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奇怪,受了天大的委屈都不会吭声,但听到安慰的话却泣不成声。那些硬生生憋回去的眼泪,往往会败给一句简单的安慰。
百毒不侵的内心,往往会被一句简单的安慰打败。刀枪不入的伪装,常常在懂你的人面前彻底投降。
有那么一刻,你很想他知道你心情糟透了,你好想趴在他身上痛哭一场,听他说一些安慰的话,然而他根本没有看出你的沮丧,也没有问你发生了什么事。就在那一刻,你把话吞回去了,他后来再问,你已经不那么想说了。
当你一个人熬过所有的苦,当孤单变成习惯,就再也不会奢求不及时的安慰和体贴。失望到极致时,本想说一长串证明的话,话到嘴边却变成苦笑,说一个字都觉得多余。
任何安慰都没有自己看得透彻来得奏效,所以别再难过了姑娘。明明还有好多路要走,好多坎要过,好多关要闯,好多照片要拍,好多衣服要买,好多美食要吃,好多地方要玩,好多时光要细数。所以乖乖闭上眼睛睡个觉,明天又是一条好汉。
没人会真正的感同身受到你的痛楚,也没人会真正的去在意你一路走来所遇过的坎坷与负过的伤。
所以别再为了寻求安慰而四处同人诉说你的苦,因为旁人只看结果,也只关心结果。成长本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过程,你必须得学会独当一面。
也许别人给得了你安慰,也给的了劝慰告诫,却永远不知道你心底是多么的万箭穿心。所以不论有多少的委屈,多么的难受,记得最终能治愈自己的还是自己。
就像剪掉烫坏的头发,安慰只是温暖的后话。至于未来会怎样,要用力走下去才知道。记住先变成更喜欢的自己再遇到一个不需要取悦的人,反正路还长,天总会亮。
来看一下为什么道理你都懂,却不会安慰人呢?
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朋友会来安慰你吗?他们安慰你后你好点了吗?大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变得更好,更糟糕的是,他们最好不要安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不听,不理解换位思考。许多人,包括我们的父母,不理解“舒适”的本质。安慰的本质是让被安慰者带头,让他们表达内心的痛苦,安慰自己的情感。如果你说“你应该做什么?”那将适得其反。
这种言论只会让人感到被控制和被干涉。当我们年轻的时候,父母会反复灌输“应该”多吃,当我们老的时候认真学习,“应该”,当我们毕业的时候找到一份好工作,“应该”,当我们成年的时候找到一个好对象。
当你把你的男朋友介绍给你的朋友时,如果你的朋友说,“按照你的条件,他根本不值得你,你应该找一个更好的。”
你对此会有什么反应?你肯定会生气,对自己说,“你怎么知道他不适合我?你说我应该找更好的是什么意思?”
只有脚知道鞋子是否合适。其他人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谁说旁观者必须看清楚?
许多人特别喜欢做别人的“生活教练”的感觉。他们总是打着关心的旗号穿越边境去指导别人的生活。“你应该”这句话已经成为他们交流和安慰他人最常用的狗皮膏药。
当你有什么想和某人说话但又觉得受过教育的时候,你还会和他说话吗?
我们如何安慰人们?
首先,学会倾听。只要你仔细听,不要着急给建议,同意她的感受,让她感到被理解和认可。
当我们面临问题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快刀斩乱麻,匆忙做出决定或指明方向。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和我们说话的原因可能只是为了寻求情感宣泄和支持。他们只是希望我们能接受和理解他们的情感。不需要你帮他解决任何问题。
在心理学中,顾问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倾听和被倾听之间的关系。通过交流,帮助游客解决心理问题,交流的核心是倾听。
好的顾问是好的倾听者。他会从你的语言、表达和行动中捕捉到你情绪背后的原因或根深蒂固的要求,然后无条件地接受你的感觉。
只有当来访者感到被顾问接受和理解时,他的内心世界才能向顾问敞开,他的问题才能向顾问暴露,咨询才能顺利进行。
我认为为什么道理你都懂,却不会安慰人是上边的答案。以上纯属我个人观点。
彼此仿佛进入了不同的时空,每一个时空似一间房,有门却没有钥匙。
你说的话他听不见,他说的话你听不懂。这时你需要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就是——共情。
什么是共情?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将心比心。
就好像你就是他,你走进了他的身体,这就意味着你就像他感受的那样去感受他的痛苦或快乐,并像他察觉的那样去察觉其中的原因。
如果我们再把这个“像”字去了,那么这种状态就是认同。
我们为什么要去共情?
