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常因球后视神经炎、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病)、眶内肿瘤压迫、外伤、神经毒素等原因所致。这些病变发生在眼球后部。
2.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常见的有视乳头炎、视乳头水肿、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奎宁中毒、缺血性视乳头病变、青光眼等。
3.颅内病变
由颅内炎症,如结核性脑膜炎或视交叉蛛网膜炎可引起下行性视神经萎缩,如炎症蔓延至视乳头则可表现为继发性视神经萎缩。颅内肿瘤所产生的颅内压升高,可以引起视乳头水肿,然后形成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视力减退和视盘呈灰白色或苍白。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病损时可出现裂隙状或楔形缺损,前者变成较黑色,为视网膜色素层暴露;后者呈较红色,为脉络膜暴露。如果损害发生于视盘上下缘区,则更易识别,因该区神经纤维层特别增厚,如果病损远离视盘区,由于这些区域神经纤维导变薄,则不易发现。视盘周围伴有局灶性萎缩常提示神经纤维层有病变,乃神经纤维层在该区变薄所致。
虽然常用眼底镜检查即可发现,但用无赤光检眼镜和眼底照像较易检查。视盘小血管通常为9~10根,如果视神经萎缩,这些小血管数目将减少。同时尚可见视网膜动脉变细和狭窄、闭塞。
视神经萎缩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视盘境界清晰,生理凹陷及筛板可见;后者境界模糊,生理凹陷及筛板不可
见
(一)发病原因
一、由多种原因均可引起,常见有缺血、炎症、压迫、外伤和脱髓鞘疾病等如下:
1、颅内高压致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2、颅内炎症,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或视交叉蛛网膜炎
3、视网膜病变
(1)血管性,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阻塞,视神经本身的动脉硬化,正常营养血管紊乱、出血(消化道及子宫等)。缺血性疾病 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颈内动脉供血不足或阻塞、动脉硬化、高血压、巨细胞动脉炎、红斑狼疮、大量失血和低眼压性青光眼等。
(2)炎症 如视神经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及败血症等。
(3)青光眼后
(4)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或神经纤维的损害 如视网膜色素变性、严重的脉络膜视网膜变性、炎症及萎缩。
(5)Refsum病
(6)黑蒙性家族性痴呆
4、视神经炎和视神经病变
(1)血管性,如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2)视神经脱髓鞘疾病 如多发性硬化、弥散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等。
(3)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族的缺乏如严重营养不良、维生素B1缺乏病和恶性贫血等。
(4)中毒 如砷、铅、甲醇、奎宁、乙胺丁醇和烟草等的毒性损害
(4)带状疱疹
(6)梅毒性 晚期梅毒如脊髓结核及麻痹性痴呆。
5、压迫性所致
如颅内、眶内肿瘤或血管瘤的压迫,尤以垂体肿瘤对视交叉的压迫为视神经萎缩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肿瘤,包括脑膜瘤、颅咽管瘤、垂体腺瘤、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
骨骼疾病,包括Paget病、畸形性骨炎、颅骨狭窄病等
眶部肿瘤
6、外伤 视神经的直接损伤,如视神经的挫伤或撕脱。
7、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神经节苷脂病等
8、遗传性疾病 Leber病,小脑性共济失调,周围神经病变如Chareot-Marie-Tooth病
9、营养性视神经萎缩
应该是身体里缺少某种维生素或者是遗传造成的吧。
这个病不分年龄段
视神经萎缩是一种病理现象,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名称,视神经萎缩在老年人中发病比较高,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会出现一些退行性改变,这其中包括了视神经萎缩。视神经萎缩以后,会对老年人的视力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最后可以导致视神经萎缩失明。 比如颅内疾病、眼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外伤和代谢疾病,均会不同程度地诱发视神经萎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