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兴趣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东西,它不是外界强加的,是受不同的个人经历、气质、教育、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每一个学生的兴趣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兴趣是使一个人进步的内在驱动力,如果教师引导得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就可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思考之中。有了兴趣的引导,学习再不会是一件苦差事。相反,还会变成一件充满探索乐趣的高兴事。根据本人实践与思考,将生物课上如何激趣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以趣激趣
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对大千世界里的那些怪异现象和谜团,尤感兴趣。教师如何将科普知识传授与学生,那就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以趣味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生物课的学习乐在其中,这是生物课教学成功关键之所在。不同年龄时期的乐趣,产生于不同的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进入中学,从心理特征来看,多处于少儿时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的、直接的、新鲜的事物最敏感,而对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却感到乏味枯燥,甚至厌倦。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必须利用有利的一面,转化不利的因素。采用巧妙设计,变换形式,激发兴趣。
比如: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我将《趣味科学》一书中,“动物的诈死”这一故事讲给了同学们听:那是关于狐狸诈死的故事,尤为有趣。有一只狐狸,从一个小孔钻进一家鸡舍,把里面的鸡全吃光了,但进舍有孔,出舍却无门,这个狐狸吃鸡太多,肚腹胀大,不能再从原路出去了。第二天一早,鸡舍主人发现鸡舍里躺着一只死狐,就将它拖出,打算埋到野地里。哪知这个“死狐”一到野地,立刻就跳起来,狂奔而逃了。故事讲完,学生们兴致正高,教师因执利导,提出问题:①什么是生物?②生物有哪些特征③“动物诈死”属于生物哪一特征④还有哪些动物具有“诈死”现象?你亲眼见过吗?同学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了,积极看书,认真思考热烈讨论,知识点很快掌握了。
一个有趣的故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情趣,乐在其中。又如在学习“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时,我又讲述了“蚂蚁王国的秘密”,“好战的蚂蚁”,“蓄养‘奴隶’的蚁”,“蚂蚁的气味”,“凶猛的非洲兵蚁”,“种菇吃的蚁”,“养蚜虫吃的蚂蚁”,“厉害的游蚁”。一个一个妙趣横生,怪异无比的故事、现象及谜团,无不牵扯着学生的思维情感,学生真正走进了蚂蚁世界,让他们了解到蚂蚁家族世界里的故事;同时蚂蚁的团结合作精神也感染了每一个学生。教学效果良好。
二、以问激趣。
教学中的问题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问题设计得好,提得恰当,就能让学生得到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进入科学世界的迷宫,就会激发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探究。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研究问什么,怎么问,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探究性,要切中要害,如“生态系统”一章中,为帮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不妨设计这样一些问题,①你见过最小的生物吗?你是怎样能见到的?②在腐烂的树桩上面长有什么生物?③长白毛的馒头是谁入侵了?④在农田里有哪些生物?⑤各种生物之间都有联系吗?是怎样联系的?分别处于什么地位?这些问题的设计,使学生了解了生物系统的组成成员,让学生明白了生物之间“食物链”“食物网”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学习科普知识的同时,教师又可相机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及教育。
除了教师的提问讲究艺术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提出问题,是因为他在深入的思考,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如:①鱼在睡觉时他是否停止了运动?②人类有自杀的现象,而植物为什么也会有自杀的现象呢?③能不能让一种蔬菜的根上长出许许多多的植株呢?④海马的“怀孕”和“分娩”均是由雄海马来完成,为什么不同于其它生物呢?
一个个同学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开始讨论,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对生物课再也不感乏味厌倦。
三、以动激趣
现代教育理论的共识,就是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合作学习是旨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口、动脑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实验操作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如:课外收集资料,网上查阅,亲自动手种植(利用农村学生的有利条件)田间地头,小河湖泊,去观察那奇异的生命现象。在学习“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时,教师可以这样在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后,放手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寻找动植物,并要求写出观察日记。又如:在学习“观察植物细胞”了解细胞结构,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实验操作,总结,归纳,汇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相机辅导。
初中生物的许多内容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如:选种、出芽率,合理施肥,光合作用,开花与传粉,营养与繁殖等,在传授这些知识时注意补充,一些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强调动手实践,如在栽种棉花时,让学生利用休假亲自与父母一道进行选种、施肥、传粉,整枝等一系列田间管理,并做好不同时期棉株生长记录。写好实验报告,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了生产实践中,了解到了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树立了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有了这一内驱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热情自然大大提高。
四、以技激趣
生物课堂要想让学生充满情趣,单靠上述几个方面还不够,首先,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充实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模式。优美的画面,逼真的图像,标本模型,三维动画让学生多种感官得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自然高涨,教学效率自然也会提高,我在教“血球家族”时,就制作了形象生动的动漫画面。把红细胞比作“一生辛劳的运输兵”,把血小板比作善堵伤口的“工程兵”,把白血球比作“杀敌勇士”并编译故事。又如讲述光合作用时,通过多媒体,把绿叶比作“绿色加工厂”,它的“车间”是叶泡,“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能,“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这样既形象又直观,便于记忆容易掌握。学生视屏比看书兴趣要浓得多,而后再结合书面材料启发引导学生探究更深一层次的问题。这种有声像介入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讨论的气氛热烈,效果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照本讲章好得多。
其次,以技激趣中的“技”,它涵盖了教师的素质问题,教师的素质较好,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有足够的知识与能力来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师教学的技能技巧,不能随心所欲,漫无边际,不切要害,不仅如此,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爱好等一系列差异,争取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有目的性、准确性、知识性、直观性。尤为结合当前,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耗费,环境恶化,生态失衡,人类多种疫病的流行等问题。一定要以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为一个小周期,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来促进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成绩提高很快,也能使学生真正走进生物世界。去关注家乡建设,去关注国家安危。
总之,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而兴趣的培养是完成这一活动的基础。只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强烈求知欲,也只有这样长期的坚持,才能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就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学习目的教育,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二、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强化学习兴趣和信心。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渴望和满足。
1.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2.正确评价学生。
3.成功是最好的激励。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悬念,创造一种特殊的情境,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使这种共鸣转化为求知欲,进而把注意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都能使学生情绪兴奋,从而积极对待学习活动,自觉思考问题。
五、开展适当竞赛,提高学习热情。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调动学生积极性确实有点麻烦。首先,教学内容必须丰富有趣,教学方法新颖灵活多变,内容不能是太死板的,那样空讲理论着实让人觉得枯燥,必须想方设法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与时俱进。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是经常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人们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除产生于认识需要外。还产生于人的好奇心、好胜心。因此,教学过程,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如设疑、质疑,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动脑、动口、动手,在学有所得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形成认识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就会成为学生较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人的积极性完全是主观意愿决定的。既然是这样,那就需要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只有在老师讲课的方式方法的技巧性上下工夫,也就是说老师要在备课上做足功课,用深入浅出,旁证博引的讲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深入探求的动力,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积极性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出该课程要点,关键是打破以往讲课的套路,核心是把课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