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林语堂先生的小说代表作《京华烟云》,体肆灶味了姚木兰这位奇女子五味杂陈的传奇人生,特别是在民国这个时代背景的映衬下,更彰显了无与伦比的震撼力,平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感。全文看罢,方能体会林语堂“两眼泪涔涔”的辛酸与感触。
林语堂曾感言:“若为女儿身,必为木兰也。”可谓是他对自己精心塑造的这位完美女神的最高评价了。纵观木兰的一生,确实波折重重握雹备。起初生长在“姚府”这样一个虽然谈不上锦衣玉帛却也衣食无忧的大户人家,特别是从小受到姚思安这么一位学识渊博,清心寡欲又不失开明的慈父的谆谆教诲,称得上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木兰天资聪颖,秀外慧中又品性高洁,简直就如同空谷幽兰般无可挑剔。然而她的完美并为成就她家庭的幸福,取而代之的是一场灾难性的婚姻。为了顾全大局,她顶替任性的妹妹嫁给了桀骜不驯的曾荪亚;同样为了顾全大局,她容忍曾荪亚那段执迷不悟的婚外情,并面对故意冷落和无端指责,以德报怨;还是为了顾全大局,她在心灰意冷时答应了一位用心良苦的母亲的最后恳求,放弃了离婚的念头,并竭尽全力唤醒荪亚浪子回头。至此,木兰似乎一直在委曲求全,似乎一直在为别人着想而忽略了自己。其实不尽然。木兰是一个无傲气但有傲骨的人,她并没有降服于命运而失去自我。相反,她总能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做适当的事。不失自尊又给人留有余地,极有分寸。她用自己的智慧经营着她的婚姻和人生。而这种经历了大风大雨,万般磨砺的爱情也恰恰是最实在的,最令人羡慕的。
不可否认,木兰是极富魅力的。但究竟是她的哪些特质深深地撼动着我的心灵,使我内心深处油然而生敬佩之情?或许是她过人的才智,或许是她进步的思想,或许是她不输给男儿的气魄和胆略。但如果看到了木兰的宽容,这些似乎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往往将宽容和屈服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宽容是软弱的;又往往将宽容和左右逢源混为一谈,这样的宽容是廉价的`。木兰的宽容是有尊严的,是大气的,而不是一味地纵容,抑或故作姿态,千人千面。有气度的宽容才是真实的。“宰相肚里能撑船”这短短的七个字,看似浅显,又何等深邃。
木兰的异性知己孔立夫可谓为五四时期典范式的人物。他的经历向我们证明了即使是在那样的乱世,即使是在只有微乎其微的言论自由的土地上,笔杆永远是一把最锋利的剑,以文章救天下并未言过其实。因为不可否认的是,最麻木的群众也有自己的良知底线。当时的有识之士尚且能放弃毫无深意的沙龙呐喊而用满腔热血的战斗檄文投身于革命,那现今的文人学者或是那些所谓“学生作家”的新时代产物是否就仅限于无病呻吟的水平或是甘愿打着纯文学的幌子自生自灭呢?即便同样是揭露时弊的杂文,当代也罕见笔锋犀利或是敢于直言不讳的,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思想的倒退?又或是当今大众越发“独立”而“国家”就越发成为了一个被束之高阁的虚空概念?被嗤之以鼻的封建专制下尚且能听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声,那文明社会呢?那个时代的中华民国确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今又何尝不是呢
这本书最值得关注的是贯穿始终的道家思想,林语堂先生写这部小说的初衷是向西方人介绍中国,介绍中国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其核心便是道家思想。正如林语堂先生的女儿林如斯在评介这本书时说道:此书最大的优点不在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义。我想作为女儿的林如斯如此的评说,是很有道理的。的确,当我翻开此书,起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段毁然而止。留给读者细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为人生,何为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