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以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界、学者及民间热议的焦点。作为担负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先试先行区和首善之区的广东,更是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贯穿2010年广东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头戏和第一要务。从字面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转变”,一是“加快”。进一步分解为三层意思:①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原有方式为什么不行?可不可以通过市场自行解决?不转行不行?②如果非要转变的话,慢慢转行不行?③如何转?向什么方向转变?带着上述问题,结合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谈谈两点看法。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进广东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和迫切要求 (一)转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可以脱离历史发展与演变的时间维度和全球化、国际化等空间尺度。迄今,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对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服务业文明三种文明样式。产业结构上经历“一——二——三”的演进系列,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经历去工业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服务业经济时代。从生产方式看,经历了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深刻转型。从空间尺度看,城市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城市本身也演绎着“大城市——大都市——大城市带——都市连绵区”的形态变化。 (二)转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1978年尤其是上世界9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致力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即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是和“对外开放”并驾齐驱的创造中国30年发展奇迹的两大法宝。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领域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中西经济、社会、文化碰撞和交流日益频繁,全球本地化、本地全球化的发展逻辑不断深化。由于传统体制的路径依赖,上述转型过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仍将持续。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奇迹让世人瞩目,2009年,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势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 353亿元,增长率达到8.7%,居世界第三。可以预见,在2010年,中国经济实力将超过日本,跻身世界第二。30年发展实践在积累大量财富的同时,也铸就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他们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广泛参与国际并购,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加之,中国的消费能力和潜力十分可观,2009年中央40 000亿经济刺激政策下,中国很好的开启了农村和二、三线市场,去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最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适度引导、干预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为经济良性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经济面临外生性和内生性问题。从外部看,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很多,风险也越多、越大。2009的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制造业经济遭受重创,虽有经济回暖迹象,但仍不稳固。全球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中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亟待加强。从自身看,中国经济的高度增长是以大量土地供给、廉价劳动力、大量耗能、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高科技占经济总量的份额较小,智力、管理等软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换言之,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可观,但发展质量不够,是经济大国而不是经济强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嬗变,需要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嬗变。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新时期广东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直以来,广东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对外开放的先发优势、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香港作为华南区域经济增长极的经济辐射及依托大量外来劳动力的低成本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道路。30年来,“世界工厂”、“专业镇”已经成为这一地区的名片。欣喜之余,广东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农田锐减,环境恶化,地区间产业同构,城市恶性竞争,贫富差距拉大,产品附加值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有限。从区际比较看,随着上述经济发展要素和政策在全国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相对均一化和普适化进程的加快,中央政府针对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及以武汉、郑州、成都、西安、沈阳等为各自中心城市的圈域经济的振兴计划、规划、指导意见的出台,和香港发展步入深水港时期,广东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尤其是刚刚过去的金融危机,以东莞为首的“世界工厂”遭受重大创伤,因为订单大量缩水,很多企业停产、减产、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广东经济面临一个转折口:①是沿袭传统发展模式继续向前走,继续内耗型发展逻辑,广东辉煌将不再?②还是励精图治,敢闯敢拼,勇于创新,突出重围,杀出一条新路?毫无疑问,广东的明智之举是停下来反思,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凿开这条出路的利器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建议 坦言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大课题,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深谙其理,这里只是抛砖引玉,提几点看法。 (一)继续弘扬敢想、敢做、敢为的广东精神,下决心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珠三角未来要成为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试先行区,其中,开放、创新的发展思维和理念至关重要。据悉,面对广东省委省政府在2009年推进的“双转移”工程,引起不少舆论,来自企业界的反对之声不少。究其原因,少数利益集团担心既得利益外溢是关键。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为,有关方面需要审时度势,综合权衡,积极发扬广东的敢闯敢试的文化力量,当机立断,力排众阻,坚决推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决策。某种意义上,犹豫不决、让步妥协、过分关注内耗型平衡,就是贻误发展机遇。 (二)改革现有不合理的体制机制,从源头上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扫清障碍。诚然,在一些官员、一些企业主眼里,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性理解并不明晰,很多时候, “发展”等同于“GDP增长”,等同于“经济增长率”,而对于“发展”的要义——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共生,全体人民生活幸福美好,创业和人居环境优美,对人的需求满足度不断提高,社会福祉整体提升则置之不理。由于GDP主导全过程,“一切为了GDP”、“增长就是硬道理”、“组装、粗加工舍不得丢弃”、“石化项目大量上马,环境问题靠边站”、“只要数量、不要质量”、“只看表子,不看里子”的行为屡见不鲜,变脸行径更是层出不穷。故而,笔者建议对“增长与发展”、“科学发展”、“GDP主导发展观”等重要概念及内涵要进行科学深入研究,在全社会形成大讨论,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改革与其相关的管理机制和体制。毋庸讳言,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与基础。 (三)经济发展方式要从硬要素推动转向软要素。长期以来,土地、廉价劳动力、水、电、媒、气等主导广东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模式主导广东经济发展,而管理、高科技人才、创新、核心技术、自主产权、研发等对经济的贡献较小。未来广东的发展,一定要在上述软要素上面下功夫,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等新型经济业态。政府和企业要高度重视研发,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企业和高效、科研机构联手,形成企业创新文化体系和区域创新网络。 (四)内需要扩大,出口也要巩固。由于中国庞大的农村及内地中小城市强大的市场需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扩大内需”成为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力推之举,这对于启动广大农村市场、推进内需型城市化进程、扩展城市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方式、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扩大内需”绝不排斥“外贸经济”,尤其对于出口量巨大的广东而言。广东具有发展外贸经济所需的优越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基础和底蕴,担负着中国和世界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不可贸然因为扩大内需而削弱外贸经济。唯有通过改善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加强品牌意识、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学习领会国际竞争规则、积极参与世界竞争,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进步,才能进一步提升广东作为对外开放大省的地位。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是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城乡关系等一系列要素的综合性问题。系统论视角看,系统各组分相互关联,某一组分变化必然引致系统内其它元素变化。从地域层次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只是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问题,城市边缘区、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都面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从职能部门看,从政府机构、高效科研机构、甚至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都需要转变,如公务员需要提高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民众需要更“低碳”的生活方式。从经济发展逻辑看,任何经济发展都需要集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研等于一体的支撑体系,缺一不可,如面对金融危机,从再就业培训、临时安置、心理疏导等都不可或缺。 (六)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香港的支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加快”?我的理解,应利用外溢效应,积极学习世界各地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经验和做法,遵照“拿来主义”,积极吸收和借鉴。当务之急,广东应充分利用身处毗邻的香港的优势,以求真务实、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学习、去取经。虽然广东经济总量早已超过香港,但两者在经济、社会、文化面向上的长期互动形成的唇齿关系亘古不变,广东未来的发展仍然要依托香港。虽然在某些合作意向上基于不同政治体制、不同发展阶段和看问题的不同立场与视角,粤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或隐忧,但总体看,粤港一体化、世界级的粤港大都会区是大势所趋。香港的管理、人才、培训、市场意识、政府廉洁度等都是广东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改革、开放、创新和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缔造了过去30 广东的辉煌。未来,广东将何去何从?我们以为,改革、开放和创新仍将是制胜法宝,不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相信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广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广东一定能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一定成铸就新的广东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