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人物在身边”乐观孝顺的好媳妇——倪美娟新围初中801班诸雪燕倪美娟是河庄镇闸北村8组的一个普通的妇女。她没有惊人的容貌、过人的智慧,但她却总有自己独特的快乐。她总是乐观地面对每一件事,别人眼中的她,总是面带微笑的。她也总能够把自己的笑容传递给身边的人。村里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喜欢找她谈谈,谈着谈着,烦恼便被她赶走了。我妈妈也是这些人中一个,因为她就住在我家隔壁,所以总能得到她的热情帮助,妈妈也把她当作了亲密的大姐。不管是谁,不管大事小事,她都来者不拒。她总是乐观积极地帮助乡里。在内,她是一个对婆婆尽心尽力的孝顺媳妇。她婆婆年老耳背,所以她总是放大嗓门和她讲话。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她很凶,但她从不因此减小声音,也不去解释什么。她总是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对待婆婆无微不至。大家都知道一次,她婆婆感冒了,她不顾婆婆的阻止推却,向老板请假,带婆婆去看医生。就在她细心的照顾下,她的婆婆一直很健康喜乐。孝顺不需要言语,这就是她孝顺行动着的最好诠释。即使她没有天使的光环,但是她仍是我们心中的天使。一个人间天使,将她的乐观快乐传递给大家,用她的孝顺体贴照料着她的婆婆。乐观朴实的好农民——戴海根新围初中801班高钰珏戴海根是河庄镇新围村3组的一名普通农民。他一直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又一天从不间断地翻地、播种、锄草、收割,田间劳作的身影为人们熟悉。早晨,年轻人在熟睡时,他已经起床了,骑着自行车到新围街的茶室去坐会儿,然后回来开始耕作,一直到晚。戴海根老人也是出了名的好人,远近人都认识他。他从不和别人争吵,从不埋怨,总是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个人,即使是不认识的过路人。因此,每次经过他家的人见到他总会叫他一声,和他亲切打招呼。人们也总爱在他家和他聊聊,而戴海根老人也总是和颜悦色热情招待。在戴海根老人生活中,除了辛勤耕作、笑脸面对每一个人,在家中更是默默付出着,营造了一个和谐家庭。他夫人偶尔会对他有抱怨,但他从来不会怪她或者争吵起来,他有时候透露:“毕竟几十年夫妻了风风雨雨都过来了。何况,给孩子们做个榜样啊。”在对孩子方面,他总是关心之至。每次只要孩子们到来,就是他最幸福的时候。当然,他也不忘乐呵呵地炒几个小菜招待,到田间割几把菜让孩子们带回去。戴海根老人身上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事迹,没有伟大光辉的环绕,可依旧让人肃然起敬。因为他用他几十年的执着与坚持,踏踏实实而淋漓尽致地诠释着一个河庄镇农民的优秀传统:辛勤、乐观、朴实,善良。他正在和必将继续感染我们新一代的河庄镇人民。就为一个承诺——冯长标新围初中801班俞炀斐冯长标是河庄镇闸北村12组,他有一手精湛的厨艺,后到工厂做工。为人朴素、热情,喜欢帮助邻居。邻居陆炳泉一家在外,一去就四年,陆炳泉外出前把家中大门钥匙交给他,托他帮忙照看。四年间,每年春夏之交梅雨过后,他都会去陆炳泉家里查看:是否有漏水的地方,更换遮盖大门的麻帘。一到气温骤降,他就跑去陆炳泉家,用稻草裹住水管以防冻裂。四年来,冯长标每个月交电话费时都会把陆炳泉家的电话费也交上。即便这个号码已经四年没有呼出和呼入电话。后来陆炳泉的女儿去电信局业务时发现家里电话仍没停机,询问后才知道是冯长标一直在为她家续费。她拿着清单将这几年的话费还给冯长标,但冯长标坚持不收。他说:“你父亲是我朋友,他托我看着这个家,没让我缴电话费,这钱是我自己出的,你们不用给我。”邻里之间有个照应这是常理,但四年来的坚持就实为难得了。冯长标生性热肠,平常邻里间有个急事的,冯长标都会抽个空去帮帮忙。乡里人都说:有他在,我们就放心!便民热心的大伯——陈方棠新围初中802班孙乔峰陈方棠家住河庄镇闸北村8组,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他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店,风风雨雨十多年了,可至今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村人总爱给小店取个好名,比如说“迎春小店”、“优秀小店”等,而以“便民小店”的名字最为大家喜爱。