共情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是你理解别人的过程,也是让别人感知到你理解他的过程。
人是主观性动物,没有谁是完全客观,完全是个标准,所以这就导致人与人的观点都不一样。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希望让别人认同自己,甚至作为权威人士,你会让对方必须认同自己。
而这时候便很容易产生冲突和敌意。如果对方是你的孩子、学生或下属,那对方敢怒不敢言,便只有沉默以对。
做不到共情,我们会看到各种生病的关系:沉默、对抗、僵化、冷战。
怎样才能做好安慰人这件事呢?
首先要学会倾听。
只要认真的听着,不要着急给出建议,认同她的感受,让她感觉到自己被理解,被认同。
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通常习惯快刀斩乱麻,着急做决定,或者指明一个方向。实际上,多数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之所以找我们倾诉,或许只是为了寻求情绪上的宣泄和支持,只是希望自己的情绪能被我们接纳和理解而已。而并不需要你帮他解决什么。
在心理学中,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就是倾听与被倾听的关系。通过沟通,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而沟通的内核就是倾听。
好的咨询师,都是倾听的高手,他会从你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方面去捕获你情绪背后的原因,或者内心深层次的诉求,然后去无条件接纳你的感受。
只有当来访者觉得被咨询师接纳和理解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才会向咨询师打开,他的问题才会对咨询师暴露出来,咨询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其实日常对话也是如此。有心理学家说过:好的沟通在于三分说,七分听。
然而我们大部分人是反过来的,尤其是急性子的人,一遇到身边有人伤心难过了,不搞清楚原委就急着安慰。
朋友失业了,你说:“没事,工作没有了再找呗”。朋友失恋了,你说“没事,天下好男人多的是”。
这就好比你看文章只看了个标题,而它真正的内涵和信息其实都藏在后面的文字里。
你要知道失业的背后,或许还藏着被同事抢了客户,被老板当众批评的经历。而失恋的背后,或许还有着被背叛和激烈争吵的经历。
正确的安慰姿势,就是安静的陪伴,听她说,让她哭,让她发泄。
通常在一个人痛苦的时候,给他一个安全的发泄情绪的环境,比给她出一堆主意更有效。
当她的情绪放松下来以后,她会将自己经历的事情一一讲出来。宣泄和倾诉都完毕了,她的痛苦也就减轻了一大半。
你想安慰好别人,还得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这个词,我们经常会用到,但真正能做到的人没有几个。
这里说的换位思考,是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
这里指的并不仅仅是同情,或者是流于表面的理解。
不会安慰人因为你不懂共情,跟懂道理没关系。
好的心理学家都是共情的大师,共情是理解、接纳、尊重,但不会试图抹杀和改变你所有真实的感受。
生活中,很多人的苦恼都是,“为什么我不会聊天?为什么我不会安慰人?”其实,问题很简单,那就是,你不会共情。
大多数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是因为不懂得接纳对方的感受,当对方已经清清楚楚地在表达自己的痛苦、失望、伤心、沮丧的时候,我们想的却是与他们争辩,“你不应该这么想,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或者,“你已经很好了,好多人还不如你呢”,缺乏共情的回应使安慰和鼓励总是错位,变成了一种令人反感的否定,仿佛在传递着一个信号,“你的感觉不应该有。”
那些感觉不到被理解的人,置身于一种无法排解的孤独之中。而易地而处,我们即他们,我们不理解一些人,然后又感觉到自己不被另外一些人理解。
只有拥有共情能力的人,会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感受,明白对方所处的处境,站在对方的需要上给出恰当的反应。这些人,就是生活中令我们稍一接触便觉得如沐春风的那种人,只可惜,谁都想遇到这种人,却谁都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成为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