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馆:活动的清明上河图、国之瑰宝“青铜马车”,寻觅之旅(中国古代建筑斗拱、桥等)、低碳行动(电动汽车等)
瑞士馆:阿尔卑斯山巨幕电影、缆车游览
石油馆:4D电影惊险刺激
国家电网馆:6面魔盒,奇幻体验
可口可乐馆:会结冰的小可乐
法国馆:6件法国艺术品(罗丹、米勒等作品)
丹麦馆:小美人鱼雕塑
卢森堡:金色少女像
捷克馆:聂伯曼斯基幸运浮雕
英国馆:6万根亚克力棒和种子
其他的我不知道,你可以先画一个海宝再写点内容就可以了。
你的问题如果再具体一点的话,会更容易回答一些!
中国馆:第一个项目是具有震撼效果的电影,拍的主题是中国这几十年的社会变迁,作为中国人看的话还是很有感觉的。至于清明上河图真的是很有历史沧桑感。
沙特馆:背景音乐非常好听,还有那个立体影院真的是相当精彩,是所有馆里面多媒体技术最好的一个了,而且,说实话,排个两个小时去看真的是很值得。(虽然我只用了一个半小时,不过我觉得大家看的时候都可以计划一下时间,花个三四个小时去排队看馆真的会比较累)
丹麦馆:小美人鱼就不用说了,这个大家都知道,它唯一的特色就是可以骑自行车从馆顶盘旋下来,主要是对这个自行车的感受了!
德国馆:现代科技的发达,以及对电子仪器的精准度,在馆中都是可以感受到的,德国人在工业中的严谨态度。再就是有一个用声学推动一个大球体转动的表演,表演大致有十分钟,以提倡低碳环保为主题。
日本馆:首先要说的是日本馆内的服务质量真是相当的高,一进去就能看见很多日本女孩大大的微笑,让人感觉非常舒心。日本馆进去也是从古至今的感觉,从古代文化到现代科技发达的一个历史走廊的感觉,还有四十分钟的表演,很好看。
对于石油馆,我真的是不能苟同了,虽然说是热门馆,可是它实在是因为每次进去的人就那么点点人,而最重要的东西却只是个4D电影,说实话,我觉得看完之后除了失望也没有太多的感觉了。
相比而言,美国馆的3部电影短片相对更加有温情一些,心里可以想点东西。而且排队一次可以让很多人进去。
回答者: 226368239 - 二级 2010-8-10 11:11
上海世博会概述
举办国家:中国
举办城市:上海
举办时间:2010年5月1日~2010年10月31日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吉祥物:海宝
目标:邀请200个国家、国际组织参展,吸引7000万参观人次.
场地:上海世博会场位于南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的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其中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公里.围栏区域[收取门票]范围约为3.28平方公里.总投资180亿人名币;基建投资:90亿;场馆投资:90亿.
上海世博会会徽
[编辑本段]
会徽是集中反映理念的视觉符号。上海世博会会徽是通过全球征集、专家评审而产生的。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
[编辑本段]
2007年12月18日晚8点,万众嘱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终于掀开了神秘面纱,蓝色“人”字的可爱造形让所有人耳目一新。
海宝,以汉字“人”字为核心创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蓝色。他的欢笑,展示着中国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挺胸抬头的动作和双手的配合,显示着包容和热情;他翘起的大拇指,是对来自世界各地朋友们发出的真诚邀请。
上海世博会申办过程
[编辑本段]
1999年12月,在国际展览局第126次全体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宣布申办2010年世博会。
2000年3月17日,中国政府成立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委员会,时任国务委员吴仪担任主任委员。2001年5月,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请函。2002年1月30日,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报告。
2002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并作申办陈述。
同年12月3日,经国际展览局大会投票表决,中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
上海世博会举办意义
[编辑本段]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至今,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
具有悠久东方文明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国际交往、崇尚世界和平的国度。中国取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将是注册类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
中国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为世界人民奉献什么?毫无疑问,中国人民将为五湖四海的宾客奉上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中的55%将居住在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则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上海世博会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聚会。一方面,她将努力吸引2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海内外7000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从而以最为广泛的参与度载入世博会的史册。另一方面,我们将始终以全球的视野来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最大限度地争取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的参与、理解和支持,从而使上海世博会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上海世博会闭幕前将发表《上海宣言》。这一世纪性的宣言将汇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这将是上海世博会为世界人民留下有关城市主题的一份丰厚的精神遗产。
着手6个月、着眼60年——中国政府将竭尽全力举办一届既传承历史、又继往开来的世博会。我们期待着一切向往和平的国家一如既往地关注上海世博会、支持上海世博会、参与上海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主题诠释
[编辑本段]
主题精髓
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城市政府为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和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世博会副主题解析
