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一文,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愚公嫌太行、王屋二山,“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回他:“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少年时,读此文,深为愚公精神所感动.时至今日,愚公精神固然还感动着我,但他那处事的方法,窃以为不可取.
愚公之所以要移山,无非是那山挡了自家出入的路.于是,问题就出来了.问题有二:一是当初为何要在这建屋;一是为何只想到移山,想不到移家.
愚公年九十,那山乃开天辟地时就存在,显然不止九十年.傍山依水,择地而居,本是常识.天涯何处无芳草,哪里黄土不埋人,为啥就非要在这居住呢?假如,建屋一事乃愚公所为,他本就犯了错;假如,建屋一事乃愚公祖上所为,他祖上就犯了错.既是错,就该改.自己错了不改,是执迷不悟;守着祖上的错不改,是墨守成规.
愚公也意识到错了,只是他把这错怪在了这山上,而没落在自己身上.于是,他要移山,要用山的“错”,来证明自己或祖上的“对”.所以,他怪山挡路,不怪己建屋,来个“责山不责己”.
事实是清晰的.山是客观存在的,选择在此居住是主观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自然要受到惩罚.受到惩罚时,不重新审时度势,一味地主观行事,那必然是要受到更大的惩罚.
愚公移山到底愚不愚呢?我觉得,愚公很愚。
站在当时的立场来看,愚公把山移走,让大家获得方便,这一点是好的,当时的老百姓一定非常高兴。所以,愚公是不愚的。可是,那是在当时,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看,站在现在的角度来讨论这件事的话,那愚公一定是很愚!
站在现在的角度,愚公实际上还做了坏事。愚公那里四面环山,愚公要移山,那有山,山上就会有一些动物、植物!愚公把山移走了,那山上住的那些小动物住在哪里呢?小动物们不是无家可归,然后死了吗?如果,愚公移走的那座山上有一些已经活了几百年的参天大树,愚公把山移走了,他不是在破坏大自然,破坏这些大树吗?现在,很多人都在搜集活了很久的大树,愚公把山移走了,那上面的大树,怎么办呢?愚公私自把山移走了,破坏了这座山,如果愚公不把山移走,说不定现在,那座山就成为了一个名胜古迹呢!
愚公还是一个很自私的人。他自己想把大山移走,他还要管着他的子子孙孙一起把大山移走,不是浪费子子孙孙的前途吗?
愚公不只是一个很自私的人,还是一个不肯开动脑筋的人。愚公他当初,为什么非要把大山移走呢?他把大山移走,浪费自己的时间啊!虽然可以造福社会,但是,如果他在地下开一个隧道呢?挖一个隧道用的时间,一定比把大山移走的时间要少得多,还造福了后代,没有浪费后代的前途!
愚公这样做,真是不应该,应该受到谴责,不应该受到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