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六集《四十不惑》

2024-12-21 08:30:4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孔子说:“四十不惑”按一般人的理解,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很多风雨,确实对很多事情都应该“门儿清”,该知道的应该都知道了。但是我们在一本叫《列子》的经典中却看到了两个小孩向孔子请教问题,孔子答不上的情况。孔子既然也有张口结舌的时候,那他为什么还要说,四十不惑?他也有迷惑的事情,但他偏要这样说,他是什么意思呢?上海电视大学教授鲍鹏山老师继续为您讲述《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六集《四十不惑》。

在上一讲我们讲到孔子到了齐国,见到了齐景公,还有齐国的国相晏婴。齐景公确实有点不像话,齐景公喜欢声色狗马,生活奢靡,经常胡闹,淘气,所以孔子就觉得这个国君做得实在不像国君的样子,缺少国君应该有的庄重,威严,缺少国君应该有的相应的道德品质。有一次,齐景公问孔子怎么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孔子回答了几个字,非常精彩
这句话实际上有两种理解,两种解释。一种就是按照字面来解读,国君做得像国君的样子,臣子做得像臣子的样子,父亲做得像父亲的样子,儿子做得像儿子的样子,这样理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知道古汉语往往非常简略,它往往会省略一些承接关系,所以这个的句子还可以这样理解,有前后的一个因果关系。首先你国君要做得像国君的样子,国君做好在前,臣子做好在后,父亲首先尽到做父亲的责任,然后才能有资格要求子女将来孝顺,我觉得这样理解孔子的话可能更准确些,因为孔子确实在很多地方一直强调强者的道德,而不是强调弱者的道德,他总认为在上着应该做得更好,然后才有资格要求下面的人做得好。所以说,孔子对齐景公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实际上是希望你齐景公首先要做得像国君的样子,然后你才有资格要求臣下对你好。可是齐景公一听孔子这句话,他很高兴。为什么呢?他从有利于自己的这一方面来理解。他把“君君”这个很容易跳过去,他想到了“臣臣”,臣臣做得像臣臣的样子。所以说,人往往是接受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齐景公就是这样。因此孔子对齐景公的印象不好,但是齐景公对孔子的印象倒是相当的好。我们说这个齐景公也有他可爱的地方,他淘气,天天冒傻气,天天胡来,但是他有自己淳朴的一面,有他憨厚的一面。他对孔子很欣赏,甚至准备把齐国的一块土地分封给孔子,可是却遭到了一个人的反对,这个人是谁呢?我们绝对想不到,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晏子,晏婴。孔子对晏婴的印象是相当好的,但晏婴对孔子的印象就不好,所以这是很奇怪的。晏子去世的以后,孔子说过一句话,说晏子这个人
很善于和别人打交道,你跟他打交道的时间越长,你越敬重他,孔子对晏婴的印象非常好。当然晏婴也确实是那个时代非常贤明的一个国相,但偏偏晏婴对孔子的印象不好。所以当齐景公准备把一块土地分封给孔子的时候,晏婴首先起来反对。他说像孔子这样的儒家能言善辩,这种人不是法律能够管得住的,他们又傲慢自大,这也不是一个做下属的一个好人才。而且他们将就厚葬,靡费钱财,所以这个也不能成为齐国的风俗,因为晏婴这个人讲节俭。而且他们周游列国追求做官,这样的人也不大靠得住啊!他跟齐景公讲了这么多儒家的坏话,实际上晏婴在这个地方讲的这些东西确实是那个时代一般儒者的基本特点。就在孔子之前,甚至在孔子的同时期,一般儒者给别人的印象就是这样。知识琐碎,礼节很繁琐,然后又能言善辩,周游列国求仕,确实如此。所以儒家的整体形象并不好。但是晏婴没有明白什么呢?孔子的儒者已经是新儒者了,不一样了,晏婴大概是老了,所以他对经过孔子改造的这样的儒家可能不大了解,所以他只有老印象。但是晏婴既然反对,那么齐景公也就不好说什么,因为齐景公很听晏婴的话,所以孔子在齐国遭到了晏子的反对。从此以后齐景公对孔子也就比较冷淡,甚至到最后暗示孔子,我老了,不能再用你了。孔子在齐国也就待不下去了,所以这是孔子的悲剧之一吧!

