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爱人》剧情很是扑朔迷离,到底怎样才能看懂这部电影?

2024-11-21 00:41: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消失的爱人》由曾经导演过《搏击俱乐部》《七宗罪》《十二宫》等悬疑电影的著名导演大卫芬奇执导。大卫芬奇特别擅长拍摄悬疑片,一流的营造氛围大师。1995年的《七宗罪》让他名声大噪。2014年,芬奇将吉莉安·弗琳同名小说改编成电影搬上大银幕,裴春华的冷血式表演至今让观众过目不忘不寒而栗。

如何才能看懂《消失的爱人》?普通观众的观念里“夫妻关系”应该是相濡以沫互相搀扶,你为我好我为你好如胶似漆。但是电影则展现了婚姻的阴暗面,告诉观众剥离了“爱情”的婚姻有多恐怖,这层关系很可能只是的搭伙过日子,互相利用。观众只要能从婚姻的美好幻想中走出来其实看懂该片不是什么难事。你只要相信,裴春华饰演的妻子,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陷害出轨丈夫和保全自己的报复就很容易了解人物动机。

简单梳理一下故事脉络:

女主在结婚五周年纪念日早上消失,男主以为女主被害于是报警,结果警察在勘察现场时发现,男主家中有女主血迹,并有女主留下的早收男主暴力的日记佐证。男主一时间难以洗刷清白。事实上女主一早发现男主出轨,于是不露声色地制定报复计划,在结婚纪念日这天全面展开。女主一边在度假假装失踪一边看着电视里男主被调查的窘境,心理大悦。但是一个小意外改变了女主的计划,女主被两个混混抢劫,身无分文的她向前男友求助,想不打前男友是个变态,女主假装被强奸一手正当防卫反杀了前男友。满身血污跑回家跟男主讲述被人绑架的经历。

回答2:

怎么样才能看懂《消失的爱人》?

看了这个片名我就觉得很感兴趣。我想起了我越来越无法喜欢的匡老师无病呻吟的诗歌。一个不用再去致力生活的人,是无法写出动人的诗歌的,因为没有了苦难,没有了泪水,这样的文字写出来也变得轻飘飘,毫无分量。

果不其然,电影很精彩。女主艾米是一个漂亮的有才华的作家,是美国大众心中的甜心。她没有按照门当户对的标准去选择高富帅,而是选择了一个从乡下蜜里州来的,让她有一个瞬间感觉到无聊到有趣的另一个穷作家耐克。有那么一瞬间,她被他的放松,幽默,天真质朴而吸引,他们甚至可以说是闪婚了。

当然我在此处理解了一个有着无数名校光环的高知女神,放松,幽默,天真质朴这些特质对她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甚至连无聊也算!在我们平常高压紧张,尔虞我诈的现实中,幽默,天真质朴这些东西几乎销声匿迹了。所以被吸引难道不可以?而爱情本身是一场高难度的寻找,寻找那个像我们自己的人,用晚上走夜路想去撞鬼一样的几率去寻找爱情。毫无疑问,鬼没有,爱情也没有。而爱情又像是一场花开,你见过那朵花的美妙,你采过那朵花的甜蜜,那朵花就凋谢了。它漫长的凋谢过程就是它在婚姻中的样子,而一朵花的复活,天知道有没有可能呢?

短暂的甜蜜以后,婚姻就开始暴露它的真面目。他们相爱相杀,他们想用婚姻制限对方。但是带着原生家庭气息长大的人,其性格已经完成,无论想用任何一种关系来改变已定型的性格,基本都是悲剧收场。

美国甜心女主艾米同样不例外,尽管她有女神的诸多光环带在头上,但婚姻不吃这一套。艾米用笔创造了一个完美的神奇艾米,她笔下的神奇的艾米才是她心中理想的自己,才是美国人心中的甜心,而生活真相里的艾米呢?被家暴,丈夫出轨,丈夫不要孩子,还有,两个被无聊的有趣吸引的人怎么能没有经济危机?当婚姻拿走我们作为一个人存在的资本,比如金钱,尊严,骄傲,女主艾米这个高知份子策划了一场自我谋杀而嫁祸于丈夫的蠢事。