1、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从发端之日起,城市就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这种气质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识别性。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临着来自多方的冲击。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多元文化同时意味着历史和未来的和谐。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一个兼顾了历史和未来,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以及融合之中的个性,即鲜明的文化识别(cultural identification),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2、城市经济的繁荣
最早的城市是从集市发展而来的。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城市的集聚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和创业越来越成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基于其研究实力,但更多来源于人与人之间富有创造性的互动。创业能力固然和城市的财富有关,但其实更多地植根于鼓励创业的文化传统,而城市是否具备优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具备吸引一流人才的能力,又直接关乎一个城市的经济前途。此外,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完备的服务业,也是城市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
毋庸讳言,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存在冲突。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策略。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倡导减少生产中的资源利用(reduce)、产品反复多次使用(reuse)、以及废弃物再利用(recycle)的3R原则,最终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
总之,未来城市的经济将更充满活力,而这种活力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的,一是市民的创新和创造力,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是人类科技创新的巨大舞台。城墙之内,各种创新要素汇聚交融,创新思想由于人们的密集沟通和互动而得以迸发。与此同时,城市的研发和生产设施又使得创新的火花快速转化为技术,进而变成造福人类的产品和服务。
20世纪以来,科技的突飞猛进令大规模城市化成为可能。同时,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提高在城市得到集中体现。科技大大改进了人类的日常生活,而这种物质生活命也在人类的文化精神生活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未来城市中,科技将在保护不可再生资源、集约利用能源、保护物种多样性、创造可持续的人居模式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4、城市社区的重塑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人最通常生活空间形式。健康的“细胞”才能造就健康和谐的城市。文化融合、经济繁荣,无不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实现的。
城市社区的建设和重塑一直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最直接的任务。如何才能让贫困社区从城市的社会地图上消失,曾经是城市发展史上最鲜明最持久的困惑。当今时代,发达国家城市居民结构的变化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空前增长令这项任务更为繁重。联合国人居组织在其《千年宣言》中提出了建设“无贫民窟城市”的目标,力争在2020年使世界城市中的一亿贫民区内居民的生活获得重大改善。
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21世纪城市社区的重塑意味着必须创造“均衡社区”,而“均衡社区”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合理的居民构成、合理的房屋所有权结构、完善的基础设施、宜人的居所环境,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以及深厚的社会凝聚力。
5、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自从城市诞生的那天起,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就是相互依存的。农村居民通过向城市销售产品谋生,而城市的繁荣也依靠了农村腹地的资源和需求。
城市的扩张给不可再生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城市规划的新思想、建筑和能源科技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这种压力。同时,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入给城市管理提出了艰难的课题。一方面,城市社区的建设和改造将赋予城市化人口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另一方面,小城市和集镇的建设,也能有效减轻大城市所承受的人口和就业压力。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一些国家的农业地区丧失了竞争优势,良好的城乡互动能够帮助农民成功地转换经营、重谋生计,或者重塑农业生产结构,恢复农业的竞争力。如何协调在城乡间的人员流、资金流、商品流和信息流,与城乡能否和谐同步发展紧密相关。
目前全世界人口的近一半生活在农村,发展中国家城乡间的差异促使有关国际组织呼吁充分利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补作用和相互联系,在设法消除城市贫困的同时,努力消除农村贫困并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上海世博场馆设置A区:中国馆,外国国家馆[除东南亚外的亚洲国家]
B区:主题馆,东南亚和大洋洲部分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
C区:外国国家馆[欧洲,美洲和非洲国家],国家组织馆.
D区:企业区.
E区:企业馆,世博会博物馆和文明馆,城市最佳实践区.
