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的记载很简略,只有三句话:“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与之唱和。不达而卒。”
翻译:
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用作诗自娱。四十岁那年来到京师游学,考进士没有考上,又回到了襄阳。张九龄在荆州做官的时候,让他做从事,与他作诗唱和。没有做官显达就去世了。
你说的是欧阳修等编著的《新唐书·孟浩然传》。“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翻译:
王维私自邀请孟浩然进入内署,不久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在床下,王维实话告诉了玄宗,玄宗很高兴说“我听说过他但没见过,为什么害怕而藏起来呢?”于是让孟浩然出来,玄宗问他的诗,孟浩然行礼,自己朗诵自己做的诗,读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时,玄宗说:“你自己不求出仕,我并没有‘弃’过你,为什么诬告我呢?”于是让他回去了。
对此,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孟浩然》则记录得更为详尽,“维待诏金銮,一旦私邀入,商较风雅。俄报玄宗临幸,浩然错腭,伏匿床下。维不敢隐,因奏闻。帝喜曰:‘朕素闻其人而未见也。’诏出,再拜。帝问曰:‘卿将诗来耶?’对曰:‘偶不贲。’即命吟近作,诵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帝慨然曰:‘卿不求仕,朕何尝弃卿,奈何诬我?’因命放还南山。”
两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一样的,不过具体的对话后者更详细一些,就不一一翻译了,不过据考证孟浩然可能并没有见过唐玄宗,毕竟旧唐书是跟他同时代的人写的,而新唐书是后人写的,可能旧唐书更权威一点,具体考证可以参见http://www.cl0710.com/viewthread.php?tid=1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