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熊猫很久以前是吃肉的,那个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他的体型是如此,就像人一样,不管是素食者还是肉食者,都会有胖有瘦,第二,由于熊猫由肉食动物发展为速食动物,但是其需要的养分还是很多的,因此它一天的时间里除了睡觉之外基本上都在进食(我指的是在野外的熊猫,动物园养的营养条件已经很不错了),进食量十分大,一般一只熊猫一天要吃近二十公斤的竹子,其中的养分也足够让它长得很胖了。
新华网南宁9月3日电(记者刘水玉黄革周俏春)野生大熊猫不是完全的素食者,这是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的研究小组在对秦岭大熊猫进行长达10多年的野外研究发现的一个新成果。
1974年在卧龙,当时的大熊猫调查队曾听当地社员反映,在野生大熊猫的胃里发现了“大型啮齿动物的残渣”;还有人看见大熊猫捕获了一只竹鼠;在卧龙地区,研究者曾发现熊猫的粪便中有金丝猴的毛;在王郎自然保护区,在大熊猫的粪便中发现了林麝的毛、骨、蹄和肉。在卧龙英雄沟圈养场,当人们给大熊猫投食羊肉时,7只熊猫中的4只立刻就把羊肉吃了下去。
潘文石的研究小组在秦岭对大熊猫取食情况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大熊猫不是素食者。
研究人员发现,大熊猫在遇到可以食用的腐肉或骨头时,会很乐意地接受。研究人员还观察到,母熊猫在生仔之前或带仔的哺乳期间,食用腐肉或骨头的情况最多。
大熊猫“娇娇”在1990年和1994年两次取食肉骨头和野猪皮,都是它在带仔期间;而1997年7月,另一只大熊猫“希望”在杉树坪取食人类丢弃多时的猪骨,也正是在它产仔的时候。
研究人员认为,大熊猫对于腐肉和骨头的取食,是其自身生理状况的一种需要,是对于一些营养物质的有效补充(可能是一些维生素或一些必须氨基酸等等)。这是其食肉祖先的一种遗迹行为,可能与现存熊类的食腐行为有某种进化上的关联。
研究人员认为,这个现象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进化的过程中,大熊猫对于竹子的利用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办法,是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的一种新的适应。
所以,当大熊猫在野外遇到可以取食的肉类或骨头时,它会不顾周围鲜嫩的竹子的存在,而毫不犹豫地取食前者。(完)
熊猫一直吃素,为什么还长这么胖?牙口真好,看它吃的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