年增长27.68%。河南2001年GDP达到5645.02亿元,比1995年的3002.7亿元增长87.99%,平均年增长14.66%;河南国税收入2001年达到260.54亿元,比1995年的143.77亿元,增长81.22%,平均年增长13.53%。
3.决定结构。一是决定结构。一、二、三产业的大体比例为10%、20%、70%;中国2001年
的比例为15.23%、51.15%、33.62%;河南的比例为21.86%、47.16%、30.98%。从上述比例来看,的主体已经转向,中国的主体税源仍在,河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不含税,决定河南
和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决定税源结构。以前,占绝对优势,占GDP不到1%,税收99%来自公有经济。目前,与在上,来自的税收达到30%以上。三是决定税源结构。我国东南经济发达,来自该地区的税收占全国税收30%以上。河南区税收占全省税收80%左右,达到7%左右,而县城及农村税收只占20%左右,只有2%左右。
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国家征税要从计税收入中扣除企业成本和居民基本生活费。作了这两项扣除后,可分配的收益基数仍然很大。而作了这两项扣除后,可分配的收益基数小,如我国企业微利经营,甚至亏损,国家征很少。又如我国对大量达不到不征税。所以,尽管各个国家的相似,但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税负差异很大。我国现行在设计上参照了国际,尤其参照发达国家的税制。然而,发达国家占GDP的比例一般不低于30%,一般不低于15%,中国2001年税负只达到16%。在中国境内发达地区税负高,税负低;城市税负高,县城以下税负低。
5.经技含量决定税收增长。是经济和税收增长的推动力。,大,带来的税收多。技术落后的
,小,带来的税收少。凡是经济和税收高速增长的地区,都有支撑;凡是经济和税收增长缓慢的地区,相对落后,占的比重大。
6.经济状况决定。企业行业特点和规模以及企业所有制和收益分配多元化,决定方式和方法的多样性。如规模限额以上的企业出于内部管理需要,一般都要,加强财务核算。对这类企业实行
。大量小企业和一般不,大量交易不开票。长期以来,对这类业户实行,较多,征管方法改进。目前,河南国税部门对税源进行,探索小企业和的征管办法,已经初见成效。
7.经济改革决定税收改革。以来,国家为了搞活,发展个体私有经济,引进外资,建立和完善
,先后进行两步和建立新税制的重大改革,不断调整完善,促进经济发展。
(二)税收对经济的反作用,主要通过、税率、、税负、征管等要素调节各方,影响经济发展。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当税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时,就会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对经济的影响。每个都有它的征收目的和范围。一般来说,侧重组织,广,具有普遍调节经济的作用;其他税种侧重调节某种,且有增加的功能。
2.税率对经济的影响。税率是税制核心,它对企业实现的收益进行分配,确定国家与企业各占份额,最终确定财产归属。税率高低表明国家征税深度,亦称调节经济的程度。美国

•拉弗用一条开口向下的
表明,税收随税率增大而增大,当税率超过
承受能力时,税收就随税率增大而减少。可见,税率适当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税率过高则影响经济发展。
3.
对经济的影响。
产生扩张效应,如:刺激
和需求、吸引外资、促进资本在地区之间和国际之间流动,促进
,促进
和持续增长,提高
,增加经济发展后劲。
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采取了一轮又一轮的
措施,但并没有减少税收总收入。各国减税后,
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呈上升趋势。我国现行
虽有多种形式,但都是为了支持、鼓励、保护和照顾某类企业和个人的生存发展而采取的
措施,其中许多
带有歧视性,不但减少财政收入,而且影响企业
。中国应当选择无歧视性的

4.税负对
的影响。税负反映国家征税深度,也反映
经济的程度。在
时代,国家把
都拿走,资源由国家配置。发展
,就要让企业有利可图,以激励
,发挥
的基础作用,增加经济活力。如果国家征税后,大多数企业微利甚至亏本,就会妨碍
,削弱
的基础作用,影响经济活力。在
条件下,只能用税收满足
和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一般不能把税收用于盈利性的生产投资,否则,国家配置资源,加重
,部分企业受益,容易产生腐败,导致企业竞争不公平,影响
。所以,税负高低关系到资源是由国家
还是由
,关系我国
和旧体制复归。
5.
对经济的影响。税制靠征管来落实。科学严密的征管,不仅可以正确贯彻落实
,把应收的税征上来,发挥税收的调控作用,而且可以发现税制中的问题,促进税制改进和完善,同时还可以方便纳税人,节省纳税人办税时间。反过来说,征管疏漏,税款流失,造成
低于
,削弱
能力,引起企业之间的不
,影响经济发展。
三、税收与

