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读后感

2025-01-02 13:42:5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孔子》读后感

经过一个星期的睡前阅读,终于把《孔子》这本白话小说读完了。掩倦遐思,感触颇多。对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去读,收获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价值观和看待问题的方法是很不一样的。我且不去评价《孔子》如何,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对孔子的理解和认识。

有谁能如此长久的影响着一个民族,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化为血肉融进炎黄子孙的灵魂?有谁能如此长久地穿越时空,化为永恒,伴青山常在,随绿水长流?是孔子,孔子是整个华夏的“精神偶像”,孔子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处世态度以及政治思想。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中国,而且遍及全世界;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应该为全人类所共享。

孔子的身世是比较悲惨的,父母非礼而婚,而且父亲比母亲大了足足有将近四十岁,一个花甲老翁孔纥糟蹋了花季少女颜征在,野合而生,生下孔子。但是在孔子两岁那年,孔纥就撒手人寰,是母亲一个人独自把孔子带大,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一个寡妇,带着一个小孩子,还要遭受别人的白眼,污言秽语不堪入耳,可你能禁得住众人的嘴吗?

孔子不但身世悲惨,而且在活着的时候也是属于怀才不遇的那种。过得也相当的辛苦。孔子智慧过人,博学多才,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大知识分子,他在自己的祖国鲁国,虽然做过几年“司寇”一类的小官,但却不见重于君王;他处处维护君王的利益,君王对他并无厚爱,没有得到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好在当时不限制人才流动,所以孔子能兴办教育,带着一大帮学生“周游列国”,企图寻找施展才华的机会。但是出走异国,仍然命运不济。他先到了卫国,虽受到卫灵公的礼遇,却受到其夫人南子设下的圈套的侮辱;离开卫国想投奔晋国,不料在汾河边上险些被赵简子暗算;折回来投奔宋国,宋君不用他,不得不在馆舍的大树下讲学等待,不料又被宋国的权臣砍倒大树把他赶出国门;后来又困在陈国和蔡国的边界上,一连七天没有饭吃,只得用野菜充饥。孔子不气馁,仍然采取乐观的态度,“弦歌不绝”。随同出游的学生子路和子贡困惑不解,便问孔子道“我听说为善的人天报以福,做坏事的人天降以祸,夫子一向积德行善,为什么总是受困穷呢?”孔子回答说“你们把事情看得太绝对了,想得太简单。有才智的人都能被任用吗?那么王叔比干为什么被商纣王剖心而死呢?忠义的人都能被任用吗?那介子推为什么抱木焚死?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的人多着呢!难道只有我仲尼一个人?贤与不肖素质不同,遇与不遇时机不同,生不逢时贤才无用武之地。姜太公八十才遇文王,当了周到军师!管仲囚于槛车,遇到齐桓公才为相。芷兰在深山中,人不见也就不知道它的芬芳,所以君子好学,修身端行,以待其时。”孔子对子路、子贡说的这段话,包含着孔子对人生的理解,也透露出孔子的悲剧命运是时代的使然。

我就孔子的两件事情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是孔子身处逆境,父亲早亡,寡母带着他生活,艰难的生活并没有使孔子沦为普通人,孔子在逆境当中发奋图强,成为当时代的大学问家,虽然他是非礼而生,但孔子在当时却是人们公认的最懂礼的人。孔子一生怀才不遇,但是心态却很豁达,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政治失意,但他在兴办民间学校,“有教无类”研究学问,著《春秋》等,成为一代文学巨人。泽被后世。所以当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逆境的时候要多想想孔子,学习他身处逆境发奋图强的精神,学习他怀才不遇,心态豁达的处世态度。

二是孔子在鲁国为官,也做到比较大的官职。但是却被迫出走。原因是什么呢?表面上看,是他跟鲁国的权臣季桓子政见不合,“道不同,不相谋”而出走,出走他国固然是谋碗饭吃,但更重要的是找个好的环境行道,实现自己的抱负,以仁德治国。孔子出走的原因我认为跟孔子的思想迂腐有关,也跟孔子处事态度有关。

首先孔子这老头脾气古怪,开口就是道呀,任呀,礼呀,义呀,说话总带刺,不好相处;其次,孔子不做实事,喜欢讲空话。是个空想主义者;

第三,原则性过强,不懂变通,近乎迂腐。对礼盲目崇拜。人呀,做事有原则这是肯定的,但要讲究原则性与灵活性,学会变通,孔子这老头不懂变通,所以得罪权贵,使他没有办法在自己的国家呆下去,不得不出走他国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第四,不能从具体国情出发,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