她要反抗,她要报复,她不甘心,这又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在婚姻中的样子?总是一副毫不示弱的样子。当然,无论多么完美的谋划,终究是谋划,必然漏洞百出,必然会失败,就像被我们反抗过的生活,一如既往的操蛋。

当初吸引艾米的是耐克的轻松,幽默。但是,不好意思,旷日持久的婚姻也不吃这一套。现实慢慢的肢解了这些词的本来意思。当初情人眼里的西施,慢慢的变成了东施。当初的天真质朴变成短视无知,当初的放松幽默变成了懒散,好逸恶劳,贫嘴狡辩。当初的深情款款变成了家暴出轨。我们企图改变控制婚姻中的另一半,但又害怕自己被改变被控制。

其实啊,如果可以,谁不想与心中和谐的人和谐的生活的重叠着?当然,影片在经过了艾米谋划了血淋淋的自我谋杀,谋杀前任,最后又回归家庭,她还是没能找回自我,而是像个演员一样,用表面看起来正常的生活状态掩盖了生活的依旧不正常。而这正是我的震惊处,因为影片最后一句说,这就是婚姻!这怎么不让人对婚姻彻头彻尾的绝望啊。

当然,一部豆瓣的高分电影,带给我们的思考点远不止这些,我再稍微罗列一下,看看哪点恰巧击中我们的神经。

第一,首先艾米作为哈佛名校出来的高材生,美国大众心中的甜心,她其实已经为盛名所累,她也不喜欢自己甚至可以说,在选择婚姻的时候她在跟自己较劲。我就偏不选高富帅,我就偏不选精英男。看看会是什么结果?也就是说,从一个天真烂漫喜欢绘画写作的女孩变成一个带着神经质的心理严重变态的女神,到底在家庭的教育中和学校的教育中有着怎样的缺失?而今天,我们所有人联手丧心病狂的朝着名校的方向奔去,就算最后到站了,有没有想过这个孩子身心疲惫,已经失去了正常生活,追求幸福的能力?

第二,艾米在自己遭遇抢劫不敢报警,走投无路只能夜宿汽车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向自己的父母求助?而是去找曾经被自己拒绝过的前男友?从这一点说,我们的潜意识里,是不是都有备胎心理?希望这个世界半数以上的异性的都喜欢自己,满足一个人爱情的虚荣心。能有很多爱情的备胎,恨不得都是万年备胎才好,可以随时作为工具拿来为自己的生活所用?还有,亲情关系到底疏离到什么程度才会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也不愿意求助?我总想着这些人心灵是坚硬怪异的。但凡有一点柔软度,谁不是先飞奔着到父母的身边?那里才是世界上最安全最温暖的地方。

第三,艾米的择偶态度。作为一个名誉双收的,集各种光环一身的高知女神,她的择偶态度是任性的。不要三观一致,不要物质基础,就因为在某个瞬间这个人让她觉得放松,安逸,说话幽默有趣而已!我们常说,我喜欢你有钱,是因为我自己也想有钱,我喜欢你自信,是因为我也想自信,每个人去羡慕别人的,一定是自己所缺少的。众目睽睽之下的我们到底缺什么,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艾米没办法放松,没办法安逸,甚至学了那么多搞脑子的知识以后,再也没办法天真质朴,但她的潜意识里她又希望自己可以轻松安逸,可以天真质朴的去生活。当我们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时候,得到的从来不是落空吗?何况耐克身上的这种轻松幽默天真质朴未经考究,事实是婚后出轨家暴都暴露了他也是一个生活的伪装者。

