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菌袋经过40~50天室内培养后,菌丝体生理成熟,便转入出耳阶段。出耳必须进行划口,增加耳穴。划口是黑木耳代料栽培关键技术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出耳迟早、耳朵大小、产量高低、耳质优劣。不少栽培者因忽视划口这一环节,结果产量未能达标,质量低劣,效益差。现将划口的各项技术介绍如下:
(1)选择环境把长满菌丝的袋子搬到出耳棚内或出耳床附近环境清洁的地方,覆盖薄膜,集中划口,这样做可以避免穴口培养基风干。划口必须选择在晴天,雨天则不适宜,因雨天容易污染杂菌。(2)划口前的消毒在划口前必须对袋面进行1次消毒,套环栽培的菌袋,应把袋口棉塞拔出,袋颈套环取下,拧紧袋口把袋口塞进菌袋中间的打眼内倒立出耳,或者用塑料纺织绳反袋口捆扎,要求扎紧,防止喷水时水分渗入袋内;同时可控制串气通风,避免上部菌丝老化,而且也有利于划口处耳芽更好形成子实体。现在一般采用拧紧塞袋、倒立出耳的方法。扎口后的菌袋,置于0.2%高锰酸钾溶液或0.1%托布津溶液中,擦洗袋面进行消毒。划口刀片洗净擦干,过酒精灯火焰消毒,但不宜采用消毒药剂,以防杀伤菌丝。北方应在耳场地放1口大缸,缸内配好甲基托布津溶液,将盖袋的草帘浸泡20~30分钟,控净多余水分。(3)划割“V”形各地袋栽黑木耳划口增穴的形式常见有三角口、十字口、长条形、圆口形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穴口较大,耳基培养阶段菌丝直接和水分、空气接触,容易造成污染;而且口形大,养分易于散失,子实体不易长大,更难成朵;口形大,喷水时水分渗透袋内,子实体虽易形成,但生长难,拖延了长耳期,影响产量。实践表明:菌袋增穴划口,以“V”形口最佳,其优点:一是口形小,培养阶段与空间接触少,避免露空,营养成分散失。二是口形上大下小,划口处下方的三角尖薄膜,由于耳基形成即翘起,似伞一样遮盖于穴口,培养阶段喷水时起到保护伞作用,避免喷水直透穴口,引起杂菌污染。三是“V”口下方三角尖部位小,正好让水分保留一小点于尖口,有利于穴口保湿出耳。四是原基形成时,划口处两条斜角一连接,1个杏核大小的原基,顶起穴口的塑料膜,使它自然向上翘起。子实体本身封住穴口,水浇不进袋内,形成菌袋“内干长菌丝,外湿长子实体”的良好出耳条件。五是穴口小,耳芽集中,出耳成型美观。因此,划“V”口是最为理想的。
进入划口工序时,可采用刮脸刀或手术刀,沿着袋面划割。从左入刀下划,从下顺刀向右斜划,形成“V”形的穴口。(4)划口角度划口的角度为45°~55°,角的斜线长度为1.8~2.0厘米。斜线过长或过短,对产量都有直接影响。斜线过长,一是营养分散,子实体原基很难形成大朵;二是使穴口过大,培养基裸露面积大,外界水分也易渗入袋内,给杂菌感染提供了机会。因此,越是口形开得大,斜线划得长,朵子越不易形成,而且长得慢,容易感染。反之,划口角度斜线过短,造成穴口小,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也很难长出大朵,使产量降低。所以,划线工序要掌握适度,切不可随意超长或缩短。(5)划口深度划口深浅是出耳早晚、耳根大小的关键。划口过浅或不往培养基内划,子实体长得朵小,袋内菌丝的营养输送不上来,长耳慢,而且耳根未伸入袋内,一碰就掉。划口过深,子实体形成较晚,耳根过粗,延长原基形成期。划口的适宜深度为0.5厘米左右,最多不超过0.8厘米,这样的深度有利于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在正常温、湿度条件下,一般7天原基便可形成并封住划口处。(6)定位定量菌袋划口布局和划口数量多少都有讲究。由于菌袋规格不同,栽培形式不一,划口的方位和划口数量略有差别。规格为17厘米×33厘米短袋的为立式排放栽培,垂直于穴口,可划2~3层口,呈品字形排列,每层4个口,每袋8~12个口,上下3层口距离较近,中间1排可划2个口。如果划口数量过少,浪费袋内营养;划口过多,子实体分化不良,产量无保证。规格为12厘米×50厘米长袋的,有立式斜靠和卧式横排两种栽培方式:立式的同短袋垂直布局划口方式,每袋划12~15个口;卧式的,应采取横向布局划口,每袋划12~15个口,否则不利于长耳时喷水管理。(7)划口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部位不要划口①没有木耳菌丝部位不划。
②代料分离严重处不划。
③菌丝细弱处不划。
④原基过多处不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