孔子就只好离开齐国,回到自己的祖国鲁国。据说这次离开齐国还走得非常急,有人说可能碰到了紧急情况,说齐国的一些大夫要谋害孔子,这个事情因为没有具体的历史证据,也不知道齐国的大夫为什么要谋害孔子,这个事情已经成了历史悬案,我们就不管它了。总之孔子三十五岁到齐国,在齐国待了一年多的时间又回到了鲁国,时年三十七岁。

画外音:孔子三十七岁回到鲁国后以待就是十四年,这期间他经历了人生的重要阶段,就是“四十不惑”。那么这个“四十不惑”是什么意思?是说他到了四十岁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会迷惑吗?

孔子从三十七岁到鲁国一直到五十岁开始出来做官,这个中间整整十四年。孔子一生有两个十四年,这是第一个十四年。还有一个十四年就是孔子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周游列国,也是十四年。此时孔子三十七岁了,已经逐渐地走向了他的不惑之年,那么什么叫不惑?你不要理解为孔子到了四十岁了,什么都不迷惑了,什么都知道了,什么都懂了,什么只是都难不倒他了。显然不是这样,一个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因为世界是无限的。每一个人的知识不可能做到什么都知道,那么孔子的不惑是指什么?
孔子比我们高明并不是因为他的知识比我们多,而是因为他的判断力比我们高。一个人的境界,一个人所能达到的人生高度也不是看他的知识面有多大,而是取决于他的认识能力有多强,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知识不在于它有多大的宽度,而是在于他能够达到的高度,以及它能够深入的深度,我们理解所谓的“四十不惑”
有两个意思:第一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我知道自己这一辈子该干什么了,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也不会在动摇了,这是不惑的第一个内容。

还有第二点,对这个世界上林林总总,光怪陆离的各种现象能够做出价值判断,判断它的是非,善恶,美丑,这是非常重要的。

再重复一遍,我们说孔子之所以比我们高,绝不是因为他知识比我们多。今天我们随便找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初中毕业生,他的知识总量都会超过孔子,你相不相信,我们今天的初中毕业生有很多的知识孔子根本不知道,但是你能说今天的初中毕业生比孔子还厉害吗,比孔子素质高吗?所以说一个人的境界不在于你知识的多少,而是你判断力的强弱。学知识的目的不是要增加一大堆死知识,要通过知识提高判断力。什么叫判断力?主要是指价值判断力。什么叫价值判断力?就是你知道美丑,知道善恶,知道是非,知道什么事是对的,什么事是错的,知道我们应该支持什么,应该反对什么。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能力,这是人最重要的素质,孔子比我们高就高在这里。当然在那个时代孔子具有很多的知识,孔子算是很有知识的人了。孔子在生前就已经被人称之为圣人了。而那个时候人们认为的圣人是什么,就是知识特别多的人。在那个时代孔子被人看作是一个百事通的角色,只要别人碰到一些疑难问题就问孔子,这实际上也给孔子造成了很大压力。我们知道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当然历史典籍记载孔子有很多地方确实是懂的。有很多人拿一些古怪问题问孔子,孔子都能回答,且回答得非常好,让人很佩服。《孔子家语》里有很多故事可以说明孔子是知道很多东西的。

画外音:四十岁的孔子在当时快成了“百科全书”,人们有不懂的问题都来向他请教。可是在一本叫《列子》的经典上却记载了孔子竟然回答不出两个小孩子的简单问题,那么孔子凭什么要说“四十不惑”呢?

