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玉米并不叫玉米,因为它的穗像棒子,所以被形象的称为“棒子”(现在还有很多地方称“棒子”)。
玉米
玉米穗
而“玉米”这个名字和清末的慈禧老佛爷有关。
当时,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挟光绪皇帝仓皇出逃。一天傍晚,慈禧一行人到了一个村庄,饥肠辘辘。迎接的人就先煮了鲜玉米给慈禧、光绪还有大臣们吃。附近的村民也送来了刚蒸熟的玉米面窝头。
慈禧吃了窝头觉得特别香,就问这是用什么做的。下面的人告诉她,说这是用棒子做的。慈禧听了后说,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要叫“棒子”这样的名字。于是,慈禧就改了个名字叫“御米”。“御米”就是御用之米的意思。
后来,传着传着,“御米”就变成了“玉米”。
——以上内容摘自米莱童书《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
可以说任何事情的产生都有其历史的根源
玉米对于中国不可否认的贡献就在于其惊人的产量挽救了中国的人口,在明清之前,中国人口并没有显著增长。
对于广大人民来说,玉米就如同春雨一般,久违的雨水被称为“甘露”,那救济的食粮自然就称之为“玉米”啦。(土豆可能会有点意见……)
同理,观音土也应当是因为如此被称为观音土。
玉米,俗名也叫包谷,意为被包着的五谷,普通话称玉米。
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玉米(拉丁学名: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因为颜色和光泽确实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