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与躯体健康状况、与性别、与生活满足感的关系
健康是影响整体幸福感的一个因素,其中,自我评价的健康比客观的健康状况更重要。而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来说,健康的意义也不同,无疑,它对老年人更为重要。在英美的一些研究中,甚至将健康看作是除婚姻之外的第二大影响因素。当然,健康同时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首先,人格影响健康,如神经质个体常会有较多的躯体主诉(头疼、胃疼、不安、焦虑等),而且,不同的人格也标志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不良的行为方式则会影响健康。
Eagly(1987)、Wendy和Nancy(1990
)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多的主观幸福感和满足感。这种差异可以用男女性社会角色来解释。这种理论认为,男女在社会中的角色在情绪体验上有很大的不同,女性多从事情绪表达的工作(如:教师、护士等),而男性角色很少强调情绪表达。这样,女性比男性更多地有一种接受的态度,并相信自己的极端情绪反应会被社会认可。这些差异引起对幸福感的判断不同,因此,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多的主观幸福感。
Fugl和Meyers(1990)等人通过邮寄问卷调查2001个瑞典人,从性别与年龄的角度来研究幸福感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生活领域涉及到:自我照顾、闲暇、职业形式、经济状况、性生活、伴侣关系、家庭生活、熟人或朋友关系。结果发现:生活的满意感直接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Myevs(1991
)进一步指出:对生活的不满足有两个原因:一种是人们面对的挑战超出人们所允许的时间与技能,人们就感到被压垮,从而产生焦虑、紧张;另一种认为这种挑战不再保证充分发挥技能和时间,人们会感到厌烦。研究发现,满足感的关键成分不是挑战本身,而是技能经验、重要性与变化性。总之,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感有很高的相关性。
以上就是我对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维度与测量、有关理论、相关研究的总体概括和认识。由于本人学识所限,文中必然会有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同仁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