最后一点,当艾米遭遇变态前男友的囚禁的时候,她积极的想办法脱困,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在床上杀了他,最后脱困解救了自己。最近的滴滴事件死者尸骨未寒,当一个女性遭遇强暴的时候,到底是斗智斗勇保命要紧还是死命反抗守护自己的贞洁?我的想法是保命要紧,只有保住自己的命,你的人生才有无限的可能!比如亲手把作恶多端的人送进去,让作恶的得到惩罚!正如艾米在影片中的一句台词,我又没犯错,为什么我要去死?死的应该是他!是的,死有余辜的应该是坏人,所有的好人都要留下来,想尽办法留下来。不顾一切留下来,这生命,值得你活一次。

我曾经读过一句话说,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上帝会让你付出代价!但最后,这个完整的自己,就是上帝付给你的利息。也就是说,无论婚姻多么可怕,我们最大的敌人仍然是我们自己,我们要学习做什么,也要决定不做什么,我们既要学会把自己制限在自己生活的框架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又要学会给自己松绑。当然,无论如何理性安静,这仍是一部让我看来忧伤的电影。因为生活不断地在失去,失去重要的东西,收获一些毫无意义的生活残渣,而这正是大部分人生活的真相。

消失的爱人,遗失的美好,转瞬之间,倏而一生。

回答3:

一个原本活在聚光灯下的美国的国民梦想女孩艾米,选择了一个往她嘴上抹糖,三两句话就能带给她刺激和心动感的尼克。

艾米曾经受过感情的伤害,也伤害过别人的感情,作为一个高傲和智慧双属性加身的她曾经采取极其极端的方式处理她的感情,到了尼克这里也是一样。随着无聊的婚姻生活的推进,艾米渐渐发现尼克没有曾经那么爱她了,他开始渐渐疏远自己,出席一些并不需要艾米参加的聚会,说一些艾米并不了解的话……时代变化,时至美国的金融危机,两人陷入财政窘境,他们更加地疏远彼此,除了性似乎生活再也没有任何交集。

直到艾米偶然发现,尼克在用同样的嘴上抹糖霜的方式“勾引”着他的风骚女学生。艾米彻底绝望了,尼克这是在一刀一刀地杀了她,一切本不该是这样的。于是艾米选择了报复。

她精心策划了一场“凶杀案”,制造了大量尼克转移艾米的资产以及提高保险单保额的证据,并且伪装怀孕激起傻瓜邻居对于自己曾遭到“家暴”的同情,伪造大量的“受虐”日记,藏在一个所谓“隐蔽”的地方而且还呈现出一种只烧掉一半的似乎遭到“毁灭证据”的假象,最后,给自己一次次放血,铺盖到整个房间里然后擦掉保证血液反应……完美。

这场几近完美的伪造“谋杀案”成功帮助艾米脱胎换骨、尼克沦落成杀人犯成为众人讨伐的焦点。但当尼克与妹妹整理证据时发现一切都是艾米搞的鬼时,决定在电视公开向艾米告白求她回来。此时的艾米正因被人打劫躲在自己的前男友家里,看到电视里真情涌动的尼克仿佛她看到了多年前的爱情,于是狠心又安排了一场前男友强暴自己的假象,如同浴血的战士一般在舆论压迫下重归尼克身边。

面对警察对于这件案子前后无法衔接的逻辑问题,艾米都以精神恍惚为由糊弄过去,只因当时大众舆论的导向已经成功被艾米操控,案情的真相也成功被掩埋了。艾米回到尼克身边后,不允许他再出轨,两人继续过生活,但尼克则认为她疯了想要揭发真相。熟于公众人心的艾米警告他,没有人会相信他的话,如果他此时出去胡说八道,一边看着浴血奋战的妻子,一边看着出轨要逃脱责任的丈夫,凡是有点公德的舆论都会杀死他。

尼克完全崩溃了,这样虚伪的爱情和婚姻是他自己想要的吗?是艾米想要的吗?所以他才会想问:“你到底在想些什么?”

