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现任首相纳吉
首相之子纳吉
[attachment=9524]
纳吉现年56岁,家世显赫,青年得志,出身在马来半岛东海岸大州彭亨(Pahang)的官僚世家,父亲是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敦拉萨(TunRazak)。敦拉萨在首相任内的政治规划,至今仍对马国影响深远,故有“发展之父”的美称。敦拉萨曾建立一群青壮团队,包括一手提携激进青年马哈蒂尔;即使是巴达维,也谦称自己是敦拉萨的政治之子。不过敦拉萨在1976年却以54岁的盛年在任内离世,其后政治衣钵就由其子纳吉承袭。
纳吉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工业经济系,从政前曾任职中央银行和国家石油公司,当他的父亲突然病逝后,他回乡参选,取代父亲的国会议席,时年仅22岁,是国会最年轻的议员。随后,他担任过能源通讯部副部长、教育部副部长和财政部副部长等二线官职。
1982年,马哈蒂尔出任首相后不久,就安排纳吉回故乡彭亨州担任州务大臣(相等于省长),是年纳吉只有29 岁。由于纳吉家族本为彭亨州的贵族,他与彭亨州苏丹和王室关系良好,加上双方在政治上共享保守立场与主张,这段经历有利于纳吉取得王室的信任,对往后政途大有帮助。
经历大约一届的州务大臣历练后,纳吉在1986年重回中央,不久即当选巫统青年团团长。此职是党内少壮精英通往权力核心的必经之路。纳吉接掌此职,意味着他在巫统青壮代接班团队中,确立了一定的顺位优势。随后,他开始出任内阁部长,包括传统上由巫统青年团团长担任的青年及体育部长,以后出掌政府内其它重要部门的首长,如教育部长和国防部长。在马国的多元种族政治中,教育和国防两大事务,向来负有确保马来裔政治安全感的重任,也是历来巫统精英出任首相之前的必备资历。
在巫统权力政治中,纳吉与安瓦尔、巴达维向来关系微妙,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安瓦尔本为马哈蒂尔爱将,在199 8年以前已具候任首相地位。纳吉是在安瓦尔之后才当选巫统青年团团长的,他甚至曾是安瓦尔派系的一员。1998年金融风暴期间,马哈蒂尔与安瓦尔决裂,后者不仅被开除党籍也身陷囹圄,但风暴过后马哈蒂尔却没有授意最具实力的纳吉担任党内第二号人物以及副首相一职,反而意外提拔巴达维接班。一般评论认为,当时马哈蒂尔因党内分裂地位不稳,故宁可选择较弱势的巴达维,而避免把更具野心的纳吉安放在身边。
[attachment=9525]
直到2003年巴达维接任首相后,纳吉才攀上第二把交椅的位子。事实上,马哈蒂尔只将巴达维视为过渡时期的首相人选,他真正属意的是纳吉,因此在巴达维首相任内,马哈蒂尔在政府外不断高姿态发表政治评论,多次尖锐和强烈地批判巴达维的施政。当2008年巴达维在大选中领军失利后,马哈蒂尔更是反巴达维的急先锋,其最终用意是力推纳吉早日取得党政大权。纳吉曾对逼宫略感犹疑,而一度激怒了马哈蒂尔对他的不满和质疑。
社会对纳吉拜相的疑虑
论资历、历练和基层实力,纳吉无疑是巫统党内最有条件的接班人选。除此,纳吉在财经领域、军方和王室成员中,也有深厚渊源,对国家机关有高度的驾驭和操作能力。可是,由于马哈蒂尔的幕后加持,国内外观察家和公民社会成员多对纳吉的强势接班表示疑虑和保留。马来西亚国内有网民更发起网络联署,要求国家元首拒绝任命纳吉组阁。他们担心纳吉上台后会强硬压制国内的民权自由和反对运动,使政治民主化蒙上阴影。
社会对纳吉拜相的疑虑,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政治强硬立场、丑闻缠身、缺乏政策理念,以及马哈蒂尔阴影重现。
相比安瓦尔,乃至巴达维,纳吉从来就未曾以自由和温和主张来争取认同,其言论与行动也体现不出对民主和开放的服膺。他在巫统青年团团长任上,曾因族群之间的语文课题争议,竟高调宣称“要以华人的鲜血染红马来人的短剑”,言辞极端,使人骇异。同样地,纳吉没有真正表达要检讨违反人权自由的内部安全法令和大专学生法令。
事实上,他可能最心仪的是效法其父亲敦拉萨,在巫统危急存亡之际重建马来裔的政治支配权。敦拉萨是在1969 年全国大选后接掌政权的,当年执政联盟在选举中遭重挫,几日之后吉隆坡即发生族群暴动,全国戒严,议会民主中断了20 个月,敦拉萨趁机重组政治联盟,同时强化马来人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主导与控制。如今纳吉接掌的巫统,处境也类似其父亲当年面临的局面,差别在于巫统当今最大的挑战力量并非来自华人,而是马来人政治反对势力的兴起。
有舆论相信,纳吉很可能采取强硬和威权手段重建巫统政治优势。例如在今年2月,在纳吉强势运作中,巫统结合王室和军警势力,不顾宪政规范强行以贿赂和挖角手法,从反对党手中重夺霹雳州(Perak)政权,使该州至今仍陷入宪政危机。媒体圈人士也感受到,纳吉上台后必会收紧新闻自由和互联网空间,包括压制反对党的媒体。
但是,更令纳吉的道德与正当形象严重受损的,是他近年来涉嫌的一宗谋杀丑闻。纳吉担任国防部长期间,曾涉及与法国当局的军购,由于金钱回扣和利益分配,导致一名有利益关系的蒙古女性翻译,被纳吉身边的保安特警杀害,尸体并被强力炸药炸得粉碎。这宗丑闻涉及情色、军购、金钱,在法国已被记者调查揭露,成为纳吉最难回避的议题。在4月即将举行的 3场补选中,选举委员会罕见地阻止反对党在竞选中议论此案件,就被视为有偏袒纳吉之嫌。
除了形象与道德遭非议外,纳吉作为一位倾向实力主义的权力人物,也因缺乏明确理念和政策主张,而使人对其执政能力存疑。过往的马哈蒂尔,就是以创意泉涌,论述不断翻新而著称,安瓦尔则以其回教和人文素养而获支持者拥护,但纳吉却似乎欠缺理念建构的能力,也很少表现出对人文价值的关怀。他长期在政府高层服务,资历堪称完备,却没有提出任何重大的政策倡议,反而在国防部长任内牵涉数宗军备采购弊案,并因此饱受反对党质疑。
[attachment=9527]
然而,最令马国民众疑惧的是,纳吉上台后,恐将摆脱不了强人马哈蒂尔的阴影。巴达维虽然软弱无力,缺乏改革气魄,但他相对容忍的气度至少为马国政治带来一定的自由开放,公民社会也活跃勃兴,这是巴达维令人称许和怀念的一面。可是,如今巫统强硬派随着纳吉登场而重回主流,不只令党内温和改革力量转趋下风,在野和民间势力也必定面临更严峻压力。当然,人们也担心未来两三年内,已经80多岁高龄的马哈蒂尔依然退而不休,热衷指点江山影响政治,最终令马哈蒂尔主义胜利回潮。这显然不是马国普遍民意所乐见的。
纳吉布·敦·拉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