上海世博会组委会要员
[编辑本段]
主任委员:吴仪 国务院副总理
第一副主任委员:韩正 上海市市长
副主任文员:
万季飞 中国贸促会会长
徐绍史 国务院副秘书长
高虎城 商务部副部长
崔天凯 外交部部长助理
115回答者: 14有空 - 一级 2010-4-8 19:05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非常感谢!!!!!!!!
相关内容
• 有关上海世博会的资料,急…… 17 2010-4-1
• 上海世博会的资料 2010-3-19
• 我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资料 374 2010-2-17
• 上海世博会的资料(数字资料)要数字!!!还有上海世博会标志的意义!!! 109 2010-2-18
•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资料 1752 2007-10-6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上海 世博会 世博会 资料
等待您来回答
有没有小学三年级下册的数学题(人教版的)?
正面·侧面描写结合的场面描写小短文300字以上
索爱K530能用什么视频播放软件
authorware的“插入” 怎么办 2010-5-2 多媒体不能点开
怎样看期货报表
求影评一篇,关于电影《王勃之死》观后感
新乡市向阳小学在哪里?三年级有几个班?一个班多少人?
关于世博会的英语小短文(带中午翻译)
其他回答 共 1 条
【概况】2002年12月3日,中国成功获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实现世博史上无发展中国家成为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举办国的历史性突破。中国政府曾就举办世博会向国际展览局作出郑重承诺,全力支持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国各地也以各种方式给予积极支持。2003年,上海正式启动世博会的筹备工作,由于“非典”,等客观原因筹备工作一度受到影响。经过调整,开展了组织构建、调研、举办或参与相关活动等工作。在办博组织机构尚未正式建立的情况下,由原来的申博机构组织召开各类国际性研讨会和论坛,参加与世博会相关的国际会议,举办大
Sakura01weishi
saysay008
sclzandy
shfsfl
shmilylac
shuaigei树之神
ssed
sysura
Threesj
ti520long
tianshchunren
tjhjefke
tjmj2000
toling_yuan
tzh56726093
tzy775
vvyuyuvvji
w20088qq
Wcc我的爱
weichengyuzhi
WY让爱随缘
xiaogang0220
xijin1314
XJ恒
yangchun1111
yangjion
案例背景:
本课是三年级第一学期信息课第一册最后几个单元的综合运用能力练习。重点是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上网,查资料,小报制作等知识,在初步掌握后能够综合的利用。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小报的主题和制作构思,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搜索和整理,然后利用资料进行小报的初步创作。本次小报制作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并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师:2010年5月1日满载着人类辉煌成就的世博盛会将在上海隆重举办。作为东道主的我们都有义务宣传世博会。
二、小报的组成要素与设计特点
(小报组成的要素)
(小报排版设计特点)
欣赏小报作品
确定小报的主题和样板。
三、网上搜索资料并进行整理
了解网上的资料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能够合理的运用,并能整理出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
四、作品展示教师讲评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通过世博宣传小报的制作,综合运用了word中的各项技术和上网查找资料, 此外,小报的要素和设计的要点,也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小报的组成要素和设计特点的知识点作为这节课的重点,如果只是老师直接的授课,学生不一定容易理解和记忆。因此,在这个环节中。通过作品的比较和大量作品的欣赏,由学生总结出小报作品要图文并茂,小报要突出醒目,引起关注等特点。在初步设计教案的时候,将小报的特点表述的比较抽象,不够直观,学生不容易得出结论。为此,将这些特点细节化,结合小报的组成要素,设计了一张表格,通过对“位置”、“大小”、“色彩”这三方面思考,更直观的理解了小报的特点,并对接下来的制作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过分强调这些特点,反而可能导致了学生个性创作的局限性。在意识到这点后,补充说明了这些特点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可以根据创作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目的是希望学生的作品更有创意和想象力。
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来查找和整理资料,并且能够对资料进行简单的处理和选择,网络上的资料有些是非常庞大的,如果全部运用上,会占满整个版面,使小报的内容就缺少了丰富性,培养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同时,对资料进行简单的处理和找重点,培养了学生对信息资料的归纳和整理能力。
