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闯王李自成写的一首诗

2024-12-30 20:42:5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螃蟹诗》——明末李自成

一身甲胄肆横行,满腹玄黄未易评。

惯向秋畦私窃谷,偏于夜月暗偷营。

双鳌恰是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

只怕钓鳌人设铒,捉将沸釜送残生。

译文:螃蟹有着一身如同铠甲的壳而肆意横行,腹中似乎有渊博的内涵。常常去秋天的地里偷窃谷物,偏爱在晚上悄悄的偷窃营地。两个钳子如同举起的钢叉,八只腿如同擎天的宝剑。只害怕被钓鳖人设下鱼饵,把它捉起来送到煮沸的锅中了结它。

扩展资料

典故

李自成少年时家境十分贫寒,七八岁时就去给财主放羊,但是他经常去村里的学堂门旁听课,因此能够识文断字。

一个正值螃蟹肥美的深秋,向来磕碜的老师请学生们吃螃蟹,虽不是正式学生,但平常经常来听课的李自成也受到老师邀请。老师让学生们在吃螃蟹前先以螃蟹为题写一首诗,于是这首《螃蟹诗》便出炉了。

但老师在看到李自成的这首诗后却说道,你长大后虽然能干出一番事业,但终归是一个乱臣贼子,而且不得好死。结果李自成的人生轨迹果然如教书先生所言,虽然纵横一时,但最终却功败垂成,身死人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自成

回答2:

一、闯王李自成写的诗:

1、收拾残破费经营,暂驻商洛苦练兵。

月夜贪看击剑晚,星晨风送马蹄轻。

李自成 崇祯十二年五月

2、剑光闪闪亘长虹,百怪惊逃竟避锋。

点缀江山无限景,吟身疑在画图中。

商洛偶吟 自成

3、夜步山路情思千,皓月繁星迎日现。

仰首静观天象吉,有期定重登金殿。

李自成书 永昌元年季春

4、天下苍茫一时丢, 暂居闯坪卧胆舒。

养气整军待机发, 收复失地时铭腑。

永昌二年 李自成题

5、风云突变及九洲, 天下苍茫尽已丢。

暂辞京城别帝位, 摆脱围追苦寻路。

携眷今走闯坪过, 夜深子时将身宿。

曾经此地无人敌, 悲今军败不成伍。

望月静思光复计, 不知天明军何处。

此庄环山皆险峻, 困龙暂固此滩舟。

越过苦竹湖广地, 驻军通城且安舒。

整军有待赴京日, 重振朝纲江山固。

永昌二年三月 李自成

二、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另有一说李自成死亡地点为为湖北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

回答3:

李自成的诗真的很少,但是水平却都不低,目前我能找到的只有两首:
一、《螃蟹诗》
一身甲胄肆横行,满腹玄黄未易评。
惯向秋畦私窃谷,偏于夜月暗偷营。
双鳌恰是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
只怕钓鳌人设铒,捉将沸釜送残生。
评曰:就诗的艺术性而言,这首诗写的无可厚非,描写螃蟹栩栩如生。但是诗言志,出言皆有因果。他的老师看过之后竟然大惊失色,批语:你以后即使能够出人头地,但终归是一个乱臣贼子,而且下场很惨。不行被老师言中了。
二、《商洛杂忆》
收拾残破费经营,暂住商洛苦练兵。
月夜贪看击剑晚,星晨风送马蹄轻。
评曰:《商洛杂忆》写于李自成在商洛练兵期间的行营生活,是对当时李自成生活的生动写照。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回答4:

提问者没有对具体哪首诗做出提示,于是就在此列举出李自成比较著名的几首诗。
收拾残破费经营,暂驻商洛苦练兵。月夜贪看击剑晚,星晨风送马蹄轻。
——李自成 崇祯十二年五月

剑光闪闪亘长虹,百怪惊逃竟避锋。点缀江山无限景,吟身疑在画图中。
——商洛偶吟 自成

夜步山路情思千,皓月繁星迎日现。仰首静观天象吉,有期定重登金殿。
——李自成书 永昌元年季春

天下苍茫一时丢, 暂居闯坪卧胆舒。养气整军待机发, 收复失地时铭腑。
——永昌二年 李自成题

风云突变及九洲, 天下苍茫尽已丢。暂辞京城别帝位, 摆脱围追苦寻路。携眷今走闯坪过, 夜深子时将身宿。曾经此地无人敌, 悲今军败不成伍。望月静思光复计, 不知天明军何处。此庄环山皆险峻, 困龙暂固此滩舟。越过苦竹湖广地, 驻军通城且安舒。整军有待赴京日, 重振朝纲江山固。
——永昌二年三月 李自成
一身甲胄肆横行,满腹玄黄未易评。惯向秋畦私窃谷,偏于夜月暗偷营。双鳌恰是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只怕钓鳌人设铒,捉将沸釜送残生。
——李自成《螃蟹》
作者简介: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

回答5:

李自成少年时家境十分贫寒,七八岁时就去给财主放羊,但是他经常去村里的学堂门旁听课,因此能够识文断字。一个正值螃蟹肥美的深秋,向来磕碜的老师请学生们吃螃蟹,虽不是正式学生,但平常经常来听课的李自成也受到老师邀请。老师让学生们在吃螃蟹前先以螃蟹为题写一首诗,于是李自成的《螃蟹诗》便出炉了。
一身甲胄任横行,满腹玄黄未易评。
惯向秋畦私窃谷,偏于夜月暗偷营。
双鳌恰是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
只怕钓鳌人设饵,捉将沸釜送残生。
但老师在看到李自成的这首诗后却说道,你长大后虽然能干出一番事业,但终归是一个乱臣贼子,而且不得好死。结果李自成的人生轨迹果然如教书先生所言,虽然纵横一时,但最终却功败垂成,身死人手。该诗以螃蟹为主角,故名为《螃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