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和红儿在庭院里抽陀螺,家人通报梁启超求见)
李鸿章:红儿啊,你不是老要见康党吗?他们可来了。我告诉你啊,他们可都是三头六臂,你怕不怕?
红儿:红儿……不怕。
梁启超:(走进后院)晚生梁启超,拜见中堂大人。
李鸿章:梁先生,幸会幸会。怎么康党也到了我广东?
梁启超:其实我们倒是常来常往,只是没有机会拜见中堂。
李鸿章:(对红儿)红儿啊,你看到了?
红儿:你骗人,哪有什么三头六臂呀。
(李鸿章大笑)
梁启超:这……
李鸿章:我这个红儿啊,一直嚷嚷着要见康党。
(三人都笑了,红儿去备茶)
李鸿章:我曾跟太后说过,我也是个康党。可我背了康党的恶名,却没有见过康党的恶人。我心里为此,一直耿耿于怀啊。
梁启超:那中堂大人今日可释然于怀了。
(两人在庭院里坐下谈话)
李鸿章:我这里可是龙潭虎穴呀。
梁启超:北京才是真正的龙潭虎穴吧。
李鸿章:梁先生有何见教?
梁启超:不敢当。但目前局势,中堂有上、中、下三策可以选择。
李鸿章:哦?你说说。
梁启超:乱世出英雄。晚生为大人计,摆脱朝廷,先拥两广自立,然后挥师北上,为亚洲创建一个君主立宪国。这就是上策。
(李鸿章沉默,梁启超紧紧盯着他)
李鸿章:嗯。那,谁来当你说的那个新皇帝呀?
梁启超:晚生在拜会大人前,现行拜会了香港总督卜力先生。他答应晚生,如果光绪皇帝对以他的名义所作的事情没有责任,那么英国政府对他在一定条件下继续进行统治,是不会反对的。
李鸿章:(惊疑)嗯?
梁启超:晚生还遇见了孙文先生。
李鸿章:孙文?
梁启超:他说曾去天津拜会过您。
李鸿章:就是那个满口革命的后生吧,记得。
梁启超:孙文先生说,倘若两广在中堂大人的策动下,率先独立。革命党就支持大人做PRESIDENT。
李鸿章:什么?
梁启超:请中堂大人,当总统。
李鸿章:(表情由愠怒转为无奈)谋反哪?(片刻沉默)那中策是什么呀?
梁启超:带领兵马,北上勤王。彻底剿灭义和团,以此与各国交好于前。
李鸿章:嗯,那你的下策,我就知道了。奉诏进京,跟八国联军谈判,投身虎口。呵,是这样吧,梁先生。
梁启超:中堂大人,晚生万没料到,中堂竟然还是摆脱不了这个下策。
李鸿章:(拍拍梁启超的肩膀)卓如啊,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
梁启超:晚生只是为中堂可惜。
(两人走进书房)
李鸿章:卓如啊,你这次来,是你老师的意思吧。
梁启超:晚生狂妄,自作主张。
李鸿章:你一定能自立门户。
梁启超:中堂大人,晚生还有一请。
李鸿章:哦,你说。
梁启超:晚生不才,原为中堂大人立传,请中堂允准。
李鸿章:立传?不树碑吗?
梁启超:晚生秉笔直书,绝非为了巴结中堂。
李鸿章:(笑了)红儿啊,我那些文牍履历刚收拾好了,你都拿来,交给梁先生。那些个东西呀,我活着都是宝贝,我若死了,废纸一堆。现在有卓如这样的大才子,为我作传,或许能入史传世,有益后人。老夫高兴啊。
梁启超:晚生荣幸。
摘自电视剧第25集。梁启超的上中下三策可见于他作的《李鸿章传》。但梁启超是否当面向他进言还待考,也许是编剧的发挥吧~~
“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应该是编剧借李鸿章之口抒发的感慨,也称得上全剧的点睛之笔。
给你原著里的 电视里的和下面差不多 只是换成梁启超亲来而已。
伍廷芳笑笑:“我倒没想怎样,但有一个人却给大人出主意来了。”�
李鸿章:“谁?”�
伍廷芳将信递过来:“梁启超。”�
李鸿章:“梁启超?他不是在海外和康有为闹翻了吗?又给我来什么信?”�
伍廷芳:“他了目前局势,给大人出了上、中、下三策!”�
李鸿章接过信:“说说。”�
伍廷芳:“他说,为大人计,目前有三种选择:摆脱朝廷,拥两广自立,为亚洲创建一个伟大的民主的新政体,这是上策;带领人马,勤王北上,彻底剿灭义和团,以此与各国交好于前,这是中策;按照朝廷的谕旨而入京与西方人谈判,投身虎口,这是下策。”�
李鸿章微露惊诧,说:“这个人可真敢想啊!你以为呢?”�
伍廷芳不假思索:“我以为大人会取其下策。”�
李鸿章点头道:“你知道我……”他沉吟中又有几分感慨说,“对梁启超这个所谓上策,他们是不知我的为人啊!我真要有什么打算的话,早就实行了,何必等到快八十岁了再来呢?至于中策……”他啜一口茶,说,“看起来似乎可行,但广东没有一个兵能够打仗。而且此举亦涉嫌疑,万一朝廷的大臣中有想暗害老夫的,给我加上一个称兵犯阙的罪名,那么,我这不是找死吗!……所以,我的确只有一条路好走,那就是单骑进京,与洋人议和。”�
伍廷芳:“不过,我看大人接到谕旨好几天了,却一点也没有要走的意思,又是为什么呢?”�
李鸿章:“我得拖拖看!洋人现在满脑子瓜分我国的念头,我得等他们冷下来再说!”
向他提出上,中,下三计,上为以李的声望,号令两广,脱清自立,建立君主立宪国,尊光绪为帝,中为率兵背上勤王,下为孤身上京,与列强谈判,但李鸿章任然执意选择下策,梁倍感失望,并希望替李做传,李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