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气预报的温度比实际感觉要低

2024-12-12 19:10:1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天气预报的温度比实际感觉要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温度的影响:天气预报中的温度通常只是大气层中气体的温度,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表示出人体对环境的冷暖感受。因此,虽然天气预报显示的温度可能较低,但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可能较高,因为人体需要考虑到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如湿度、风速等。
2. 湿度的影响:湿度是影响体感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相同的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例如,当相对湿度达到90%时,体感温度会比实际温度高出10度左右。
3. 风速的影响:风速也会对人的体感温度造成影响。一定的风速会使人感觉到空气在流动,身体散发出的热量都被吹离体表,即使温度较高,但仍会感觉比较干爽。例如,在有风的情况下,即使实际温度较高,人体感受到的温度也可能较低。
4. 卫星测量的误差:天气预报中的温度通常是通过气象卫星测量得到的。然而,卫星设备可能无法跟上快速变化的天气状况,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测量可能会出现误差。这种误差可能会导致天气预报的温度比实际感受到的温度更低。
因此,天气预报中的温度通常只是一种参考,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结合天气预报、气象因素和自己的感受来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应对措施。

回答2:

天气预报中的温度通常是通过气象观测站和气象模型等工具和技术进行测量和预测的。然而,实际感觉的温度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可能与预报的温度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天气预报温度与实际感觉温度不同的原因:

个人感受差异:不同的人对温度的感受可能存在差异。一些人可能对较低的温度更敏感,而另一些人则对较高的温度更敏感。因此,即使预报的温度与实际测量的温度相符,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地理和地形因素:天气预报通常提供的是某个地区的平均温度,而实际感受可能受到地理和地形因素的影响。例如,山区可能比平原地区更冷,而城市中心的热岛效应可能导致城市的温度相对较高。

天气条件:天气预报通常基于气象观测数据和模型预测,但天气条件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预报可能没有准确预测到局部的云层、风速、湿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对实际感受温度产生影响。

时间延迟:天气预报是提前预测的结果,可能存在时间延迟。因此,当你看到预报时,实际的天气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

总之,天气预报的温度是根据科学方法和数据进行预测的,但实际感受温度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与预报的温度有所不同。如果你对天气情况有特别关注,建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个人感受做出相应的调整。

回答3:

这个气象局测定的温度毛用没有,与实际温度体感温度相差甚远,不知道哪个沙币规定的,阴暗的想,可能是降低大家高低温焦虑,减少高温低温补贴(高低温法律规定要补贴)

回答4:

除空气温度外,对体感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依次为:阳光直射加温、气压、湿度、风速。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就是气压,对于某些地区影响严重,比如浙江、福建、江苏一代的副热带高压带,体感闷热或者透骨的寒冷。

回答5: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在植有草皮的观测场中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上测得的,由于温度表保持了良好的通风性并避免了阳光直接照射,因而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而人的体感温度会因空气湿度、风速大小、日晒、着装颜色、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湿度小、风速大、没有阳光直射都会让人感觉温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