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美国还有多远?

2024-12-04 07:15:0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编者按:毋庸讳言,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力大增。近两年来,国际上美国衰落的声音不绝于耳。美国真的衰落了吗?我们是否已然到了成为强国,甚至不久的将来便能超越美国的地步?中国和美国的距离究竟还有多远?针对国际上的吹捧和嘲讽,国人更应冷静看待。 中美两国人眼中的对方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表示,在21世纪,中国应该学会“自我抑制”,而美国则应该学会“重新自我定位”,以适应日渐崛起的中国。基辛格指出,中国不会在21世纪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强国,而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森等学者则持截然相反的意见。 在美国,中国富人确实扬眉吐气意气风发。他们来美国短暂居留,挥挥手便在纽约长岛买下豪华别墅。他们中的很多人对华尔街狭小的街道、华盛顿矮小的建筑表示惊讶,认为中国许多大城市都超过美国。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美利坚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些中国富人三十年前还挤着公交车、起早贪黑在泥土飞扬的公路上赶路,他们是刚刚富起来的一代,而美国人已经富过好几代了。 美国衰落了吗? 关于美国兴衰的辩论已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看样子还将继续进行下去。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舆论界对美国实力地位的评估经常出现偏差,而这种偏差基本上是过低估计了美国的实力地位和纠错能力,过高估计了美国面临的内外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政治正确性”使然。当然有理由认为,新兴大国崛起势不可挡。但对于新兴大国的预测,比对美国的预测还要复杂困难得多。因此,即使对于新兴大国赶超美国这一点,观察者也还需持谨慎态度。 在观察美国兴衰时,很少有人怀疑它的天然条件和实力基础。今后美国国力的长远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奉行的一系列旨在恢复美国实力地位的战略和政策,基本上是沿着上述思路展开的。奥巴马政府的国内发展战略,重点放在大规模节能环保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清洁能源、改进学校硬件设施、推广宽带网络应用、给95%的家庭减税、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减少财政赤字、放宽移民政策等方面,重整旗鼓的决心和力度都比较大。但奥巴马的经济振兴和社会变革计划成效不大,争议不断。然而美国变革大方向尚未发生根本动摇。 我们离美国还有多远? 当前中国的进出口总量已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而经济规模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媒体上出现了大量对中国未来的乐观评估,中国必定会在不远的将来赶上美国不仅已成为国内民意中的基本共识,也使得曾长期遭受西方恶意诋毁的国人愈发扬眉吐气。 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众所周知,但中美之间的现实差距既非国人的民族热情所能跨越,也非西方媒体的大肆吹捧所能填补。“中国何时可以赶上美国”归根结底属于发展问题,如果按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标准来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中美之间的地位变迁远非“10或20年”这样简单的数字就能概括,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 中国要坦然面对两国差距。中美之间的国力差距显然不是靠GDP数据就能简单界定的,但长期以来媒体和学界恰恰都是将此作为主要甚至惟一的判断指标进而得出乐观结论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面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庞大也不是强大。胡锦涛主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照于此,中国现在不仅发展模式不够科学,而且对发展评估指标的认识也很不科学。美国已经历了200多年的稳定发展,中国不过才30年,根本没有沾沾自喜的资本。这并不是说中国无法赶超美国,而是应该警惕在还不够强大时就自我膨胀。 基辛格《论中国》 《论中国》一书是基辛格对其毕生追求的一些要务的辩解。尽管基辛格提到了美国对多元主义、民主和人权近乎宗教般的执著,但他同时辩称,这些合理关注不应妨碍对于国家利益的追求,而在40年的时间里,与中国恢复邦交一直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近年来,在美国忙于处理各种国际事务之际,中国常常采取配合的姿态,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之前,相对于美国一些讨厌的欧洲盟友,中国反而显得“更加合作”。 对于基辛格的主要微词,并不在于他过于致力于美中伙伴关系,也不是他对中国的成就褒扬太过。而是在于他的笔调是否流露出一种完全多余的倾向?——不说是仿佛在向中国叩拜,至少也是在毕恭毕敬地鞠躬。