回答4:

先来看看电影简介:

电影《消失的爱人》改编自美国女作家Gillian Flynn的同名小说。故事始于妻子Amy离奇失踪,而身为丈夫的Nick却成为这起失踪案的主要嫌疑人。随着剧情一步步的推进,真相从编织的谎言与骗局中逐渐浮出水面。该片荣获第18届好莱坞电影奖的最佳影片和编剧奖,通过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和出人意料的反转,尖锐的阐述人性、婚姻以及社会舆论的阴暗。

先简单的来说吧!其实《消失的爱人》这个故事,就是美国当代社会的一个真实写照。其实电影主要是在讲婚姻。婚姻的残酷真相。所有的互相折磨、怨怼愤懑、不共戴天、非要争个你死我活,都是两人相处的残酷真相。人类的弱点便是,既无法永远融融其乐地生活,又不愿为自由孤独终老。婚姻的常态就是自由与陪伴之间的游移不定和相互妥协。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部好片子。非常值得一看。如果还是没看懂的,相信你多看几遍,就会懂了。(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回答5:

题主的问题是“为什么看不明白?这部电影要表达什么?”,我先回答后半部分,相信前半部分自然也会得到解答。

你为什么看不懂?你自己就是答案,你和我(我和其他人)这样的关系就是芬奇在这部电影里表达的核心:由人和人之间宿命式的误解产生的哥特元素。

这些哥特元素借着电影中以下几个(组)角色产生的误解而表达:
1.善良群众的对男主角的声讨(误解)。
2.男女爱人之间对于关系和彼此的误解。
包含着这四个使人思考善与恶的场景的外壳,是一个精彩的黑色故事——阴险变态的妻子伪造谋杀,陷害头脑简单的丈夫,在丈夫在律师和妹妹的帮助下眼看就要自救成功时,变态的妻子又通过杀死另一个人的方式回到了丈夫身边,并通过同样变态的舆论将丈夫锁在了家中,最后,丈夫被迫得跟陷害自己谋杀的人以夫妻之名共居一室,并养儿育女。
在这个故事中间,还出现了理智正义的当地女警察,览尽人世变态的纽约律师,正义但少根筋的当地男警察等角色,但他们更多地是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并没有表达什么深意,如果硬说有的话,那个律师表现了以纽约人为代表的现代人对恶行的愈发习以为常,不过这一点的表达更多地是通过恶意的媒体和反智的群众。
既然说哥特元素是这部电影要表达的,善良的题主没看懂的可能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哥特元素是什么,哥特元素多用在恐怖片中,如吸血鬼啦、狼人啦、blablabla,都可以说是哥特元素,
如这样
但我们讨论这部电影与传统的哥特不同,这是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恶魔的一角”,是人性的恶在社会规范畸化下钻出的一小截,这类的哥特元素以人性不经意间的异化为代表,你想想看,比起逃窜在外的食人魔杀手取人内脏掏食而尽,突然发现自己妈妈是食人魔,冰箱里全是切好块的人尸体是不是更恐怖?善与恶界限的模糊,来自我们comfort zone的危险,这就是这部电影要哥特元素的特点。
解决了哥特元素是什么,再来看一看这部电影的哥特元素是如何表现的,按照我前面提出来的两点。
一.群体对个人的误解
