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启超的相关信息

2024-11-23 13:37:1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梁启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

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个人作品:

梁启超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 9月11日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较完备。《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

主要作品有《少年中国说: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国文化史》、《敬业与乐业》、《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主人自说》、《新民说》、《饮冰室主人全集》、《李鸿章传》、《王安石传》、《饮冰室合集》、《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等

扩展资料:

梁启超的政治主张:

梁启超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的转型。他竭力为国家的繁荣和国家的繁荣而奋斗。他跑来跑去,几乎付出了所有的努力。但是,他的政治观点不时有所不同,不断变化,不一致,因此很难被说服。

在改革运动中,梁启超顺应康有为的潮流。无论报纸还是教学,他都关注并大力阐述康有为改进思想和改革理论。基于拉姆三世理论和西方进化论,他主张改革,强调改革,宣传西方科学文化,充分展示了年轻爱国者的生命力和热情。

1898年改革运动的失败使梁启超意识到,要拯救中国,他必须实行“破坏”:现代世界各国的历史,没有人不先破坏时代。这个特定的课程是不可避免的。有爱,有珍惜,无法完成。

但是,梁启超在改革与革命之间的这种摆动并没有持续多久。他仍然与康有为一起倡导改革,倡导“保护皇帝”。

在革命者与改革派开始辩论之后,梁启超改变了旧的说法,主张实施“开明的专制”,企图反对“革命”理论。让梁启超尴尬的是,当他还在倡导开明的专制和反对宪政体制时,清廷正式宣布将“准备模仿宪政”。

以后,梁启超又高唱宪政,在立宪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统治中国近270年的清皇朝已经行将就木,眼看革命派就要取得政权,共和之制势在必行,梁启超再一次改变了以前的政治主张,提出了“虚君共和”的口号。

直到民国之后,这种多变的特征,在梁启超的政治生涯中依然时有反映,从拥袁到反袁,从护国到拥段。一变再变,终于技穷。

回答2: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1]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2]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2]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回答3: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回答4:

回答5:

电话大哥入伏i个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