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鄱阳湖
江豚、白鳍豚分别是国家第二、第一类保护动物,是一种生活于长江中下游罕见的淡水齿鲸。尤其白鳍豚是现存最原始的淡水豚类之一,出现在中新生代,距今2千万年,比大熊猫还古老,属“活化石”类物种,为我国所特有,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现存江豚、白鳍豚活动状况
江豚、白鳍豚是我国长江流域的珍禽水生动物,受到国家的十分重视。早在1918年白鳍豚就有科学上最初记载,在二十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对长江中下游江豚和白鳍豚开展了有关研究与种群分布考察,从1978年至1983年,先后九次在长江中下游(宜昌至南通)的干流进行了白鳍豚的生态考察。1997年11月农业部又组织了“长江白鳍豚、江豚同步观察监测行动”,这些研究与考察揭示了长江流域江豚、白鳍豚的跟踪活动状况,总的发展趋势是:随着江长江水环境的变化,长江航运业和沿边经济的迅猛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江豚资源呈锐减趋势,尤其白鳍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呈逐年减少之趋势,据估计,现长江中白鳍豚已不过百头,并有向通江湖泊集中分布的趋势。
江豚、白鳍豚濒危的原因
由于人类对江河的开发利用,使得江豚、白鳍豚种群的补充能力和再生产能力都遭到严重的破坏。80年代初,长江湖口段曾多次发现白鳍豚,而今,在湖口段很难见到白鳍豚,白鳍豚数量锐减,呈濒危灭绝之势。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水环境的变化。鄱阳湖水质总体较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平水期湖心处水质较好,但近岸处水质比湖心差,在枯水期水质更差,这是由于长江两岸工业发展排出的未经处理的废水、农田的有机农药残水流入江河的缘故,因而直接威胁着干流中的江豚和白鳍豚。
2. 鄱阳湖长江鱼类资源严重衰退,使江豚、白鳍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来 源。专业和非专业渔民的过渡捕获及围湖造田等破坏了鱼类的产卵场和育肥场,在湖泊通江水道边建厂,江湖受染,影响半洄游性鱼类的幼鱼不能从长江进入湖泊,鱼苗无来源等。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长江的鱼产量逐年下降,江豚、白鳍豚的食物减少。
3. 酷渔滥捕。由于沿湖渔民使用非法渔具,使江豚、白鳍豚遭钩、网、迷魂阵等伤害的机率增加,且渔民缺乏珍贵动物的保护意识。据记载,1973年都昌周溪乡渔民一次捕杀34头。近期随意伤害时有发生。
4.长江航运的迅速发展是对江豚、白鳍豚生存的一大威胁。白鳍豚是一种古老的海豚,不能适应现代化船舶急剧增多的新环境,有时会被轮船的螺旋桨打伤或击毙。
建设江豚、白鳍豚保护区十分必要
1.国家已批准鄱阳湖列入首批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并已组织专家编制了《鄱阳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这为在鄱阳湖区建立江豚、白鳍豚自然保护区造就了坚实的基础,构筑了实现目标的建设平台,为保护区建设提供了良机。
2.从现在江豚、白鳍豚面临着灭绝的危机来看,建设保护区十分紧迫。近些年来,由于长江两岸、鄱阳湖周边地区无序开发,人口增长,环境污染加上渔民酷鱼滥捕等导致湖区生态有所恶化,影响湖区生物多样性的生存与发展。在“环境与发展”的两难选择中,如不及早采取拯救措施,江豚、白鳍豚将遭灭顶之灾的厄运。
3.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历来是江豚、白鳍豚的重要活动水域,1997年11月4~10日,农业部在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大规模同步观察监测表明,共发现江豚4604头次,其中江西省鄱阳湖及长江干流江西省水域发现2934头次,占发现头次63.73%;鄱阳湖水域共发现1610头次,占总头次的34.97%,而且老爷庙——诸河溪口——小矶山水域观察到1198头次;占发现总头次26.02%,占鄱阳湖发现总头次的74.41%。并观察到白鳍豚3头次,更可喜的是在鄱阳湖老爷庙水域首次观察到不少江豚背仔游弋的现象。因此,鄱阳湖老爷庙及附近水域是江豚、白鳍豚的重要栖息地,并可能是重要的繁衍地,适合建立江豚自然保护区。
在老爷庙及其附近水域建立鄱阳湖国家级江豚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鄱阳湖湿地生物资源具有较高的综合价值。不仅能保护江豚,而且可以有效地保护白鳍豚等湿地生物资源。还可发开展“观豚”旅游——吴城观候鸟——庐山观雪结合起来,促进鄱阳湖生态功能保护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经多年观察,我省湖口、都昌、波阳等县临湖水域,都有江豚、白鳍豚活动。随着“保护长江”、“保护鄱阳湖”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的加强,当地政府及群众都有保护和恢复鄱阳湖水生生物资源的积极性,尤其环保部门,主动请缨要求建立保护区,这为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了社区参与的地方支持基础。
5.据资料分析,三峡枢纽蓄水运行后,由于清水下泄,坝下河床将发生长距离冲刷,河道演变的总趋势将是堵汊并流,水深加大,河势趋于稳定。这样三峡工程建成后,对江豚、白鳍豚的影响主要是种群向中下游进行迁移,种群规模变小,意外死亡增加,更趋通江湖泊群集。为此,在具备其生活条件的水域建立保护区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