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很多大学生思想比较陈旧,依旧以学生时代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认为法律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无关,对于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法律问题都视而不见,法律意识非常淡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于当前国家的法律法规认识不够。除了法学院的学生对于当前国家的各类法律理论知识掌握比较好之外,很多其他学院的学生对于法律基本知识掌握并不到位。例如:对于宪法的相关规定并不了解,对于当前很多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是很清楚。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学生对于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对于生活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法律法规其实和每个大学生都息息相关,如果在大学期间适当学习法律法规,自然对大学生的生活和以后的工作都非常有帮助。
另一方面,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对法律的认识不到位。据不完全统计,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法律法规问题和他们无关,认为法律问题就是单纯的违法问题。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法律法规的遵守和单纯的不违法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与法律法规是息息相关的,例如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需要进行维权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法律法规问题。
但是目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相对比较淡薄,自然就无法很好地进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解读,对于今后对法律法规的学习自然也是非常不利的。
1.2缺少践行法律的行为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对法学理论的研究又缺乏热情,自然其法律实践行动也非常缺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运用到法律知识。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都和法律息息相关。可以说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是在法律规范之内的,但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来看,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运用到法律知识。例如:当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维权问题时,他们并不是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更多的是以其他方式来处理。对于法律这个武器,大学生并没有重视,甚至容易忽视。所以说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运用是非常少的。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生活往往是脱节的。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努力学习各类法律知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法律知识和社会生活是脱节的。很多课堂上学到的法律常识无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现实问题我们也无法用法律知识进行处理,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和实际生活脱节。
总而言之,对于大学生来说,需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将法律知识和我们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但是目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加强、法律行为的实践等都不容乐观。
2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2.1大学生对于法学理论的学习不够积极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例如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以及外在的原因。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当前大学生对于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够重视,例如对于宪法、法学理论的课堂学习仅是以应付考试的居多,并没有真正从法律理论意义上进行理解和学习。如果没有从根本上掌握法律知识,自然就会造成法律意识淡薄。国家的法制建设需要依靠青年一代,但是大学生对于法律理论的学习都不够积极,更何况是对于法制建设的热情。
2.2大学生对于法学理论的运用不够娴熟
很多大学生虽然对于法学理论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在法律理论运用上却不够娴熟,仅仅是照本宣科,对于法理不求甚解。法律是一门重实践的课程,如果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知识理解上,必然会造成不求甚解。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大学生在进行法律理论学习的时候,仅仅是以知识的记忆为主,而缺乏对理论的研究和理解。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我国法治建设来看,大学生的热情并不高,在法制建设上缺少自己的贡献。这样一来对于我们进行法制建设是非常不利的。
3 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
3.1加强法学基础知识学习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知道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强,为了能够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方面,在课堂上学习法学基础知识。但是当前法律课堂学习仅仅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容易让大学生们缺乏热情。因此,在法律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法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增强互动性来帮助学生提高兴趣,从而积极学习法律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通过各方面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法律和我们的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需要我们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加强法律和我们社会生活的联系。对于大学生来说,只要帮助他们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自然就会增强法律意识。
总而言之,对于大学生来说,需要从社会生活、日常学习的角度出发,从各方面的细节入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社会的各方面入手,让大学生了解到法律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一)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舆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虽然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却较低。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只是临到考试的时候突击,应付了事,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高校的《法律基础》课学时有限,本科32学时,专科28学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相当于《法律概论》的内容是不可能的。因此,高校大学生在这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
(二)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观点、法律观念是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它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它们与法律知识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薄弱,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实现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中国青年研究》(1999,2)中有这样一组调查数据,对象是某高校三年级的大学生,他们对于“如果你涉及到诉讼,你对法律的公正裁决”表示有信心的占35.1%,而58.1%的大学生表示信心不足,有6.8%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没有信心。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回答“不太平等”的占第一位为79.7%,“不平等”的占第二位12.8%,认为“平等”的占9.5%。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三)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时至今日,大学生犯罪问题已呈现上升趋势,据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1965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文革”期间,占整个刑事犯罪的2.5%,而近几年,占整个社会的17%。我们知道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多只狗熊受伤。刘海洋在被拘留后说,自己学了法律基础知识。知道民法、刑法等,但却不知道伤害狗熊是违法犯罪。现在知道了,自己很后悔。如此可见,刘海洋并未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还很低,违法犯罪的大学生多数法律知识贫乏,法制观念淡薄,他们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因此,高等院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满意记得采纳和点赞哦!!!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在都比较淡薄,因为他们对现在法律的意识不是那么的明确,所以说很容易就步入歧途,现在大学生的话也有很好的一个教育方针了,应该会比未来好很多
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很多人的法律意识应该是还是蛮好的,他们因为有文化,懂得也比较多,但是有些大学是跟法律意识,感觉还不如幼儿园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