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_∩)O~可以的,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蜂蜜是人们利用离心作用从蜂巢内取出的,因此任何蜂蜜最初被蜂农获得时,均呈现为液态,只是伴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才逐渐转变为粘稠态或固态,这是蜂蜜发生的物理变化,属正常现象,不影响质量,可正常食用,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结晶”。
用小勺挖出来,温水充泡就可以了,不能泡开水食用,一般水温在40℃左右。蜂蜜下面有沉淀,并不一定是质量问题,
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有些单花蜜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蜂蜜结晶与蜜种、储存条件有关。一般蜂蜜在13摄氏度以下结晶,而油菜蜜、椴树蜜在13~14摄氏度就会结晶,洋槐蜜则不太容易结晶。枣花蜜虽属不易结晶的品种,但如有少量结晶,仍属自然现象,请放心食用。 蜂蜜一般存于阴凉的地方,但是温度不宜过低,蜂蜜一般在10摄氏度时,会发生结晶,不利于食用。
蜂蜜结晶处理办法:
把蜂蜜连同瓶子一起在热水中浸泡,但要注意热水温度必须低于50摄氏度,因为温度过高会使蜂蜜中的酶失活、维生素损失。
可连瓶子一起,放入冷水锅内慢慢加热,当水温达到50~60度时,沉淀物就会自然融化,而且不会再沉淀。
放置到夏天自然化开。
纯蜂蜜的葡萄糖结晶是絮状的,是悬浮在蜂蜜的中上层的,如果蜂蜜中有沉淀物出现那就不是纯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