国家只要征税,税收就要发生作用。税收
是国家有意识地发挥
作用,促进经济发展。要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个问题,就要研究税收与
的关系问题。


国民经济的方式和方法,包括计划、财政、税收、物价、金融等手段。在历史上,国家
有两种形态,一是
,二是
,二者在资源由谁配置、对
管与不管和如何管等问题上有本质的区别。
亚当•
认为市场富有效率,主张

,反对
经济。美国供求学派
认为市场有缺陷,主张
,达到供求平衡。许多国家政府采用
,避免了经济大幅度波动,缓解了经济危机,保持了经济持续发展。后来的许多

都承认
的有效性,同时认为市场并非灵丹妙药,主
府调控,不能让那只
捉弄经济。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实行
,资源由国家配置,企业既没有经营自主权,也没有独立的
,包括税收在内的各种
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失去影响力,税收只是国家筹集建设资金的工具。这种高度集中的
,使经济失去生机和活力,所以要进行经济改革。我国经济改革的取向是发展社会主义
,发挥
资源的基础作用,发挥政府对市场的
作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建立健全
体系。

以来,在中央关于经济改革的文件中都强调发挥
的作用。1994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二届
第三次会议通过的《
》中指出:“越是搞活经济,越要重视宏观调节,越要善于在及时掌握经济动态的基础上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
,以利于调节社会供应总量和需求总量、积累和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调节财力、物力、人力流向,调节

的布局,调节市场供求,调节对外经济往来等等。”1993年
,中央十四届
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
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
。党的十二大以来,几届中央主要领导人都强调发挥
的调节作用,避免经济大幅度波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税收是
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的重要杠杆。
包含税收手段,
包含
,决定
;税收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的重要内容,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每次重大经济改革都要反映到税收上来,都要对税制进行相应改革。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放宽政策,搞活经济,为此进行两步
,建立多税种、多环节、多次征的
制。1992年10月12日,党的十四大提出
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从此酝酿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第三次
,即1994年出台新税制,实行

。1
11月,中国加入WTO,需要改革完善中国现行税制,促进对外开放,适应
的要求。
要发挥税收的宏观作用,就要从理论上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
需要财力作后盾,税收是国家财力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扩大税收规模,提高财政收入占
的比重,提高
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加强中央
,只有这样,才能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平衡发展。
(二)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配关系,是财税体制的核心问题。因此,税收规模的扩大,不能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否则,就会削弱
资源的基础作用,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
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公平税负,促进企业的公平竞争。
(四)发展是硬道理,
必须体现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扶持弱势产业的发展,促进
的调整。
(五)税收调控作用包含在税制中,通过征管来实现。当前,一方面
重,经济效益不高,亏损面较大,靠提高税负,增加税收不大可能;另一方面我国
连年增加,债务连年上升,靠减税刺激
,也不大可能。但是,税制不尽合理,税负不平,税收流失较多,税外收费额较大,费挤税的现象相当突出。因此,要完善税制,合理设置税种,调整税率,清费立税,清理减免税,开征新税种,扩大
,加强税收征管,增强税收的
,促进经济发展。
四、税收调控与经济发展
税收调控是国家
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要提高
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因此,应当根据当前形势,采取相应的税收措施和对策。
(一)调节
,促进供求平衡。经济能否均衡发展,取决于需求与供给是否均衡。我国经济自1998年
以后,
、供大于求、民间投资不足、大多数低收入阶层消费不足。国家在
失灵的情况下,实行
,发行国债,扩大投资,拉动
,促进
。到2002年,我国经济走出低谷,出现快速增长势头。但是,国家债务连年攀升,
,部分企业受益,影响企业公平竞争;一些地方和企业争项目、跑项目,容易产生腐败;一些项目缺乏科学论证,仓促上马,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造成浪费;有些
被用于“
”、“
”,甚至被挪用。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重视累进