作品制作的环节中,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这个部分融入了两次小组活动,通过集体讨论和相互交流,进一步认识到小报制作的要点。第一次小组活动在学生作品制作了一半的时进行,针对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请学生相互检查,做到取长补短,为更好的制作作品作指导。第二次小组活动评选出组内最佳作品,学生之间通过互动能够公正、公平的评价自己与别人的作品,不仅能够帮助同学指出作品中存在的不足,更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的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展示作品的时候,请一个学生演示了将word页面设置为横向的方法,我的本意是想通过这个作品,让同学了解制作作品的样板方式有多种,并不需要局限与一种。但结果导致了学生都采用了使用横向的页面进行作品的制作,反而局限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时在课堂中,多补充一句“可以自由选择页面的方向”之类的话,也许就可以避免这个情况了。今后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心理的特点和一些细节。
【世界博览会的起源】
世博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当时的波斯国王以陈列财务来炫耀本国的财力物力,以威慑邻国。18世纪末,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的展览会。这一新的想法于1791年在捷克的布拉格首开先河。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交通的发展,举办世界性展览的条件逐渐成熟。到了19世纪中期,展览会上的展品和参展商超出了单一国家的范围。
【世博会的类别】
顾名思义,世界博览会是一个涉及时间、地域、门类、品种等各方面都有广泛内容的大型活动,一般情况下,它只分作两类。一类是综合性世博会,另一类是专业型世博会。
在过去所举办的50多次世博会中,以综合性世博会为多。综合性世博会展出的内容包罗万象,举办国无偿提供场地,由参展国自己出钱,建立独立的展出馆,在场馆内展出反映本国科技、文化、经济、社会的综合成就。综合性博览会一般5年举办一届。专业性博览会展出的内容要单调些,它是以某类专业性产品为主要展示内容,下列主题可以视为认可类展览会:生态、陆路运输、狩猎、娱乐、原子能、山川、城区规划、畜牧业、气象学、海运、垂钓、养鱼、化工、森林、栖息地、医药、海洋、数据处理、粮食等。参展国在主办国指定的场馆内,自行装修、自行布展,不用建设专用展馆。99昆明世博会就属于专业性国际博览会。
【举办世博会意义和作用】
举办世博会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庆祝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某个国家、地区的重要纪念活动,以展示人类在某一领域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举办世博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给举办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宣传和扩大了举办国家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举办过世博会的国家和城市】
至2000年,已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比利时、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韩国、葡萄牙和中国13个国家计24个城市举办了世博会。
【世博会主题的确立】
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社会化生产的专业性就越强,社会生活的一切活动就变得更加有序。世博会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演绎之后,1933年美国在芝加哥举办了主题为"一个世纪的进步"的世博会。这是第一次有主题的世博会,要求参展者围绕一个共同的题目设计和创作自己的展品。会上展出的多是百年科技的成果,引人入胜的当数绚丽的霓虹灯景,而引起轰动的则是航空技术、有空调设施的新建筑等科技新成就。使人们看到了一个世纪以来科技的巨大进步,倍受鼓舞。从此以后,每一届世博会都确定了一个极富意义的主题。
【休闲生活曾经是世博会的主题】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以"人定胜天"的气概在改造自然,发展科技,以创造"更加富裕的生活","休闲"只是人们的第二位需要。1988年,澳大利亚为纪念欧洲人在澳洲登陆定居二百周年举办了布里斯班世博会,并以"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作为这次世博会的主题。各国都围绕这个主题大做文章,纷纷以体育、文娱、旅游、烹调、园艺等各种内容来体现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充分显示了人类在科技极其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在经历了激烈奋斗之后,渴望休闲,休闲生活已得到重视。在美丽的澳大利亚突出"休闲"这个话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博会举办国城市选举的规则】
根据选举规则,国际展览局89个成员国无论大小,各拥有一票的选举权。在第一轮投票中,如果某候选国城市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选票,该城市将成为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城市。如果第一轮投票中没有任何一个候选国城市获得所需的选票,则将进行第二轮投票,但在首轮投票中得票最少者将不再参加角逐。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三分之二以上选票的候选国城市当选。如若仍没有城市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选票,则继续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第三轮投票,直至选举出2个得票最多的城市。最后的角逐将由这2个城市进行,其中得票较多的获举办权。
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