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猜词语
词语本身就是一个语言环境,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无疑为学生的书面语言发展,和语言的运用提供了场景。学生可以用一些动作或表情让他的对手来猜词语,接触多了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这些词语。这样学生全身器官都打开了,有助于她的记忆。
(2)成语接龙
中国的成语丰富多彩,每个成语都蕴含了一个生动的道理,可以让学生通过讲成语故事来提高它的口头表达能力。经过一段是的积累,我们就可以开展成语接龙,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看到它们之间的不平衡,形成你追我赶地学习氛围。
(3) 古诗擂台赛
课文中古诗图文并茂,让学生在两分钟预备铃时,进行背诵。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进行比赛:在半分钟内看那个同学背的古诗多
(4) 用词造句。
实践中我体会到,如果教材中安排用词造句和看图写话的内容,要求学生练习写提早阅读:一识字就开始阅读,尽早把识字与理解语言结合起来。如学了几个词后,就把这几个词连成句子让学生读。因为学生所学的是母语,母语的学习,与第二语言的学习不同,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母语的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研究表明,儿童在入学以前,已经通过家庭、社会、幼儿园等,掌握了近3000个口头词汇。入学后重在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并不需要像学英语那样要从单词学起。尽早地进入阅读阶段,可节省时间,提高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的效率。
(5)课外拓展
课外读物
学了拼音,学生就可以读带拼音的儿童读物。有短到长,从有拼音到无拼音。一年以后,相信不带拼音的儿童读物也能读。一些适合儿童读的少儿读物,大部分学生能拿起来就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普遍提高,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识的字,学生可根据拼音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这又增加了一部分识字量。
生活中识字
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让学生收集小区内的标语、动物的图片和名称、自己的档案卡等不断提高识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