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作文指导(五年级)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体现。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本文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素材的搜集,作文的训练方式、方法的指导,作文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指导,作文的批改、讲评等方面清楚地阐述作文教学中的见解。
关键词:作文兴趣 材料积累 训练方式 讲评激励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小学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方面基础如何,将影响学生一生。《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①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小学作文的培养目标及作文的重要性。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面对作文,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即使老师们想尽各种方法指导,但效果甚微,总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一提起作文,老师、学生都头疼。试想:师生都怕做、不乐意去做的事情,能做好吗?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学生对写作文缺乏信心,的兴趣不高,作文素材积累少,将现有的作文材料转换为作文的能力差。教师的要求过高、过急,作文脱离学生实际,作文练得少……鉴于这些原因,根据20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抓好作文教学,提高作文质量,重点应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②对于作文教学而言,没有比培养写作兴趣更重要的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乐意而为之,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开动脑筋思考,把自己的材料进行分析整合,提炼创作出好的作文。这一过程本来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如果学生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还没开始作文就害怕,不想做,不愿做。怎么能做好呢?为此,要搞好作文教学,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作文浓厚的兴趣。学生爱作文,喜欢作文,才会有写作文的欲望,才会有写好作文的信心。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从这几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扫除作文中的障碍。作文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写好作文并不难,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写好。就像贾志敏老师所说:“作文要有自信心 作文,就是写文章。 我们小朋友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围绕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既不神秘,更不可怕,只要打好基础,掌握规律,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人人都能写好作文。”③贾老师的这段话通俗易懂地概括了什么是作文及小学生作文的要求,这一要求是小学生能够达到的。如果小学生明白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围绕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那么,在学生心里,对作文就不再会有畏难情绪,教师再给适当的指导各鼓励,就会增强学生作文的信心,喜欢作文,爱作文。初进行作文教学时,我们还应多指导学生如何审题、选材,写些什么内容,哪些内容重点写、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如何开头、结尾等。凡是学生感到困难的都要指导到位,开始指导到位,培养好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利于学生以后以积极的态度去作文,对作文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造有趣的作文氛围。
让学生有加一些实践活动:如参观、出黑板报、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自己喜欢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积累素材,激发兴趣,活动后再把活动过程及感受写下来。由于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又亲身经历,有真切的感受,学生写起来就比较容易,趣味性也就增强了。还可以用讲故事、玩游戏的方式创设作文情境,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有趣的作文情境中,不仅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也增强了作文的趣味性。
3、指导学生把作文写成功,感受成功的愉悦。
学生作文要成功,首先,作文内容的确定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现有学习水平,目标不要太高,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其次,在作文的全过程中,从选材到成文,直至修改讲——每一个细节都要指导要到位。最好能做到单独指导。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能“引”,不能以教师的思维取代学生创作,要让学生体会到作文是自己写的,不是老师讲的。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三,作文成功后,要给学生鼓励,让他们总结成功的经验,明白,只要认真写,用心写,自己就能写好作文。
4、多给学生一些鼓励。老师的鼓励,是学生进行创作的动力。即使是教师微不足道的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对学生都是莫大的鼓舞,会给学生更多的作文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给予表扬的。这样才会给学生充足的写好作文的信心。
二、准确把握标准,循序渐进,精心指导
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是贯穿在小学各年级的教学中的,而不是中高段。有的老师可能会说,作文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其实不然,作文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只是在低年级不叫“作文”,叫“说话、写话”。在小学语文各学段的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每一学段都有相应的作文要求。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就要准确地把握各学段的作文标准,早起步,从一年级就开始抓作文的起步教育―—说话、写话 。在低段(1-2年级),作文教学主要是进行写话的训练,重点是用词造句的训练。教学要结合说话训练进行,低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只有用说的形式,才不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把心里想的内容表达出来。要培养学生用通顺的词句,有条理地把自己想说的话,清楚地表达出来。到了中年级(3-4年级),作文的教学是段的训练,过渡不要太急,学生刚刚能说通顺的话,要过渡到段,还要一个过程,教学指导应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连句成段上。教学依然要让学生多说,在说的基础上,把自己心里想的内容一层一层地说清楚。到高段才是篇的训练:教学的重点应是,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上。要让学生能围绕中心,选材,分层把内容写具体。
在整个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各学段的教学标准,不拔高,也不降低。循序渐进,恰如其分地给予指导,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④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材料来自于生活。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材料。小学生的生活圈子有限,主要是校园、家庭、学生群体交往等。作文素材的获取主要有以下渠道。
1、通过社会实践获取。
