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你想做什么?” 似乎成了每个孩子都不可逃避的问题,按理来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一千个孩子里肯定也会出现一千种选择,然后我们往往会发现答案往往也就那么几个。
以前的孩子对这个从小被问到的问题有着相当熟练的回答,老师、医生、科学家、宇航员、警察,老五样回答准不会出错,甚至还会得到各路亲戚的表扬:“这孩子真有理想,未来肯定出息”。
那么现在孩子的理想职业是什么呢?想成为网红、想当明星,刚开始出现这样的回答时家长还很诧异,然后是愤慨,觉得都是现在越来越娱乐化的社会风气导致孩子产生这样“不着调”的想法。
六岁孩子表现出这样的职业选择倾向的背后,我们作为家长,是不是也该反思自己了?
很多家长在听到想成为网红、明星的回答之后,第一反应是诧异,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满,不满自己的孩子怎么会想要成为这样的工作者,脾气好的家长会开始苦口婆心的劝导,这样的职业理想是没有追求的,没有前途的;一些脾气不好的家长可能就直接开启暴风骤雨模式,严厉打击,让孩子放弃这样的职业想法。
事实上,孩子,尤其是年龄在15岁以下的孩子,产生这样的职业选择倾向归根究底在于职业启蒙教育的缺失,是在未接受过相关职业启蒙教育后依据自己稚嫩的生活经验产生的懵懂想法罢了,就像我们当年想要成为“科学家”一样。
回想当年,为什么我们的选择异口同声都是那么几个,其实不过是“权威”禁锢了我们的职业想象。
想想自己的童年,仅有的生活经历都在告诉我们,老师、医生、警察作为父母眼中的“职业偶像”,成为他们这样的人是肯定会有出息的;而书本中、电视里都告诉我们:科学家、宇航员是伟大的,令人崇拜的,想要成为自己崇拜的人更是理所当然。于是,一千个孩子的回答都只有那么几个。
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孩子过早接触到社会,网红、明星这种职业所表现出的火热程度远超“科学家”的权威性,所以孩子想要成为这样的人似乎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是我们身为家长,真得就这样任其发展吗?其实“科学家”和“网红”没有谁对谁错,从职业来说,只是两个不同选择,怎样选择最后还是由孩子自己决定的。
但最可怕得是,孩子只知道有这么一两个选择。作为家长,我希望我的孩子知道生活是是多种多样的,未来是多种多样的,未来的职业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
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对我们的意义不在于非要在孩子小时候就要让他确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而是帮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职业的多样化和选择的可能性,让他能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各个职业,了解每个职业的社会价值和背后的辛苦,最后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孩子说想要成为科学家 ,不会过度的表扬,但会告诉他科研需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付出与实践,日复一日的科研也许会很枯燥压力山大等等的多重考验;
孩子说想要成为网红 ,不会消极的批判,但会告诉他真正的网红,是能够经得起时代的考验,提供实用价值,传达深刻的见解,才能历久弥坚。在网红的背后,它承载着更加多元化的商业模式,真正的网红是流量所有者和企业家,想要成为一名成功的网红,也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爬坡之路。
最后,更会告诉他,世界是多样的,职业选择更是多样的,希望他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