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位老人因索要“带孙费”与儿子儿媳对簿公堂。
老人要求儿子儿媳支付十六年来的抚养费共计28.8万,法院在综合考虑老人照顾孩子的时间、精力与各项开销后,最终酌定孩子父母应支付老人十万元的“带孙费”。
有消息称这新闻背后的起因是老人的儿子儿媳闹离婚,索要“带孙费”只不过是离婚财产分割的问题。
不管是否属实,“带孙费”这件事情还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甘愿做个“老漂“,替子女扛起养育孩子的责任。推开门看,小区下全是老人带着孩子在溜达;可是关上门来,你给过你家老人“带孙费“么?
我没有。
每次我给我妈妈一点钱都放进她包里了,她还是会翻出来塞回给我;有时我悄悄塞进她钱包里,她还是会故作恼怒地拿出来。
她总说:我有退休工资,要你的钱干什么?你又没上班?
其实,我妈妈的退休工资不多,而那也是她自己半生工作的辛苦所得;并且,若是请月嫂、请保姆,每个月的工资我们早早就付了出去,逢年过节没准还会派个红包,可是面对我的亲妈,就过成一笔糊涂账。我自己都记不清,爸爸妈妈为我这个小家资助过多少钱。
逢年过节过生日的红包、平日里的玩具零食、新鲜的瓜果菜蔬、亲手制作的包子水饺……真的记不清了。亲情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钱财方面的支持有时真是雪中送炭。
所以,我不仅没支付过“带孙费”,还从老人那里接受了一笔又一笔的“育儿津贴”。
现在都是举合家之力养孩子,老人一出手子女才能放心大胆往前走,只是双方老人谁出手?
小区里有位相熟的老人,她有两儿子,两儿子都需要她帮忙带孩子,但是她分身乏术,全家人商量的结果是她帮老大带孩子,同时每个月给小儿子家三千块钱,请亲家给带孩子。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出力不出钱、出钱不出力”。我最初全职在家带孩子时也有邻居会关心:你自己带,那你婆婆每个月给多少钱?
一笑而过。
养孩子,是一个持续碎钞的行为。如果把碎钞当做是输出,那挣钱就是输入,显而易见这个输入功能就是孩子父母的责任。我的心态就是老人愿意出力出钱那是我福运满满,但是老人愿意安逸晚年我也无异议半点。
归根到底,孩子是我们自己的。老人出力即是出钱,那是他们想替子女分担育儿路上的辛苦,而绝非是他们的义务。
“带孙费”新闻评论里,也有网友提及:老人带孩子是自愿,不是他们催着结婚催着生么,再说了一家人之间谈什么钱?
这观点恕我不能认同。
中国式父母之爱的确有包办的倾向,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替子女解决了实际问题。除非终生不育,否则养孩子这件事就三个解决方案:一则一方挣钱养家一方全职养娃,二则双方挣钱养家老人请来带娃,三则双方挣钱养家保姆雇来带娃。
第一个方案直接造成丧偶式挣钱,且任何一方都是压力山大;第三个方案直接是真金白银付出去,劳神费力还不放心。
做为资深全职妈妈一枚,我太清楚养育一个孩子的日常琐碎和精力体力消耗了,老人放弃清闲晚年来分担育儿责任,那不是爱又是什么?!
还有,一家人之间谈钱伤不了亲情,不谈不顾才是让人寒心。
“带孙费”这个说法其实很微妙,给与不给、怎么给、给多少其实都是各有各的家情,无论是给钱还是给物、给多给少老人也不见得会在乎或介意,但有一点,老人的付出我们感恩。
常常,爸妈说“有什么事你就打电话“,这些年我也习惯了满心欢喜的接受,内心里也常想着照顾他们。可回头看看,其实受庇护的那个人始终还是我,即便是我现在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依然有他们替我遮挡着养娃路上的风雨。
养娃路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真的是老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啊。
我认为你应该让你的老公和他的爸妈进行沟通,这样就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
其实“带孙费”这个说法其实很微妙,给与不给、怎么给、给多少其实都是各有各的家情,无论是给钱还是给物、给多给少老人也不见得会在乎或介意,但有一点,老人的付出我们感恩。
我觉得这样的要求还是有一些过分的,而且也可以看出这个家庭的观念非常的正确,并且也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我认为爷爷奶奶也不是什么好人,居然提这么过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