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比诸葛亮强在什么地方在三国时代,天下大乱,英雄辈出,刘备一枝独秀,割据一方,建立了蜀汉政权,当了皇帝。他从一个贩履织席为业的人到建立蜀汉政权,可谓天壤之别,他为什么能够成功呢?那是因为他卓越的领导才能。
提起刘备,很多人都觉得他没什么本事,甚至很窝囊,《三国志》记载刘备:不甚乐读书,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可见,他生活浪荡。很多人认为,刘备如果不是靠诸葛亮帮他打天下,他什么事都办不成。
其实,我觉得在很多方面,刘备都是很有能力的,在很多地方都超过了诸葛亮,仅仅在用人方面,他就比诸葛亮高明很多。因此,在早期,刘备手下人才济济,比如关张赵云,马超、黄忠、魏延、庞统、法正、马良等等,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愿意跟着他,为他效力。
刘备用人方面究竟哪里高明呢?比如,刘备在临死的时候,他嘱咐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诸葛亮不以为然,甚至是没看出来马谡的能力到底怎么样,水平如何,诸葛亮让马谡去守街亭,结果呢?马谡丢失街亭,导致诸葛亮前功尽弃,一败涂地。在用马谡的问题上,刘备诸葛亮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史书记载:刘备当了汉中王,欲用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对刘备说:“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刘备说:“吾自当解之。”遂让黄忠与关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吾自当解之”体现刘备在用人之道上,自信的很,强于诸葛亮。后来,关羽果然不服气,拒绝接受任命书,于是,刘备让费诗做特使,去关羽处传达任命书,费诗只一席话,关羽就老老实实地接受了任命,可见,刘备早在诸葛亮之前就胸有成竹了。
在用魏延时,刘备也表现了出了他的知人善任。刘备当汉中王时,准备用大将守汉中,汉中是军事要地,很多人都以为会用张飞,但是,刘备却选的是魏延,很多人都大为吃惊。刘备之所以选魏延,就是看准了魏延能担当重任,他当着群臣的面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后来事实证明,魏延当汉中太守是十分正确的,他在任时一直确保汉中无事。
刘备比诸葛亮知人善任,善于使用人才。比如,把魏延从部曲中提拔为大将,并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而事实证明魏延确实军事指挥能力出色。看见马忠能在需要的时候带来援兵,就知道马忠将来一定是个人才,后来马忠果然是蜀汉中后期大将,在镇守边疆,讨伐异族中屡立战功。而诸葛亮在用人方面就不行,不懂得培养人才,有时安排人士想当然,街亭之失,大多数人都怪马谡,但在征南时,证明马谡是优秀的参谋,诸葛亮为什么让一个优秀的参谋,去干前敌总指挥,而不让宿将魏延,吴懿,马岱等担任。所以说,刘备和诸葛亮比,优点就是会用人。
刘备未必比诸葛亮识人:虽然刘备比诸葛亮更能看清马谡“言过其实”,但在对关羽的任用上却是刘备在用人方面最大的败笔。最终蜀国基业尽丧,祸根无不从刘备暗示诸葛亮让关羽坐镇荆州时起。如果派赵云或黄忠甚至魏延总领荆州事,他们都会贯彻执行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战略方针,也就没有后来的失荆州、殁关羽、丧张飞,最后被东吴火烧连营七百里的惨败,又怎麽会“三家归晋”呢?
刘备仁慈,宽厚.善于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