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与残缺
上帝赋于了这个世界,但是却没有把它赋于完美,所以才使这个世界上事事没有完美,不管人们怎么去努力都不会做到尽善尽美,总是有缺悍.
但是这个世界大概就是因为有了残缺才使这个世界变得接于近完美,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残缺,人们也就无法知道这件事完美是怎样的,人们也就不会再有进步,不会有希望与追求,更不会有发展而言,因此残缺是完美的奠基石.
就像做人一样,没有哪一个人可以说自己做的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没有一点的错与后悔.
生活中总是不尽完美的,它只给我们美的一半,而把另一半隐藏起来,总赋于我们热情,引诱我们去寻觅,却往往给我们留下的是怅然.人们往往在得到的时候同时也会失去某些东西,就像人们常说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就像有时候我想到奶奶家吃饭,但书却在家里,就只能回家而不能到奶奶家.生活中是没有完美的,或许生活正是有了残缺才使你的生活跌宕荡起伏.人生是一条悠远的长河,如果没有樵石,没有落差,没有高低不平曲曲折折的河床,那么也就没有美丽的浪花和响彻云霄的涛声.如果生命没有残缺,那么就像徘徊在一潭沉寂的死水中,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让生活出现许多磕磕碰碰.这样才有美的感觉,残缺的美更耐人寻味.生活中才更加体现出了美与残缺.
-----------------------------
残缺的完美
一个人,躺在一张放在江边的躺椅上,面对着美丽的夕阳无限感慨,生命中最后的一次落日,他带走了多少遗憾与彷徨.
他,是周瑜.
一首未弹完的《长河吟》随着滚滚而去的长江流向了远方,美人的泪水湿透了他的衣襟,他仰天长啸:“既生瑜,何生亮?”他去了,一代风雅儒将,带着未了的心愿去了.后人说他心胸狭窄,英雄气短.其实心胸狭窄也好,英雄气短也罢.你就是你,一个残缺的周瑜,三国中一个残缺的形象.
当他接过吴侯的宝剑,披上铠甲,跨上战马,带着吴、蜀的五万精锐站在江边时,谁都没有想到是这位年轻的将军改变了历史,使魏、蜀、吴成鼎足之势.然而这场战争也暴露了他的缺陷.
孔明驾着一叶扁舟来到吴门,仅用三寸不烂之舌便说服吴侯出兵灭曹.作为吴国的杰出军事将领的周瑜又怎能不嫉妒.先是设计借曹操之手,除掉孔明,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害得孔明又是草船借箭,又是借东风,好不忙乎.然而公瑾毕竟不是孔明的对手,次次的失败,却又不曾吸取教训.赤壁一战,公瑾名声在外,更加放纵自己.孙刘联合本是上策,奈何与孔明积怨太深.南郡的失利,使他丢掉荆州还身负重伤;美人计的挫败使他“赔了夫人,又折兵”;假道伐虢的失败使他终不能忍受耻辱,箭疮复发,一命呜呼.因为公瑾的英年早逝,“三气周瑜”的故事也因此广为流传.
“败在孔明手下,此皆公瑾妒人之才尔.”这是后人对你的评价.然而后人可知,周瑜妒才在于他是人,而不是神.周瑜之败,在与孔明是神,而不是人.人和神斗自然是要输的.因此周瑜的缺陷也造就了他的美.因为只要是人,都会有缺陷的.
周瑜是英雄,英雄就应该倒下,何况是一个气短的英雄.
公瑾走了,留下了美丽的小乔,留下了东吴悲痛的哭喊,留下了建业大街上的雪白,也留下了吴侯期盼的眼神……
他,一个气短的英雄,带着未收回荆州的遗憾走了,带着与孔明一决高低的气概走了,带着后人对他的评价走了,也带着对世间无限的叹息走了……
回顾历史,又有多少位像周瑜一样残缺的英雄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被无情的吞没,比如耿直的项羽,比如愚忠的岳飞……人们歌颂他们,不正是因为他们生命中的残缺吗?残缺造就了项羽,造就了岳飞,也造就了周瑜.
英雄就是英雄,是英雄就应该倒下,何况是一个气短的英雄,这就是周瑜—— 一个残缺的英雄!
----------------------------
完美的残缺
无情的时间悄然而逝,许多往事已经被我渐渐淡忘记了,然而.有一件事却在我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时时刻刻鞭打着我的心.
那是暑期假的一天,我们一家三口乘车去看望多日不见的奶奶.那天天气出奇的热,阵阵热浪扑面而来,蒸得人透不过气来.在热浪的淫威下,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无精打采.
“这车怎么搞的,怎么还没有来?”顶着老大的太阳,大家都快有点吃不消了.我踮起脚,用手罩在眼睛上方挡住刺眼的阳光,伸长脖子向远处张望.终于,一辆客车从远到近晃悠晃悠地开了过来.天哪,车上这么多人呀!我人小眼尖,早早就把车里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又可能要练站功了!”我心里发起急来,不由在暗地里憋着劲,心想:成败在此一“挤”.
车身刚刚停稳,还趴在地上不停喘粗气时,我就已溜到车门边.车门一打开,没等车上的乘客涌下来,我就充分发挥了身材“优势”,凭着自己瘦小身子钻了上去,三下两下就把屁股落在别人刚刚离开的座位上.当时我心中的那个美呀,就别提了.坐上发烫的座位上,我得意地向车门望去,看那挤成一团的上上下下的乘客.最后上来的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奶奶,在车厢里被人群挤来挤去,显得很吃力,最后在售票员的搀扶下才总算是有了一块立足之地.
“哪位同志给老大娘让个座……”耳边不时传来售票员焦急的话语.售票员的话语让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我是让还是不让呢?让吧,到奶奶家可有五十里呀,站这么远也不容易;不让吧,能忍心让人家这么个老人在人堆里被人挤过来挤过去吗?这说得过去吗?”我真的感到很为难.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最终还是决定尊老爱幼,忍痛割“座”.我挪动了身子,刚想起身,但看到周围坐着的叔叔阿姨们却一点反应也没有.他们的表现使我心里又咯噔一下:“连叔叔阿姨都不让座,我又何必当‘小雷锋’呢?再说,这么远要我站着去,我还真吃不消呢!”找到了这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我那稍有动摇的心又踏实了,连忙扭过头到窗外去看风景.
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一阵细细甜甜的声音,“老奶奶,您坐这儿吧!”这声音在嘈杂、拥挤的车箱里显得那样清脆,那样有穿透力.车厢里顿时静了下来,人们不约而同地循声望去.透过缝隙,我看到说话让座的是一个和我一样大小的小男孩,只是比我娇小瘦弱些.就在此刻,我突然觉得我是那样渺小……
到终点站了,下了车.我急切地寻找着那位小男孩,因为我想对他说些什么.当我看到他时,我像触电一样,浑身一震,呆呆地愣住了,因为小男孩正一瘸一拐地向前走去.小男孩子的身影渐渐变小了,最后离开了我的视线.我忽然觉得小男孩就在我的眼前,而且是那样高大、完美无瑕.
指导教师:王慈香
简评:在客车上,一瘸一拐的小男孩的让座震撼了在座所有人的心灵,虽然他的身体功能有所“残缺”,但他留给众人的形象却是那么的高大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