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小让孩子明白孝顺是一种美德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看情景片等方式,让孩子明白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做人原则。
从孩子懂事起,就要让孩子明白家庭成员之间的长幼关系。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爷爷奶奶是老人,是全家人关心照顾的对象。
父母在为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付出源于对他的爱,长大了孩子要回馈给父母。否则孩子会认为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自然难以自觉孝顺父母。
2.父母以自己的孝行感染孩子
环境影响人。生长在一个孝顺家庭的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的就懂得孝顺父母。因为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
但是现在中年夫妻迫于生活事业的种种压力,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普遍存在。有些中年夫妻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甚至直接把孩子交给父母抚养。这种“啃老”行为其实是在手把手教孩子将来不孝。作为中年夫妻,即便孩子要交给老人带,也要注意多关心、照顾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尽抚养和赡养的义务。
不和老人住在一起的,即便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在节假日也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在特殊的日子里,比如长辈的生日、母亲节、父亲节、春节等,正是长辈期待全家团聚的时刻,孩子从小养成每逢节日回到长辈身边的习惯,长大了自然就不会忽视父母的期待。
“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让他们生活得舒心快乐!”在尊重老人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孩子耳濡目染,也会逐渐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父母支持孩子表达孝意
有的时候,爱孩子太多,却不去接受孩子对长辈的爱,使孩子的爱心失去表达的机会,也就失去了孝心。
孝心需要表达,如果父母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势必导致孩子孝心的夭折。
生活在和谐家庭的孩子才会更加富有爱心,而孝顺父母是家庭和谐的关键。所以,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富有爱心,父母千万不要忽略对孩子孝心的培养。
常言说家长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孩子的孝心,最重要的就是从家长自己做起.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地表现出孝心.表现出对父母的尊敬,特别是在节日时要把老人请到一起过节,不能在一起过节的,也要捎些或寄些礼物给老人.这些都让孩子知道或参与.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以孩子为中心,否则,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和任性的性格,以后就不好教育了.]
培养孩子孝心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做给孩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