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四绝"风花雪月"
大理有四绝,风、花、雪、月,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下关风
《大理县志》载,“由于平阳地面恒热气涨上升,而十八溪涧冷空气时来扑之,又有西南方四十里箐之多数冷空气至下关,为东山所阻,亦时时输入此平阳地面,亦复四周皆山,诸空气旋转其中,一时不能腾空而散,互相博击,其狂如虎,拔木倾舟,有自来也。”特别是市区下关,冷空气流速快,风吹得特别猛烈,时速达12~14米/秒,最大时速达28米/秒,妇人骑车、步行或有掀倒之例。一年之中,大风有35天以上,故下关有“风城”之称。
关于下关风,还有这样两个动人的故事。传说有一个白面书生与一位美丽的姑娘相爱,引起了南诏国王的不满。诏王就命罗荃法师把书生打入洱海。姑娘为救情人,向观音菩萨要了六瓶风,想让大风把海水吹干,救出书生。谁知风瓶才背到天生桥,姑娘一不小心跌了一跤,以至打碎了五个风瓶。刹时间、狂风怒吼,一年四季风吹不断,冬季尤为猛烈,后来人们就把下关叫作“风城”。又传在很久以前,观音化作一个老妪,背着一个风瓶,经过天生桥时,守桥土卒按照贯例要检查过往行人的货物。老妪好言劝说不要检查、士卒不听。还没等老妪说明利害关系,就硬将瓶盖打开、顿时风从瓶中冲了出来,一发而不可收。等士卒明白过来,老妪早已不见了。从此,大风日夜不停地由天生桥吹向下关,故名“风城”。
上关花
相传上关有棵“十里奇香树”,花大如莲,香味胜过桂花,颜色呈粉白色,结的果实黑而坚硬,用作朝珠,故又称为“朝珠花”。据《大理府志》载:“……花树高六丈,其质似桂,其花白,每朵十二瓣,应十二月,遇润月则多一瓣,俗以仙人遗种,在大理府和山之麓,土人因以其地名之。”此花种于何时,已不可考。只知道在元朝至正年间,花开得很好,年年开、月月开,浓郁的香味散溢百步之外。后已绝种,传说是由于鲜花怒放时,观者云集,一些贪官污吏借观花而敲诈勒索当地百姓,百姓叫苦连天,只好暗中把花弄死。但直到今日,白族人民爱花、养花已成习惯,而且花卉繁多,四季飘香。
苍山雪
主要是指点苍山山顶一年四季不化的积雪景象。苍山的马龙峰、玉局峰、雪人峰、中和峰,即使在夏季也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关于苍山的雪景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瘟神来到大理坝子想残害百姓。这时,有兄妹俩为使人们免遭瘟疫,到观音那里去学法,归来后,就用法术把瘟神赶到苍山顶上,用大雪把瘟神冻死。兄妹俩亦在苍山雪人峰上变成雪神,永远镇住了瘟神。从此,苍山就有了千年不化之雪。
洱海月
传说天上有一位仙女羡慕人间生活,下凡来到洱海边与一渔民青年成婚。她看到渔民打鱼困难,就把自己带来的一面宝镜放入海底,把鱼照得一清二楚,好让渔民打到更多的鱼。
后来,那面宝镜在海底变成了金月亮,这就是洱海月。每当月出,行近洱海之滨,仰望天空,玉镜高悬,俯视洱海,地溺银涛,水光接天,万顷芒然,一个明晃晃的月亮在海中随浪飘摇,令人惊叹不已。
是上关花,下关风
相约历史文化名城,品鉴醉美风花雪月
风花雪月
上关花、下关风、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春·风:
奇风、怪风
特点:风速快、风期长、风力大。
文艺特点:清风徐来、舒爽惬意
相关传说:
南诏公主与苍山猎人相爱,南诏王大怒,命罗荃法师施法将猎人打入洱海。公主悲愤填膺,向观音菩萨借来六瓶神风,想吹干海水救情人,但在下关西山口跌碎了五瓶。仅凭一瓶神风,焉能吹干浩瀚的洱海?只留下无限的遗恨和终年不息的下关风。
夏·花:
又名:朝珠花、十里香
特点:花开硕大、奇香无比、香闻甚远。
文艺:平年开十二瓣,闰年开十三瓣
相关传说:
上关樵郎得到一颗宝珠,救活了难产的爱妻。宝珠落地长出了艳丽的朝珠花,一月开一朵,永不凋谢,越开越多,上关成了花树村,给乡亲们带来欢乐,也引来了贪官恶吏想占为己有,百姓因此受难,只得忍痛砍了花树,断了贪官的欲念,人们再也看不到朝珠花了。
冬·雪:
特点:苍山海拔较高。峰顶异常寒冷,白雪皑皑,经夏不消。
远古的大理,来了一批瘟神,到处散布瘟疫,人们苦不堪言。苍山脚下住着两兄妹,决心为民除害,哥哥带着狂风,妹妹带着大雪,把瘟神全部都埋入深雪里冻死了。为让大理永远安宁,哥哥化为风神,妹妹化为雪神,永镇苍山,不让瘟神再祸害人们。
秋·月:
特点:月明之夜,圆月、倒映洱海之中,与一畔的苍山白雪,相互映衬,虚无缥缈。
相关传说:
海东渔郎以他的勤劳和纯真感动了月亮女神,下凡与他成亲。谁知闯来一条恶龙在洱海兴风作浪糟害百姓。女神仗义打败恶龙,反被恶龙告她私奔下凡,天帝诏回月亮女神,拆散了恩爱夫妻。决别时,女神将一只金盘投入洱海,变成了一轮金月亮,永照人寰。
大理的风花雪月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上关的花,下关的风,苍山的雪,洱海的月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