为什么村人对小店如此有感情?陈大伯确实用这家店,一直给村人带来方便,默默释放着温情。店虽小,货却很齐全。有时碰到店里没货,只要和大伯说一声,过不了两天,东西会送到你家中!而且他一分钱也不会多收。有时候村人油盐酱醋忘了准备,在做饭时候才发现,——不用着急,到小店跑一趟就可,大伯有空时还会主动送过来。碰到街坊四邻买东西钱不够,陈大伯总让大家先把东西拿走,等方便时候把钱送去。乡里感谢他,他总是憨厚地笑笑说:“老邻居嘛!”大家都喜欢这个店,十多年来,它就像一块招牌一样立在村中,虽没有县城商场、百货大楼的雄伟,没有琳琅满目高档货品,但总是最热闹的:它饱含了乡里的温情,村人喜欢这个充满温馨和信赖的地方。为此,大家感谢一直释放着这份温情的善良朴实的老人——陈大伯。用爱坚守不平凡——葛剑文新围初中802班潘情囡葛剑文是河庄镇新创村6组的一位平凡的妇女,也说不上什么高贵职业。早点、晚餐、打扫、农活、照顾老少,一切家务揽入囊中,尽着为妻子、为母亲、为儿媳的责任,默默付出,却始终不是为谋得赞同和福利。她说,既然嫁进潘家,就是一份子,为这个家付出,是最本分不过的事情。葛剑文是有名的热心肠。村里高老爷死后,丧事打理缺人手,她二话不说,卷起衣袖,帮忙招待客人,烧水泡茶。人们见了问起她是否高家之女,回答不是;要给他酬劳,她挥手笑着回道:都是乡里人,平时来往挺客气,人走了尽点力,没什么。3月16日是葛剑文父亲的69岁大寿之日。月前,她心急火燎,马上订做西服,说是父亲大病后缺少合身的衣服。也不顾家境拮据订下500元的寿箱,内含多种佛经。说是不管有没有用处,难得一回,最关键是让老人高兴尽尽孝道。娘家多次推说不要买东西,可是她前后花费5000左右,为老人买这做那——虽然在她家是笔相当大的数目了,而且钱是她一块一块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在葛剑文的人生信念可谓:人穷志不能穷。她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给她的长辈、孩子、邻居以爱的温暖。几十年如一日,这也正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令人敬佩的不平凡的地方,围垦农民朴实善良的传统风范。勤劳节俭的围垦老人——高幼琴新围初中802班倪雪芽高幼琴是河庄镇闸北村22组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在她眼里,那一片承包地是再也熟悉不过亲切不过了的。在那一片承包地里,满满的菜蔬都是她辛勤耕耘出来的,每一次都不会落后。所以一年四季,地里总是那么“丰盛”,她的勤劳给家里带来了足够的粮食蔬菜。高幼琴老人已年过七十了,可是年龄阻止不了她地里劳作的那股劲儿。脸上满是皱纹,皮肤晒得黑黝黝,这就是她这么多年辛勤劳作的见证。不但如此,村里人还都说她“热心肠”。确实,她总是去帮村里人放田水,或者帮忙拔草。别人要问她这么大年纪为什么不去歇着享享清福。她就是喜欢和村人一起劳作,在她心中,田间劳作已成了一种习惯和快乐。她还不忘把那些辛勤劳作收获的成果和村人一起分享,总给邻居们送上新鲜的蔬菜。这时候,她的脸上笑吟吟乐呵呵的。正月里,大家穿得喜庆,她却又是那一件再也朴素不过的衣服。小辈们要给她买新衣服,她却总是推辞,笑着说:你们挣钱也不容易,节约点好。缝缝补补又三年。她永远是那么朴素,那么辛勤,那么善良,坚守着围垦农民的优秀传统。【教师想说】“美德档案馆”征文,上面发文件下来急催稿。同学们利用双休日将文章赶了出来。起先交有7篇。其实教师确实也并不奢求很多,因为表面文章的风味易浓。后来经过一些指导和修改,最后由教师修改和打字终成文。所幸的是:这几篇文基本属实,还好,与那些交差公文有区别。从这些文章看来,反观现实生活围垦风情,确实被这些人和事、这些朴素勤劳而感动。这些草根的、乡间的、以田野精神才能挖掘出来的父老乡亲们,他们的默默无名而执着坚守有多少人能够关注?而以他们的沧桑的眼来看我们新一代的围垦人、萧山人;80后,90后——是彗怎样的感慨?很多东西都已经没落,很多坚持都将成为回忆;今天,投机取巧有之,请客送礼有之,攀比炫富有之,打架好斗有之,夸夸其谈有之,但是围垦精神,老一辈奋斗打拼的萧山人的勤劳节约的招牌——式微。所以,这些朴实的乡亲们,应该被关注和学习的。别忘了,这些传统、这些民风,是我们萧山人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