群体与个人的命题一直是黑色元素借用的偏爱,《迷雾》中的邪教、《伊甸湖》中的村落、《让子弹飞》中剖腹的六爷、《活埋》中主角切下自己手指等等等等,都可以说是从黑色的角度表达了萨特所说过的“他人即地狱”的思想,但在电影中,关于这一主题往往不是对于存在和本质的讨论,而更倾向于表达受社会中群体压力胁迫的人意志的扭曲与背叛,这个从不想打仗的士兵、不想上学的学生都可以看出例子,为了赢得他人的理解(这一点在社会中必不可少),必然作出自身价值观的宣言,而这一宣言无可避免的是以普世价值观为基础的(让你不被社会排斥),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必然产生分裂和迷失,如士兵不想打仗却宣誓勇猛、强奸犯意犹未尽却假装忏悔等,当你被迫撒谎时,你心里是否总是有个声音“哎呀我就是说着玩”来安慰自己好让自己觉得自我并没有迷失?可是,当被迫的程度逐步加深,士兵为了不相信的事而活生生的杀死了一个人,强奸犯因为忏悔的太真而被选举为邻里领袖,战友们围着士兵为他杀人而庆祝,邻居们围着强奸犯赞颂着他的(不存在的)优秀品德,这时他们的心里还能通过自我安慰的声音保持对自我(不爱杀人的士兵和想作恶的强奸犯)的坚守吗?这就是群体压力对个人意志的扭曲,在这其中产生的分裂(想象士兵与强奸犯独处时的思考),不可避免的产生“我还是我吗?”的疑问,群体给个人安装的身份的逐渐牢固,相应的就是个人对自我扭曲的程度越来越高、表演的难度越来越大,最后就是自我被群体的抹杀,六爷为了实现观众给他安加的“没多吃凉粉的六爷”形象而剖了自己的腹,电影中尼克为了电视上看起来是(观众想要他成为的)好男人而对陷害自己的女人说了我爱你,这是群体对于个人暴力的误解和其中产生的被迫的扭曲,这就是哥特元素产生的地方。
群体对谎言的迷恋和媒体的武器性——这就是《消失的爱人》想要关于媒体和群众想要表达的。
群体的对谎言的迷恋,电影中34和54分钟的两场戏(志愿者中心和守夜)最能体现,守夜是为了找回Amy,真能通过这样找到吗?不大可能。可以看到,集会者印制了统一的T恤,拿着统一的道具,布置了舞台现场,他们不是为了行为的有效(找到Amy),而是为了形式的完整(编织谎言),换言之,这是为了自我角色的实现(我在找Amy,我在道德上正确),这些人不仅每个人给自己划定了角色,还给别人也划定了角色。另一边,在从志愿者中心出来后,尼克的微笑遭人诟病,为什么千口一词的说他不能笑?因为人们觉得他不应该笑,这一点守夜戏中也有体现,当尼克在台上讲关于找寻妻子的套话(谎言),台下的群众又因为尼克表演出和自己期望的角色一样的行为而感到欣慰,这就是群体对于公认谎言的信奉,每个人都习以为常的扭曲自己的意志的接近道德观(当然我承认这是必须的),在中间因为扭曲而漏出来的一点点恶意,就是哥特元素的地盘,这也是变态的女主角对于爱情观的一面,不过我们后面再讲。
媒体的武器性,这在电影1小时40分钟时在酒店排练的场景明显的表达出来,尼克接受了来自纽约律师的建议,答应上脱口秀撒谎,此时就是这个角色由“单纯的受害者”转变为“上道的复仇者”的变化关头,纽约的律师将脱口秀视为武器,谎言视为子弹,真相在他口中从来不重要,关于真相他只有口头上的感叹,按理说,媒体和新闻应该是假象的破除者和这种骗子的敌人,但事实相反,群众对虚伪道德形象的热爱成为了律师这类人利用的通道,媒体不是树立正确的形象去纠正群众的行为,而是发掘出群众希望树立起来的虚伪形象继而模仿,电影中,在机场的电视上出现主持人刻意营造的兄妹乱伦情节,这何尝不是因为观众想看的就是这些东西(而不是因为这是真相),正如《夜行者》里的台词,“他们想要血腥,不想要真相。”,于是深知观众喜好的律师这类人便可以将媒体当做自己的武器,他知道观众想看什么,大家的预期是什么——丈夫露出自己真诚的一面,诚恳认错。