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青,全称“愤怒青年”,指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流行词的,但其实“愤青”现象在历史上早已存在。
“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愤怒青年》记述一班不满社会现状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证明当时已存在“愤怒青年”的称呼,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
由于通信手段的进步和互联网广泛使用,使更多的人可参与到对历史问题和国际局势相关问题的讨论中,这就为“愤青”群体的产生和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扩展资料:
愤青的特点
1、思维的情绪化、非理性化、简单化。“愤青”容易冲动,容易被激怒,喜欢谩骂,不喜思辨,不善于推理论证。
2、标榜爱国。中国的“愤青”认为中华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中国文化是最伟大的文化,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强国乃至第一强国。
他们不喜欢取得西方国家国籍的华人,也不喜欢别人对中国人、中国政府及中国文化的批评,不管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谁,也不管人家的批评是否出于善意,更不管批评得有没有道理,一遇批评,马上反驳甚至谩骂。
3、轻言战争。主张采取极端措施,甚至主张以暴力改变社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愤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愤青史记
“愤青”的意思: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言论和行动的青年。
“愤青”色彩出现根本变化,是1990年代的事,变化的背景,则是“中国内地的民族主义思潮再度兴起”。到21世纪来临,网络开始普及,“愤青”一词频频出现于BBS及QQ聊天室,“充斥论坛的往往是各种谩骂和煽动性的‘爱国言论’以及粗鄙的人身攻击和诋毁,还有对战争的无原则鼓吹。”
“他们对具体的事物漠不关心,对具体的不公视若先睹,对身边的事物也没有爱。只有一派歇斯底里的狂吼乱叫。只爱一个空洞的、子虚乌有的‘国’,用来掩盖自己内心的麻木、愚顽和冷漠。”
扩展资料:
“愤青”的特征:
1、是思维的情绪化、非理性化、简单化。“愤青”容易冲动,容易被激怒,喜欢谩骂,不喜思辨,不善于推理论证。
2、是标榜爱国。中国的“愤青”认为中华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中国文化是最伟大的文化,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强国乃至第一强国。这些“愤青”仇恨西方国家,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天生具有侵略及掠夺本性,亡我中华之心不死。
3、是轻言战争。主张采取极端措施,甚至主张以暴力改变社会。
4、是拒绝妥协。对外交往一味主张强硬。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愤青
“愤青是高尚的,为什么有些人曲解愤青。愤青不是“粪青”.
“愤青”是一个泊来词。泱泱大中华的历史上没有这个名词是有历史原因的,传统的中国儒家教育束缚了人们的观念。近代以来,国力衰颓,出现了第一代的愤青,他们远赴重洋,肩负着祖国对未来的渴望。也许他们当初背井离乡是无奈的,但是我想当他们学成归来后,愤青是发自内心的渴望。
愤青在国外是褒义,代表了青年的渴望与激情,青春与活力。但是在我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愤青与离经判道和政治动乱搅扰在一起,成为了谈青色变的象征。
其实愤青远不是那个样子的,那样的愤青是空洞的缺乏教养的。真正的愤青应该是有理智有个性思维,有文化和道德素质的“青年。……”
呵,美化得真漂亮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不是愤青,但却对愤青抱有亲切感。愤青的可爱之处在于,他们承载了大多数人的悲凉和愤怒,并勇敢地说了出来。我们也有说的欲望,但我们都挤在一个狭窄如公交车般的空间里,面对那些无论是把住车门叫嚷的的混蛋还是在车内大放厥词的流氓,我们都敢怒不敢言。而真的愤青会出脚将他们踢将下去。如今,愤青们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几个也如同珍稀动物一样被物欲追杀着。与此同时,伪愤青们却还在得意忘形地作着拙劣的表演,戴副墨镜,穿袭黑袍,手握麦克在舞台上扮“思想者”,一不小心暴露出满身发育不良的肌肉。
新近长大的孩子,哈日哈韩,只有无知、幼稚的叛逆,很少遭遇愤怒,他们的成长环境也根本没有赋予他们愤怒的机会,他们只会因为没钱购买奇装异服、吃麦当劳、听明星的演唱会而心烦意乱。在和平年代、物质社会,愤青无疑是另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英雄。
或许正如大家所说,愤青就像没有加糖的咖啡,对某些人来说味道虽然不怎么样,但最起码可以提神醒脑
愤青(Any young man),既是“愤怒的青年”的简称。
“愤青”之名的由来,至今众说纷纭。中国“愤青”有的说是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香港左翼工人运动;有的认为起自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些说法皆难以考证。不过,英文“Angry Young Man”这个专有词组,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就已经出现,指的是一班思想激进的作家,其较著名的作品有John Osbourne 1965 年的剧作《愤怒的回顾》(Look Back in Anger)。“愤青”广义上指凡是怀有对某些社会现象和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不满情绪的愤怒青年。因此,事实上“愤青”不限于任何一个时代与国家,古今中外都有,如满怀报国之志,却遭猜忌而投汨罗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再如带领法国人民征服整个欧洲的拿破仑,还有像毛泽东这样的历史风云人物,甚至连希特勒、斯大林、本拉登,他们的早年都可称为广义上的“愤青”。“愤青”狭义上是指对社会、政府、国家的明天已彻底失去希望,以激进的言辞表达想法的人士。因此,狭义上的“愤青”也被一般老百姓所厌恶,他们不是消极逃避,就是盲目乐观。对于愤青没有明确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