有一本书叫《列子》记载了一件事,两小儿辩日。有两个小孩在争论到底是太阳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其中一个小孩说,太阳早晨离我们近。为什么呢?早晨看到的太阳很大,像车盖一样,中午看到的太阳很小,像个盘子。一般的经验告诉我们离我们近的东西看起来要大,离我们远的东西看起来要小,所以太阳应该早晨离我们近。这是一个小孩的观点,他根据经验来做判断,应该说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可另一个小孩也有他的经验,他说不对,太阳应该中午离我们近,早晨离我们远,为什么呢?中午的太阳那么热,早晨的太阳温度没有那么高。我们知道,离火越近感到越热,离火越远就感到冷,既然中午太阳热,早上凉,那肯定是中午太阳离我们近。两个小孩争论得不可开交,正好给孔子碰到了,他们就问孔子,到底太阳是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
孔子怎么回答,孔子不能决也。也没办法回答,然后《列子》下面就记录了,说两个小孩就嘲笑孔子说,熟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多啊!
《列子》用这句话来嘲笑孔子,实际上这句话说的非常好,它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境界跟知识的多少没有多大关系。所以我们老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读书增加一点知识面,多了解一点,懂了总比不懂好,这是错误的观点。读书不是增加知识面,读书不是增加知识总量。再重复一遍,读书就是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荀子就讲过一句非常好的话,他说:“知之不足以为君子,不知无损以为小人”。意思就是说有些东西你知道了,也不能让你成为君子,有些东西你不知道,也不能说你就是小人。不知道很正常,我们每一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孔子的知识和我们今天相比,那肯定有限,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的境界比孔子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
孔子讲四十不惑是指什么呢?就是指判断力,尤其是指价值判断力。什么叫价值判断力?就是判断好坏,是非,对错,美丑。所以我们读《论语》的时候要注意,你读《论语》不是学知识,甚至读《论语》也不是接受某一种观念。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读《论语》能不能像孔子一样学会对事物做判断,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画外音:四十岁的孔子学识渊博,并有自己卓越的价值判断力,但是对于当时人们非常关心的几个问题,孔子却从来不谈,这是因为他不知道不明白还是背后有什么隐情呢?

前面我们讲,很多人问孔子问题,孔子都作了回答,但是孔子是不是有问必答呢?《论语》里讲,孔子有三种东西是不说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语怪力乱神他不说。孔子的大弟子子贡这个人很厉害,子贡在孔子的弟子里面排前五名没有问题,三千弟子拍前五名够厉害吧!说我们的老师什么都跟我们讲,就是。。。。。
传统文献孔子都跟学生讲,但是人性问题,天道问题,怪力乱神,老师不讲。还有一个问题也不讲,有一天子路(子路也是在前五名之内的一个大弟子,而且是孔子最早期的学生,第一批学生。)问孔子一个问题,老师,怎么侍奉鬼神?孔子怎么回答
你把侍奉人的事情搞好,事鬼的事情先放在一边,孔子不说。然后子路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老师能不能谈一谈死亡问题。这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死亡是人类不可回避的问题,古希腊的西塞罗就讲过一句话,哲学就是学会死。但是孔子跟弟子不谈。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把生的问题搞明白,死的问题放一边。所以说孔子在《论语》里至少有三个东西不谈
为什么不谈,是不是孔子不知道,那绝对不是,这样的问题孔子一定是思考过的。以孔子的境界他对这样的问题一定是理解得非常透彻的,所以首先肯定不是不知道,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东西不好谈,说了不好,说了会引起不好的道德后果。价值判断力包括什么,就是什么事情该说,什么事情不该说,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我们来比较一下孔子,曾经有一次子贡问孔子一个问题,说老师人死了以后到底有知还是无知?说白了就是人死了以后有鬼还是没鬼。孔子不说,子贡觉得奇怪,怎么不说呢?因为孔子不能说,如果说人死了以后没鬼,那父母死了,子女想反正死了,也没鬼,会导致子女随便对待父母的遗体,所以不能说没鬼。说人死了有鬼吧,子女就想,虽然人死了,鬼在看着我们,所以一定要对父母的丧失大操大办,甚至拿家里很多财产来陪葬,结果影响了活人的生活质量。有鬼和没鬼这是一个事实判断,但是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事实判断,它还有一个价值问题,除了事实判断我们更重要地要做出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就是你的判断会带来什么样的道德后果,这是非常重要的。孔子意识到有些问题说了会引起道德后果,所以这就是一个不惑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这叫良知。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孔子很少谈人性问题,但是你到《论语》里找一找,你一定能找到一句话来,非常明显的一句话,就是讲人性问题的。
你说他不说吧,他又说了。所以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还一定要说。为什么这句话孔子一定要说呢?性相近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人性相同,相近,人性到底怎么样,孔子不说,这个问题也不好说,人类到今天也没有办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证明人性到底是怎么样的,那么既然不能够从事实的角度来确定人性到底怎么样,我们就从价值的角度来做一个选择。哪一种观点最好,不是哪一种观点是对的。到底哪一种观点是好的,这个也很难说。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当人们说人性是善的时候,人们就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当人们说人性是恶的时候,人们就说出了一种更伟大的思想。所以说,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说,不是很简单就能做判断的,因此孔子一般情况下不说。

画外音:在当时的时代,人们对人性是善是恶有着强烈的争论,那么四十不惑的孔子对人性善恶究竟又抱有怎样的一种独特看法呢?

