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都说某某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争的是什么?

2025-01-03 15:52:4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比如说某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那么,为什么这样的地方,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呢?

在我们的印象中,所谓某个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主要是指地理位置。也就是说,这个地方是易守难攻的,而且也是交通极为便利的。一旦占据了这个的地方,就相当于在这里钉上了一颗钉子。由于易守难攻,敌人很难打下来。只要这里驻扎了军队,敌军很难从这里绕过去。因为想绕过去,这颗钉子,就会钉住敌人的手脚,让敌人左支右拙,顾此失彼。但由于易守难攻,敌人又打不下来。

所以常常就会把敌人阻挡在这里。除了可以是一个很好的防御棋子,进行有效的战略牵制以外,还是灵活的机动力量,驰援整个战场。当战场上哪里出现险情的时候,由于这里有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因此可以迅速把兵力,运动到那个危急的地方,进行驰援。而且,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战略要地,其便利还不只是可以驰援一个地方,而是可以对周围的各个地方,都可以进行驰援。

比如在冷兵器时代的襄阳、荆州这样的地方,就具有以上优越的地理条件。三国时期,吴国和蜀国围绕荆州,就曾进行过多次拉锯性的争夺。而最终关羽在北上争夺另一个战略要地襄阳的时候,后院起火,荆州丢失了。南宋末年,蒙古和南宋两国,甚至都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争夺襄阳。谁占有襄阳,谁都能获得天下。双方在这里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反复争夺。最后蒙古获得这个地方,而南宋因此一溃千里,迅速败亡了。

不过,如果认为“兵家必争之地”就是指这个地方的地理条件的话,显然是很偏颇的。实际上,兵家必争之地,还不仅仅是争这一点,还要争更重要的东西。那么,还要争哪些东西呢?其一,粮草。粮草在战争中非常重要的,可以称得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所有的战争,都不可能是短期行动,都是一个长久的消耗过程。哪一方耗不起,哪一方就会失败。

而要取胜,粮草在消耗战中,是首要的因素。许多战争,都是因为粮草缺乏,就算城防非常坚固,也不得不开门投降。所以,一些兵家必争之地,必然是容易筹集粮草的。如果筹集粮草比较困难,那么,肯定就不能很好地防守。防守不好,守不住,驰援其它战场就更不可能了。蒙古和南宋作战的时候,攻到钓鱼城下时,为什么连一个小小的钓鱼城都一直攻不下来呢?

除了钓鱼城地势险峻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钓鱼城上囤积了丰富的粮草,同时还有水源。要是没有这一点,钓鱼城肯定是保不住的。包括我们上面提到的荆州和襄阳,除了地理条件很好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是这里处在鱼米之乡,能够筹集到很多粮草。

其二,兵源。兵源也是战争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尤其是冷兵器时代,战争能不能取胜,实际上就是拼人力。如果人力多,自然士兵多,打起来自然厉害。当年越国与吴国争霸,越国失败以后,回去励精图治,最后终于打败吴国。其实,越国所谓的励精图治,无非就是做好了两件事:

一件是生孩子养孩子,一件是种庄稼藏粮食,这也就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由此可见,生源对于古代战争来说,多么重要。又由于古代的交通不是很发达,因此,如果想从别的地方运输兵源,也非常不易。那么,兵源多的地方,自然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了。

其三,武器。武器在古代战争的重要性,自不必说。这里的“武器”概念,是十分宽泛的,不仅仅是兵器,实际上,“城”和“池”首先就是最重要的武器。只要城池坚固,敌人就攻不进来。因此,城池坚固的城市,自然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我们上面说到的襄阳,就是一座城墙很坚固,池沼宽而深的重要城市。蒙古人之所以对这座城市一直攻打了六年,就是因为其城防厉害。

而后来之所以能够攻下襄阳,也是因为他们发明了“回回炮”。这种“回回炮”,一炮能把襄阳的垛墙轰塌。也因此,蒙古最终才攻下襄阳。当然了,除了城池这样的防守武器以外,其它的武器也是很重要的。襄阳在蒙宋战中,第一次失败了。后来南宋夺了回来,不但加固了城墙,同时也开始积攒炮石箭镞等武器,积攒了20年,最终才有了那样的奇迹。(参考资料:《宋史》《三国志》等)

回答2:

自古以来都说某某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争的是其实就是所谓的地利,这样的地方可以作为军事要塞,为军队提供休息的场所与补给的条件。

回答3:

争夺的是人口和经济,因为兵家必争之地,必然是经济发达,资源充足的地方。

回答4:

自古以来都说某某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争的是地理位置,必争之地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关键地点。打仗的时候可以及时出击,退败以后也可以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