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城市里的我们,不会经常去关注农村那翻天覆地的发展,一直以来都主观地认为农村就是那种土样子。但是自我们去了这次的社会实践基地——宁波弯底村之后,我们对农村的观点完全改变了…… 这是一个新型的都市绿洲,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当走进弯底村时,眼前的景象让我们怎么也不能把它与“农村”二字联系起来。这里处处小桥流水,宽敞的道路纵横交错,花园般的村庄错落有秩,欧式风格建筑林立其中,别墅公寓楼拔地而起。这里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休闲舒适的大公园,有设施齐全的体育活动中心,有建筑精美的幼儿园,还有老人的天堂夕阳红乐园…… 然而20多年前的弯底村只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小村庄,但在省、市领导的关心下,在村党委的带领下他们办起了企业,建立了专门的农业开发中心,成立了教育基金会,制定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会养老制度和奖学金制度,走出了一条依靠集体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近年来,弯底村每年从村级收入中拿出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农业项目,建成了桑果基地、苗木基地、蔬菜基地等一批具有市场优势的农业产业,村级经济呈现出工农并进的好势头,“积极发展村级工业,实现以工促农”是他们不变的口号。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实是一件大好事。关键的问题我看应该认真地抓一抓。 第一、既然是新农村建设,就要体现在一个新上。过去的农村是脏乱差,农民的房屋极不标准也不合理,更不美观。房内不要说装修了,就连较好的涂料也不用,有的甚至不做任何粉刷,墙砖裸露。农民的院子里垃圾遍地,粪肥成堆,苍蝇乱飞,臭气熏天。本来就不宽的街道上,粪堆、柴垛到处堆积。农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身体健康不会没有副作用吧。我认为,要借新农村建设的东风,要彻底改变农村的脏乱差。怎么改呢,首先要合理布局村落,小村并大村,成立农村中心社区。一般情况下,每个农村社区容纳人口3000--5000人。那些小的自然村要逐步撤销。农村社区要建在乡级以上干线公路附近,目前远离干线公路的村,已经实施了新村规划的,可以就地建设农村社区,接受其他邻近小村的并入,并且尽快修通与干线公路的连接线;没有实施新村规划的村,要逐步向新规划的社区搬迁。农村的搬迁要量力而行,有建房能力的先搬,没有能力的后搬。农村社区要提倡建设农民公寓,尽量减少土地占用;没有能力建公寓的,要尽量减少农户宅基地面积。 农村社区规划区要实行城镇化管理,街道、民居都要消除不卫生现象。 第二,要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要把搬迁后的村庄遗址整理复耕,最大限度地扩大耕地面积。农村社区建成后,要尽量由目前的分户经营向大户承包或集体经营转变,以专业的、大规模的耕种方式替代小规模分散的小农经济。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种植效率,并且便于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三,农村应集中建设工业园区。每个农村社区如果各自为政,企业必然过于分散,既不利于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也不利于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运输,而且不利于农村城镇化建设。我认为应该把农村企业相对集中建设,每个乡镇在干线公路附近规划出三到五个工业园区,统一设计和建设标准化厂房。工业园区的环境要按照城市工业园区标准设计,突出现代化企业特点。 该村还高度重视三产发展,把发展农业旅游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点来抓,积极向第三产业进发,走工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道路。肥沃的华东大地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培育出了一处胜景——宁波天宫庄园,它享有“都市里的村庄、城市中的花园”之美誉,它寓红酒文化、蚕桑文化和宁波乡村民俗文化,集休闲娱乐、乡村生活体验和四季田园观光为一体的都市型休闲旅游区,湾底村根据农业开发积累的先进经验和地理优势,投资成立了集农业观光、休闲、餐饮娱乐等业务为一体的旅游公司,经近几年的投资建设,现已基本形成了“路在树中,田在花中,抬头见绿,移步换景,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景观。 我们跟随着村书记大致游览了一趟天宫庄园,足足大饱眼福了一回。记忆最深的便是那占地720亩的桑果园基地,虽然现在这里已无桑果的踪迹,但看着那一望无垠的桑果树却仍旧能让我们想象到五月那热闹非凡的桑果节,游客们兴趣盎然地采桑叶、吃桑果、品天宫美酒、游现代农庄、喝健桑饮品,享受着桑果带来的乐趣的情景。而那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月季园、盆景园和牡丹园更是让人感受到了植物的魅力。 弯底村向我们展现了新农村的面貌,让我们每一个走访过的人都叹为观止。然而这不是它的终点,它还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开拓、不断地前进,在将来的将来它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