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比赛时,每场由两支球队对抗进行,每队由4名球员组成。比赛共进行10局。两队每名球员均有两个冰壶,即有两次掷球机会。
两队按一垒、二垒、三垒及主力队员的顺序交替掷球,在一名队员掷球时,由两名本方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刷冰面使冰壶能准确到达营垒的中心。同时对方的队员为使冰壶远离圆心,也可在冰壶的前面擦扫冰面。
球员掷球时,身体下蹲,蹬冰脚踏在起蹬器上用力前蹬,使身体跪式向前滑行,同时手持冰壶从本垒圆心推球向前,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使其自行以直线或弧线轨道滑向营垒中心。
掷球队员在力求将冰壶滑向圆心的同时,也可在主力队员的指挥下用冰壶将对方的冰壶撞出营垒或将场上本方的冰壶撞向营垒圆心。最后当双方队员掷完所有冰壶后,以场地上冰壶距离营垒圆心的远近决定胜负,每石1分,积分多的队为胜。
1、球员位置
为避免拥挤,比赛规则对于球员的位置也有所规定:
非掷球队:主将及副将可站立于标的端之底线后方,主将也可立于掷球队之主将之后。下一顺位之掷球员可站在后板附近,而其他球员则可站在冰道底端之后或两栏线之间。
掷球队:持毛刷之主将或副将可立于标的端圆心线后方之任何位置。
2、球之意外受触
当石球掷出,正在滑行时,若掷球方的球员通常是刷冰员不慎以身体、衣服或是毛刷碰触此球,此球即视为受触球。在其滑行完成后,另队可就以下三者任择之一,对该球进行处分:
1) 仍视该球为有效。
2)将该球视为出局,并将所有受该球碰撞之局内球放为原位。
3)估算若球未受碰触,则场中各球的位置应会如何。并将场中各球移至其估算之位置。
扩展资料
冰壶比赛场地长44.5米,宽4.75米。场地四周设有2英寸高、4英寸宽的木框(1英寸=2.54厘米),以防砥石溜出界外。
正式的冰壶比赛有两队参加,比赛时间共73分钟,打十局,每局各队投8支壶。每支冰壶队由五名运动员组成,有1名替补队员。
他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目标,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战术外,他们还需具备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力。
旱地冰壶一般指地壶球,赛道长9.7米、宽1.6米,赛场分为圆垒、圆心线、起始线、边线、栏线。在赛道两边分别放置红、黄两种不同色彩的地壶球6个。
参赛队员分成两队,每队3人,每人两个地壶球。从赛道的一端发球,用手将球向前推,球进入另一端的得分圈内即得1分,若被其它颜色的球打出圈外,则不得分。
扩展资料
队员:每队最多可报名20名队员,比赛过程中每队最多使用六名球员,其中包括一名守门员,或比赛中最多只有6名队员同时上场。
队员的替换:比赛中替换队员不限次数,且随时可换。换人必须在被替换球员出挡板之后,替换的球员才能入场,并且只能在标示的换人区换人。
守门员的特殊规定:如果守门员完全离开球门区,则他在回到球门区之前应该被认为是一名无球杆的球员,即不允许用手进行传接球。
队长的特殊规则:只有队长有权与裁判进行对话,同时有义务协助裁判。
裁判员:一场比赛应有两名同等认证的裁判员掌控。
记录员:记录员应位于记录席,客观、负责任地记录比赛情况、提醒时间。
比赛每队出场4人。比赛时,双方按一垒队员、二垒队员、三垒队员以及主力队员的顺序,交叉向营垒推滑冰壶一次,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推滑,如此方为完成一局比赛。每局以两队的冰壶距离营垒圆心的远近评定胜负。
如甲队有两枚砥石距离圆心比乙队近,则甲队得2分,以此类推,比赛的结束以得分多的队为胜。两队首局推滑冰壶的先后以抽签决定,从第二局开始,则由上一局的胜队先推。
扩展资料
世界冰壶联合会(World Curling Federation,WCF)
成立于1966年4月1日,发起国有苏格兰、加拿大、美国、瑞典、挪威和瑞士,当时名为“国际冰壶联合会”(ICF),1991年改用现名。现有36个协会会员。工作用语为英语。
冰壶被列为1988和1992年冬季奥运会的表演项目,1998年长野冬奥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世界冰壶联合会的任务是在国际上作为冰壶运动的代表,促进该运动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促进协会会员间的合作与相互了解,团结全世界冰壶爱好者;维护世界冰壶运动的利益;组织冰壶比赛,制定竞赛规则;尊重协会会员的自治。
该组织的主要机构有代表大会、执委会、行政委员会。
协会会员出席大会的代表数与协会的规模有关,1万人以上的协会有4名代表,3001人到1万人的协会有3名代表,余者为两名代表。协会的表决票数也因协会人数多少分为2、4、6、8票4个等级。
代表大会授权执委会领导联合会的工作,执委会由主席、副主席、财务主任和4名委员共7人组成。由主席、副主席和财政副主任3人组成行政委员会,其职能是执行代表大会和执委会的决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冰壶比赛
百度百科—冰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