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写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读后感

2024-12-17 14:09:4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说实话,以前我并不欣赏杜甫,觉得他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连自己的亲人都养活不起,更何况拯救国家呢?不过这次从书中较多地了解了杜甫后,我才对杜甫产生了很大的歉意和敬意.
  杜甫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他的诗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过程.读杜甫的一生,不但是在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也是在目睹一种伟大的形成.杜甫从少年时代就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然而长安等待十年未果,又被接踵而至的现实打碎.官僚的险恶腐败,亲人的生离死别,自身的飘泊不定,人民的心酸疾苦,让他在现实里不得不苦苦徘徊挣扎,他确实是“诗圣”!
  不过无论他遇到怎样的艰辛,心里永远脱不开百姓.
“莫辞酒味薄,黎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长期于下层,亲身体验了百姓受过难以忍受的苦.纵然一声怒吼突破胸腔,却不能惊起半点涟漪.他愤懑,无奈,却只能寄托于诗,用《三史》《三别》这样留着血的文字奏响无人忘怀的遗憾.更令人震憾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悲天悯人的善良和博大的胸怀是多么可贵!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以满腔的辛酸和仇恨,汇成苦难的笙歌奏响在破碎的山河大地上.他那执着的爱国之情摇曳着地燃烧起来,燃烧进骨子里,燃烧到顽固.纵使朝廷一次次地抛弃了他,悲苦了他,纵使岁月无多,仍发出“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感叹,这声感叹,淹没了诗人和读者的双眼.他对于朝廷的誓死不渝,让我们肃然起敬!
只是了解了关于杜甫的冰山一角,这个人,这种伟大,甚至是这种灵魂就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里.他悲天悯人的善良,尽心尽力的忠诚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我想以后有机会一定要看完《杜甫传》,一遍一遍地感悟杜甫,并将他的灵魂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自非旷世怀,登兹翻百忧”无尽的忧虑,深藏于内心.心中的那份渴望当官,在59的岁月中被坚持直到死去.执着的期盼,化为不截的动力,催促这这位贫穷伟大的诗人在历史的轮番中不管向前.
幼儿时代的甜蜜,让他对世界充满了幻想,一心想长大做官报效国家,但事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他在苦难中长大,饱看了生命的心酸悲苦;他在泥泞中前行,品尝着生离死别;他在国家与民前挣扎着徘徊着,真是“到处潜悲辛”
而今我们长大了,成人啦,很快就会毕业,走向社会.对于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百年前的杜甫给了我们启示,那就是坚持.遇到困难坚持面对.当我们的学业下降时,请不要放弃,咬一咬牙,擦去无用的泪,坚持!当我们为了环境不好而忧虑时,笑一笑,用自己的行为证明给他们,也许有时孤军奋战会很累,但请坚持,水滴石会穿,绳锯木会断,只要我们坚持,环境会为我们变好.坚持吧,收掉那浪费力气的叹息,用最有活力的一面迎接明天,挑战未来;坚持吧,相信未来的我们会再相遇,相遇在那成功的彼岸.
杜甫一生是悲的,但因悲而伟大,因伟大而是我们铭记.铭记那份敢登峰俯视苍穹伟大气概的杜甫吧!杜甫因有你历史将不会在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