以上就是自己简单的读后感。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这话有两个解释:一是晏平仲这人善于交友之道,与人相处时间越久,越让人感到尊重;另一个解释是晏平仲这人善于与人交往,与人相处越久,越对别人尊重。

对于第二种说法,我倒有一个切身的体会。

话说浩然居士到这单位两年了,与一些同事渐渐熟识了。有一天一群同事没什么事,在一起闲侃,其中一位同事姓蔡,当时他拿我打趣,忽然我想起一事,记得以前看书,说有人给曾国藩写过一副对联:天子预开麟阁待,相公新破蔡州还。有人说以麟对蔡,对仗不工整,曾国藩气愤地说,蔡是灵龟,以灵对灵,有什么不工整?后来我查了字典,蔡字确实有龟的意思。

于是当时灵机一动。就拿他的姓名开涮,说“知道蔡姓的来历吗?古汉语中,蔡是龟的意思....”——朋友,你知道我说完后的结果吗?对了,那人勃然大怒,不欢而散。回头一想,这事确实是我不对,因为我犯了说话的大忌——没有顾及人家的尊严。后来就找机会向这名同事表示了真诚的歉意。

语言就像是一把倚天宝剑,拿在武功高的人手里,可以行侠仗义,可以铲恶除奸。但是最可怕的就是让一个小孩子拿到这把宝剑,他可能会随意挥舞,一不小心就会害人害己。

看看上面的现金句“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是对语言的重视,“敏于事而慎于言”这是对语言的态度。

在古代,有人主张干脆就少说甚至不说话,我想现在来看未免可笑。我们应当尽量成为语言的高手,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服用,只是与人说话时要慎重,不论是单独谈话还是在众多的场合,都切记千万不要信口开河,就像一个拿着宝剑的小孩胡乱挥舞!

另外还有一事要注意,中国人过去有句话讲,“熟而忘礼”,这真是人的通病,我们对初认识的人,一般来说都能做到慎言,但是一旦日久天长,相互熟悉了,有时就无所顾忌了。其实不管是熟人还是生人,说话时都要维护人家的尊严,要慎言。所以要学人家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这一点浩然也做得不好,说出来这些心得,与大家共勉吧!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易经》上说:“天高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不错,古人所言不虚, 我们的社会并非平等,而是有贵有贱,有尊有卑。过去不是说三教九流吗?就是说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何者为尊,有权者为尊,何者为贵,有钱者为贵。既无权又无权的小民,自然要自卑而下贱了。所以饭店的服务生见了经理难免唯唯诺诺,门卫见了大款总要点头哈腰。像子路这样,穿着破布袍子和有钱人在一起,不卑不亢,实在难得。

要我看,尊卑贵贱虽然是一种事实,但却是最不合理的地方。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上天的眼里,人都是平等的,每个的生的时候,没有唅着金子出生的,死的时候,上帝也不会为大款高官派专车。所以在上帝的眼里人并没有贵贱之分

我们人类号称是万物之灵,其实从亿万年的眼光看,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宇宙中可怜的过客?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有这样石火电光中论尊卑贵贱,有什么意义?

所谓的尊卑贵贱都是以势力的眼光看的结果,其实一个人干什么,能做多大的官,发多大的财,自己能把握的不多,不能不承认有很大的命运因素。所谓富贵莫强求是也。但是从人性上来看,就是众生平等,没有贵贱区别。

可是现实世界,毕竟是一个尊卑的世界。这也是个事实。陶渊明当县令要接见上司,就得卑躬屈膝,可是他终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隐居了,这是惹不起躲的起的哲学。多少有点消极逃避的味道。相比之下,子路既不躲起来隐居,又不卑不亢的与权贵交往,这样的境界要更高。

怎样达到这样的境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是也,就是保持平常心,凡事通过正当的努力,能成功就成功,不成功就算了,不做非份之想,不做非份之想,就能保持人格的独立。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的尊卑意识更强。还记得有一位作家出国后,看到白人青年器宇轩昂的干着清扫工的活,清理着草坪;看见门卫不卑不亢地为大人物开门。觉得非常惊讶。其实如果承认生命是平等的,这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不管人是干什么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况且小人物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偷不抢,能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就很了不起了,有什么好自卑的?这一点,我们真应当向人家学习。

所以,见了大人物,见了大款,不要自卑,要有自己的尊严。生命是平等的,人性是平等的,为什么要自卑呢?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命运,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自尊。我们没有钱没有权,这的确不是件另人高兴的事,但如果既没权又没钱,再没有了尊严,那岂不是更输得一干二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