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
可以用等差数列的思路来解这个题。
因为:1、3、5、7、9他们的公差为2
所以:(99-1)÷2+1=50,一共50个数字。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一项加上同一个数d的有限数列或无限数列,又叫算术数列,这个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扩展资料
等差数列必须符合以下性质:
等差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是前项和后项的算术平均数;
如果等差数列的公差是正数,则该等差数列是递增数列;
如果等差数列的公差是负数,则该数列是递减数列;
如果等差数列的公差等于零,则该数列是常数列。
对于一个数列al,a2,…,an,…,如果它的相邻两项之差a2-a1,a3-a2,…,an+1-an,…构成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则称数列{an}为二阶等差数列。
运用递归的方法可以依次定义各阶等差数列:对于数列{an},如果{an+1-an}是r阶等差数列,则称数列{an}是r+1阶等差数列。二阶或二阶以上的等差数列称为高阶等差数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等差数列
1+3+5+7+9+......+97+99中一共有50个数字。
因为从1到100总共有100个数字,其中奇数50个,偶数50个。题中加法为1~100以内的奇数相加,所以一共有50个数字。
并且该式子的头尾相加都等于100的有25对,所以这个式子的答案为1+3+5+7+9.....+97+99 =(1+99 )×50÷2=100×50÷2=2500。
扩展资料
高斯
高斯有一个很出名的故事: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小学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这一年,高斯9岁。
当高斯12岁时,已经开始怀疑元素几何学中的基础证明。当他16岁时,预测在欧氏几何之外必然会产生一门完全不同的几何学,即非欧几里德几何学。他导出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将其成功的运用在无穷级数,并发展了数学分析的理论。
18岁的高斯发现了质数分布定理和最小二乘法。在这些基础之上,高斯随后专注于曲面与曲线的计算,并成功得到高斯钟形曲线(正态分布曲线)。其函数被命名为标准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并在概率计算中大量使用。
在高斯19岁时,仅用尺规便构造出了17边形。并为流传了2000年的欧氏几何提供了自古希腊时代以来的第一次重要补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是问一共有多少个数吗?
这些就是100以内的单数,
单数双数各一半,
所以有100÷2=50个。
==
顺便,从1开始的连续单数相加,有个特点,总和恰好是个数的平方,
也就是1+3+5+……+99=50×50=2500
2500。
解析: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an=a1+(n-1)*d。首项a1=1,公差d=2。前n项和公式为:Sn=a1*n+[n*(n-1)*d]/2。
Sn=1*50+50*2*(50-1)/2
Sn=50+(5000-100)/2
Sn=50+2450
Sn=2500
答:1+3+5+7+9一直加到99等于2500。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an},公差为d,则an=a1+(n-1)d,这就是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
1、因为an=nd+(a1-d),所以等差数列的图像是横坐标为自然数列的同一条直线上一些分散的点,公差d的几何意义是该直线的斜率。
2、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还可由以下公式确定:an=am+(n-m)d,am+n=(mam-nan)/(m-n)。
3、等差数列{an}的公差d可由公式d=(an-am)/(n-m)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等差数列
一共50个数字。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