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身份的人上厕所,穿的官服长袍一般左右有开叉,撩开之后是前后两片,然后脱下中衣,坐在恭桶上解决。
一个人不够忙的话还可以有书童丫鬟伺候着。清朝穿大褂的可以把下摆撩起来搭肩膀上。至于老百姓,日常就是短打扮,脱下裤子、褪下裙子就解决了。
关于擦屁股,古人讲究的会用厕筹。明朝有人拜访胡元瑞(江南著名藏书家),说去安平时,见到当地男女上厕所用瓦砾代纸。南唐李后主曾亲自给和尚削厕筹。
厕所的大名叫“溷藩”,俗名叫“茅厕”,古代上厕,不用纸而用厕筹。筹为木或竹削成的小片。用毕后以水涤尽,以备下次再用。
因为普通百姓家里,都是用茅草和泥土墙搭建厕所。这真不一定,我国史上,还有掉进茅坑中,被粪水呛死的皇帝。
这人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君王。一日他吃过饭,去上厕所,结果起身时候头晕,栽进了茅坑中,等人把他救起,也救不回他的命了。
厕所由来:
中国厕所起源最早在5000年前西安半坡村氏族的部落遗址发现。当时的厕所只是一个土坑,从西周到春秋,厕所多于猪圈并排,而汉时已有坐式厕所,在南阳东汉墓中,不仅男女两个厕所左右并排,且其中一个有尿槽,跟现代的厕所十分相似。
随着朝代的更替发展,厕所也是越来越完善,人们也越来越讲究了。由刚开始的坑厕,到建在猪圈旁的猪厕,再有“大缸如厕”,存放马桶的“官厕”有一间单独的屋子供贵族上厕所使用,也方便传唤奴才侍奉,而贵族们往往会在旁边放些最好的丝绸、锦布等,提高舒适度。
无数件事例告诉我们,可能穿越回古代真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