这样,真相自然就不值一提了,在电影中的酒店房间里,尼克的背后是百老汇式的大灯泡化妆镜,通过这讽刺的场景将新闻和表演并列成对比,这样类似表演充满谎言的媒体环境正是来自我们每个人的对于虚伪道德形象的期许,我们的无知更需要认可,我们的偏见更容易迎合,我们倾向于用自己的误解去声讨某个不遵守我们道德教义的叛徒来捍卫自己的道德形象,而反之,个人也会轻易地被群体的意见扭曲(尼克学会骗人),真相和人性在群体与个人的不适中被扭曲,这就是电影中要表达的关于群体的哥特元素。
二.性别之间的误解
这一点应该是《消失的爱人》的表达核心,即男人和女人对于爱情的不同看法,Amy为什么要虚构一个家暴的老公?从故事角度来说,这是为了她能陷害到尼克,如果从一个女性来看呢?
从Amy与女罪犯的几场戏可以看出来,首先在泳池边,女罪犯问她是这样被老公虐待啦、还是那样被老公欺负啦、还是怎么怎么,语句中透露着女性对于自己弱势地位的揶揄(也就是对男性某种程度上的体谅),此时从Amy僵硬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偏激者对于乐观言谈的无所适从,紧接着后面一场戏,电视中放着Amy骄傲的战绩,此时女罪犯却说“这就是个富家小姐被渣男玩了的故事而已”(这其中也是包含着对男女关系宿命缺陷的容忍),这不可以不说是一语中的,一下将Amy所做的一切一切摆到一个滑稽的位置上,她精密的复仇,为的只是一个别人可以坦然接受的一点小事,这让她看到了自己偏激者的真实一面,而真实,是Amy最不愿意接受的。
(此时Amy竟小气作出到往别人饮料里吐痰这样下作的行为,到底谁才是中西部没经过教育的人,令人莞尔。)
这就是Amy会做出这样事情的原因:她想要理想的婚姻,当现实出现裂缝时,她选择逃避,用虚假去掩盖过去,接着去寻找下一段童话般开始的爱情,她只想要爱情的甜蜜而不想负担成熟关系的责任,而实际上,爱情中的甜蜜褪去瑕疵显现又是经常出现的。
没有像其他女人(女劫匪)一样选择母性的谅解,Amy选择了变态的复仇和逃避,将爱轻易的变成了另一极端的仇恨,Amy对于男女关系的误解(男女必须永远相爱),最终使她做出了合理而又疯狂的行为,对女人来说,这好像没什么不合理,而对男人来说,这简直是恐怖,爱和恨的界限在误解的催化下模糊,这就是电影要表达的爱情中令人可怖的哥特元素(想象你被自己女/男朋友杀死)。
三.电影中的善意
不过以上的一切并不代表电影里没有好人,牛逼的地方正在于:这部电影里的好人在做坏事,而做了唯一一件好事的,是两个坏人(我相信也有男同胞看到Amy被抢劫感到扬眉吐气?),女罪犯的言谈中充满着人性光辉(谅解、幽默),她最后爱上男罪犯也体现着爱情最初的美好,爱情不就是两个人产生同感和同情而互相扶持成长吗?另一个很明显的真善美的地方就表现在妹妹对尼克不变的支持,由始至终简单而坚固的兄妹之情,那句“我当然站在你这边!我们出生前就是一边了。”可以看成是这个表达的高潮。
相信回答到这里题主应该大致明白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是什么了,即哥特元素为氛围,黑色故事为框架,从男和女、群体个人中间出现的误解中提炼出恐怖的细节引人思考的地方,再加上影响不了故事黑色的善良细节。
这部电影剧情结构新颖又惊险,演员的表演(尤其是女主角)也惟妙惟肖,不过这不属于题主的问题,就不多说了。
至于你为什么看不懂,我姑且猜你是太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