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的六种认知理论在生活中分别有哪些例子?

2025-01-30 17:39: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a.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和知识有关的,如果有不明白,我还可以展开)
先是治疗课上(这个老师是认知流派的,是个特别宽容的家伙),画了一个框架:经典的行为主义只关心行为,分析引起这种症状的原因(比如社会恐惧是因为上课演讲),却不会关心家庭冲突,家庭关系和童年经历的问题,而精神分析是在推测这个黑盒内的情况,找出它的深层原因,内部的心理冲突。而现在的行为主义却和认知结合了,他这么说,好多人都提出疑问,说他怎么能证明那黑盒子里的就是正确的。“任何理论都是一种推测啊,行为主义也是,虽然有很多研究证明行为主义更有效,但谁也没法说清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我们能检验的只是效果,却无法验证真实啊。”他说。
关于精神分析的讨论。
一个讨论课上,行为主义的老师,正好是一个行为主义治疗师讲自己治疗病人的经验。(我们学校都是行为主义的,我们学校的行为主义老师憎恨精神分析)。她说,若要知道到底是什么事件造成它社会恐惧的,不但要知道触动他产生的原因,还要分析对方的经历,要知道,为什么会产生恐惧,为什么是在这个时刻,这个时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什么原因让他会产生了这种特殊的连接,只有找到这件事情最终的源头,找出这个人的冲突所在,才能真正为他的行为模式下一个定义,并找出对症的方法来。——我就很感兴趣,下课去问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有什么区别?她当然很诧异又稍稍有些不高兴,当然有区别了。。她说。。解释一通。我说,可是,你们都分析冲突,都从童年经历着手,而心理动力学派的精神分析也是根据现在的问题出发,尽量避免阻抗。于是她说,精神分析还很初级,行为主义得出结论和找到原因之后,会制定一套有效的计划,比如社会恐惧,先联系对心理医生演讲,对家人演讲,然后陪病人到公共场合演讲,到完全可以自己做。。之类的。——我听到这个结果特别兴奋,没有区别,其实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没有区别的啊。。。精神分析,只是很古老的一种方法,它有它特殊的理论和语汇,可是在实践中没有特别大的区别,名字不一样,方法都是差不多的啊。——另一节课上也提到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