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绝对感受性

2024-12-20 11:03:3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感受性是人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在我们生活的内外
环境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刺激,有些刺激对我们的感官是
不适宜的。它们超出我们感受的限度,因而不能引起我们的
感觉。 但即使是适宜的刺激,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
引起感觉。我们感觉不到落在皮肤上的尘埃,听不到远处手
表的滴答声,这是因为它的刺激强度不够大。要想引起感觉
,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指的就是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 感受性可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绝对感
受性是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
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要解决的问题,是
确定从无感觉到感觉产生,例如从看不见到看见、从听不到
到听到、从尝不出味道到尝出味道两者之间刺激强度的精确
数值。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关系:绝
对感觉阈限的值越低,绝对感受性就越高。反之亦然。
人的各个分析器的感受性是不同的。其中视觉分析器的感受
性特别高。只要有-个光能量子落到视网膜上,人便能看到光
亮。这意味着人能够在完全黑暗中看到公里外一支点燃的蜡
烛。人的嗅细胞对于相应气味的阈限只要个分子,而要引起
味觉,所需要的分子数要比嗅觉高倍。 感觉阈限因刺激
物的性质和机体的状况而不同。绝对感受性在人的一生中也
不是一成不变。 差别感受性是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用差别感觉阈限度量。感觉所能觉察的两个刺激间的最小
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也叫最小可觉差。 对于中
等强度的刺激,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在年发表了对举起重量的
最小可觉差的研究成果:即刺激的增加量除以最初刺激的强
度是一个常数。不同的刺激该常数(也被称为韦伯比例)也
不同。年,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
新的假设:每个最小可觉差代表一个感觉单位,大的感觉可
以作为许多感觉单位的总和;每个最小可觉差的主观量都是
相等的,任何感觉的大小都可以用感觉随着刺激强度变化而
变化的总和来表示。他运用积分运算,得出了公式:,其中为
感觉,为刺激强度,、为常数,感觉的大小和刺激强度的对
数成正比。
最常用的感觉阈限测定方法有三种:
⑴最小变化法(极限法)。这种方法是将刺激强度按大小顺
序一点点增加,直到被试者有感觉为止。这时刺激物刺激量
的大小就是“出现阈限”,反之,从较大的刺激量开始,按
顺序逐渐减小刺激物的刺激强度,直到被试感觉消失为止。
此时的刺激量为“消失阈限”。感觉的绝对阈限是出现阈限
和消失阈限的算术平均值。 ⑵平均误差法(调整法)。
这种办法是由被试者自己调整可变刺激的强度,使它和标准
刺激的强度相等。被试者操作多次后,巴每次判断结果与标
准刺激的差(绝对值)平均起来,求得其差别阈限。 ⑶
恒定刺激法。这种方法是选择在绝对阈限值上下-个刺激。这
些刺激按一定级量变化,但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
。用随机的次序将这些刺激呈现给被试者,请被试者报告有
没有感觉到刺激,或者报告比标准刺激大些小些或相等,每
一种级量的刺激都呈现若干次,按它们的正确百分比计算结
果。心理学家们约定以正确率为%的刺激值为绝对阈限

回答2:

就是指读后感
 我走近写字台放着CD,听着悠悠的小提琴曲,琴声的柔美,乐曲的哀愁,使我禁不信翻开了《荷塘月色》走入了书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朱自清 ──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的现实想“超然”又想“挣扎”的心迹。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也似乎走进了这清华大学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赏美丽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阴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淡淡的月光下显得不再令人害怕。爱热闹、爱群居 ── 当然是想和人民一起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里,爱冷静、爱独处“白色恐怖” “白色恐怖”当然在这种“白色恐怖”中,想住在“世外桃园”。从名中我感到了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彷徨,我的心情也随之而波动起来。
  “走着”、“走着”、“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简直就是用光与荷花美丽的画,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与描写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我陶醉了……
  看着看着,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成了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作者却什么也没有。《采莲赋》、《西洲曲》两篇文章节选使我的心也随着作者凉了下来,体会着作者的无奈和彷徨。仿佛又回到了起初的不宁静……
  CD机的小提琴乐曲渐渐地接近尾声,音乐停了,我也翻到了文章的末尾。我“看”着作者走进了屋子,文章也看完了,而我却未合上书本,这文章使我意犹未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令人暂时忘记忧愁,可见它的美丽,使我感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可是在文中我更能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恶、憎恨。作者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不被“白色恐怖”所屈服,与“白色恐怖”作斗争,令我万分佩服。而我生活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更应该要去努力学习,去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
  我缓缓地合上了书本,闭上了眼回想着书中的伟大的民主战士 ── 朱自清,慢慢地,我睡了,希望梦中再能与荷塘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