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注意观察自己看到的人和事,抓住它们的特点,并认真地反思,值得自己学习,给自己感受比较深的东西。记入自己的大脑,写入自己的日记,作为将来的作文材料。要让学生积极参加自己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家务劳动、班队活动、值日、参观活动等,通过亲身的感受体验生活,以后将这些材料写入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 。
2、通过阅读获取
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教师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对好的句段要仔细品味,朗诵,记忆,领悟文章好的写法。阅读指导得好,好的句段能潜移默化地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把好的写法用用于自己的作文。另外,在课外,要指导、鼓励学生阅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同步作文》、优秀的儿童读物,从中积累词句,吸取营养。收看优秀的儿童影视剧,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形成作文材料。读书的时候,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对材料进行提炼、取舍。这样的材料才能成为作文材料,用时才会得心应手。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要用笔记,还要用心记。
3.观察积累
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反复观察。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才能让学生自觉地观察,自觉地积累作文材料。指导时,老师要让学生做到: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要学会细心观察,多次观察。三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必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4.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老师可依据作文内容利用多种媒体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实验操作,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小实验、小制作等。让学生置身于有关作文的情境中,利于学生打开思路,激发学生创作欲望。这一途径获取的材料更利于学生作文。
四、结合实际,多形式,多练习。
作文的训练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样才利于学生选材,写起来才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作文的要求要接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太高学生够不着,不能达到目的,而且会增加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对作文失去兴趣。训练形式应多样化,形式太单一会让学生觉得乏味。除每单元的习作练习外,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及时地进行一些作文练习。如:学生进行一项有趣的文体活动后,教师可适时地让学生写活动。教学完《早》一文中三味书屋内的陈设后,教师可及时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写法按方位写一写自己的学校。这些作文由于学生刚刚经历过,学过,写起来比较容易。训练效果也要好得多。教师还可以作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形式进行训练。形式可以多样,但一定要注意质量,有内容可写时才练,练一个内容就要把它练好,不要流于形式,只强调数量,不注重质量。比如记“流水帐”式的日记不但没达到练的目的,还会加重学生负担,丧失作文的兴趣。
五、激励评价学生作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作文完成后,老师应及时批改,对每篇作文优点给予肯定,尽量少提缺点。习作讲评时,以鼓励为主,每篇习作的优点都要给予鼓励,优秀的作文作者大声朗读自己的佳作或同学交流读佳作。其它作文可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一读写得好的地方。在习作批改中,不管是“旁批”、“眉批”,还是“总批”,都以鼓励和引导为主。注意提高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有些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一看到学生的作文内容简单、语句不通顺或有抄袭嫌疑,便简单地批个 “阅”字。这样做不但抹杀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还会增添他们对作文的畏惧感,并导致学生不明白自己作文优点、问题何在,该如何写。对于这类作文与对待“佳作”一样,可实行“面批”,婉转地指出缺点不足对优点给予肯定,提出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才会对作文有信心,才会认真动脑筋写作文,不抄作文敷衍了事。保护学生作文的自信心,重点应放在这些作文写得差的学生身上,他们才最缺信心,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是不缺信心的。
总之,在作文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对作文有深厚的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写作。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学生才有内容可写。具备这两点,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多练习,作文的质量就会提高。作文教学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根据您的疑问,我们给出如下答复:您是一位很负责的家长吧,对于孩子写不好作文,这确实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呢. 笼统的说法是多阅读名著之类的书籍,但是我的看法和这不同.作为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让他(她)去学习名家的写作手法基本做不到,只能说拓展一些知识面.其实小孩子应当多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家长应当多带他去外面走走,去实践,这样才能积累素材.孩子写作文有时候并不是不懂得如何去写作文,而是无材可写的情况.小学的作文只要求表达出真情实感,那些过度华丽的修饰反而让人看了不舒服.您可以订购一些故事书或者是小学的文摘之类的书,让他去看看同龄人写的作文,学习其中的好处. 至于方法,最好教他如何去列作文提纲,不要提笔就写.等确定好了题材和大致的思路再动笔,最后是修改一下个别语句不通的地方,这对他有很大帮助.
询问孩子,他最爱哪本书,为什么呢,里面有哪些地方写得让他难忘的
我有一本《改变孩子一生的故事全集》,它是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的主编是滕刚,本书有十二辑,共有二百六十一个故事。第一辑: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第二辑:人是不可能被注定的;第三辑:撬开你的心门;第四辑:一个长跑冠军的“秘密武器”;第五辑:让心窗看到美景;第六辑:在危难中享受安然;第七辑:好运气缘何降临七次;第八辑:把心情加工了一下;第九辑:虽然错过春天,还将收获秋天;第十辑:人生因换车票而改变;第十一辑:脚比路长,只要你还在走。第十二辑:一次喝彩,改变了他的一生。
这本书我最喜欢的是第一辑的《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它反映出在我们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有理想的人,缺少的只是能将理想实现的人。当一棵草有了愿望,它就会开出一朵花儿;当一只蚌有了愿望,它会育出一棵珍珠;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它会成就一座城堡。当我们经过梦想的磨练与拼搏之后,我们也能让生命之蛹破茧而出,化蛹为蝶,绽放属于我们自己的五彩缤纷!
我喜欢《改变孩子一生的故事全集》这本书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它所采集的一个个睿智的故事;它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与心理活动都描写得惟妙惟肖。它不仅感动了我而且还教育了我: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爱自己、爱别人,学会自己做选择和做决定,学会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的帮助,学会自尊自爱,学会努力进取,把握自己的命运。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