我们来看看后面发生了什么事,道理战国时代,到了孟子时代,关于人性问题主要有四种观点。
我们能不能也做一个价值判断,在这四种观点里面,我们选一下,哪一种观点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观点一定是最后一种观点。有点人人性善,有的人人性恶,这为什么是最糟糕的观点。第一,它为人类的不平等找到了人性学上的依据,既然人性生来就不一样,所以就不平等。前面三种观点都坚持了一条人性相同的原则,孟子和荀子对人性问题是针锋相对的,但是和孔子不矛盾,他们都坚持了孔子的这个底线,人性相同。人性相同就是为人类的平等找到了人性学上的依据。所以说,孔子在不该说的时候他不说,在该说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他将来对后世的影响,他知道他说话的份量。所以他就用他的身份,用他的权威说了这一句话给后人确定了一条底线,在这上面你们怎么讨论都可以,下面就不能胡说八道,这就叫价值判断。

画外音:孔子说自己四十不惑,正是因为“不惑”,也就是对事情有价值判断力,所以有的时候,孔子在我们认为正确的事件中能发现潜在的危险。比如孔子的弟子子贡和子路做的两件事,按照我们一般人的理解,他们一个该受批评,一个该受表扬。但是孔子的看法却和我们正好相反,这是怎么回事呢?

《吕氏春秋.察微》上面记载了这么两件事,非常有意思。一件是鲁国有一条规定,当时有很多鲁国人在其他国家沦为奴隶,鲁国政府觉得这一点有损国家体面,所以鲁国政府就颁发了一条法令,这个法令非常好,很人道,什么法令呢?说以后假如有人在别的国家看到鲁国的奴隶,你可以出钱为他们赎身,你把人赎回来的赎金可以到鲁国国库报销,这是个好政策吧!孔子的学生子贡,子贡我们知道,这个人很有钱,大商人,他真的就从国外把一个人给赎了回来,赎回来以后按照规定他可以把赎金到鲁国政府报销,可是子贡认为不可以,我是孔子的学生啊,我要讲道德,做好事怎么能够让国家掏钱呢?因此他就不去政府领赎金。大家说,子贡做得好不好啊,你肯定会觉得很好,可是孔子把子贡叫来,说子贡做得不好,你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以后不会再有人去国外赎人了,为什么呢?我们想一想,子贡把人赎回来了,然后没去报销赎金,假如还有其他人在别的国家碰到鲁国的奴隶,也想把人赎回来,他就会想一个问题,他掏钱把人赎回来,回国以后他去不去报销这一笔赎金?如果他不去,他也许有点舍不得,子贡有钱他不一定有钱。就算有钱,他舍不得也是可以的。但如果他去报销了赎金呢,那他和子贡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反差了,人家就会说子贡道德高尚,这个家伙差远了,结果就会让他很尴尬。去把赎金要回来就显得道德不高尚,不把赎金要回来吧,自己经济上又受损失,那结果怎么办呢?想了半天,算了,我只有不管了,我不趟一滩浑水,我才能免除这种尴尬。所以子贡赎人不要赎金的结果是让更多在国外的鲁国奴隶得不到别人的救赎。因此说,道德也不能过份。

孔子另外一个学生子路,子路很勇敢。有一天他看到一个人落水了,他跳到水里把人给救上来,然后这个人家里很感谢他,牵了一头牛送给他,子路很高兴就收下了。孔子听到后怎么样,表扬子路说,仲由啊,你这个做得很好,你这一做以后勇于救人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了。为什么啊?做好事总得有好报,一个人做道德行为总该受到鼓励。所以子贡,子路两种不同的做法照我们俗人的眼光去看,子贡很高尚,子路很平庸,但是孔子赞扬的是子路,批评的是子贡。为什么?因为孔子看出来这两种行为最终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苑》上有一篇文章叫《察微》,《孔子家语》上也有一篇文章叫《察微》。什么叫察微?就是观察细致的东西从中发现真理,这个《察微》文章里面就讲到了孔子的这两件事,最后有一句评论,
什么意思?就是孔子在很细微之处看出了大问题,孔子在我们认为正确的地方看出了潜在的巨大危险,这就是明察秋毫,这就是价值判断力,这就是不惑。做到这一步,你才能叫真正的不惑。好!这一讲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