在调节经济、实现供求平衡中的作用。在
、供大于求时,企业和个人收入减少,税率自动降低,刺激民间投资和消费,促使经济升温;在通货膨胀、求大于供时,企业和个人收入增加,税率自动上升,抑制民间投资和消费,促使经济降温。发达国家实行以
为主体的税制,既发挥税收对经济自动调节器的作用,又保护了税本,或者说企业不因国家征税而蚀本。我国税收,
占的份额大,所得税占的份额小,对经济调节缺乏灵活性,征税容易侵蚀税本。1994年实行的新税制,与当时通货膨胀有关,1996年以后,特别是
以后,我国经济转为
,需要对现行税制进行改革,实行
。然而,我国执行的是一条增税政策,税收超常增长。在正常情况下,税收与GDP的
在1左右。1998年至2001年,我国税收与GDP的
为2.40、3.33、1.99、2.84,平均2.93。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1996年前的两位数降到7%左右。据前
工业部顾问基思马斯顿用实证
测算,税收占GDP的比值每增加一个
,经济增长下降0.36个
。所以,要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就要调整
,逐步建立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在此基础上,可根据供求状况,实行以减税为重点的
,既是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也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二)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全国经济平衡发展。2001年,



分别为62481.9亿元、28667.8亿元和14329.8亿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了328.2%、300.8%和254%,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7.5%、16.7%和15.1%。中国
为7448元;上海
37382元,位于全国之首;河南省
为5942元,位于全国中等偏下;贵州省人均
为2865元,位于全国最低。可见,东部、中部和
的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扩大。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各个地区的经济能否平衡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统一、
和社会稳定。因此,为了促进各地经济的协调发展,让各个地区都走上富裕之路,必须实行
,提高
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通过
的办法,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三)调节个人收入差距,逐步实现
目标。

的要求。但是,市场经济本身不是趋向
,而是趋向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收入来源渠道增多,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同时出现了个人收入差距扩大乃至悬殊的现象。一方面,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的温饱问题未解决,城市也有上千万的
;另一方面


估计达到1000万人以上。2001年,科学研究、综合
业和
人均年工资高达1.6万多元,为全国平均工资10870元的147.19%,而国有单位职工的平均年工资为11178元,城镇集体单位职工的平均年工资为6867元,农、林、牧、
的人均年工资只有5741元。
家庭
为6860元,
家庭人均
为2366元。因此,对合法收入应当保护,并依法征税;对过高收入作适当调节;对于
,必须坚决取缔和打击。要完善
税,将各类应税
税征税范围,实行按年综合计征
税,同时开征


,加大个人收入调节力度,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
的目标。
(四)调整税负,促进公平竞争。市场经济要求税收公开透明,保持中性,不扭曲企业的经济活动,给企业创造一个透明的、公平的、可预见的税收环境,促进企业公平竞争,

,推动
的发展。所以,
一要公平,二要合理,三要透明。所谓公平,就是对所有企业
,不搞歧视政策;所谓合理就是
不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不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不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所谓透明就是让企业预见自己缴纳的税款。按照原则来衡量,我国2001年税负为16%,相当于发展国家的
,若考虑政府部门收费,企业税费负担在30%以上,接近发达国家的
,许多企业微利经营,甚至亏损。我国

的法定税率为17%,若按国外可比口径换算成
的税率为23%,高于大多数西方国家20%以下的税率水平。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法定基本税率为33%,高于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多数国家的税率水平,内
所得税不统一,对
优惠较多,外资企业的税负轻于
。在
中,由于管理上的原因,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的税负较重,大量小企业和
的税负较轻。因此,要把
改为
,扩大征税范围,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适当降低税率,取消不必要的
,加大税费改革力度,加强税收征管,尤其改进和加强小企业和
的征管,努力实现公平税负的目标,促进企业公平竞争。
(五)调整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是国家利用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减少税收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当今社会,
突飞猛进,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

初的10%猛增到80%。所以,应当把税收优惠的重点放在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促进
上,可采取投资抵免、降低税率、税前费用扣除、
等形式,加大对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实施
,要贯彻
,清理整顿过多过滥的减免税,取消歧视性的税收优惠,避免引起不公平的竞争和
的发生。
(六)调节对外经济往来,促进对外开放。中国加入WTO是适应
的要求,标志着中国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和税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需要采取应对措施。一要按照WTO规定的公平、透明、无歧视、
等原则,完善我国税制,与国际税制接轨,合理合法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二要通过《
》等法律文件,界定国与国之间的
,避免重复征税,促进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三要履行加入WTO承诺,降低
,调整税率,使关税总水平降低,但在某些产品的税率上有升有降,以保护我国幼小产业的发展。同时要改
的管理办法,实行免、抵、退,扩大产品出口。四要加强国际间的征管合作,大力开展
斗争,维护我国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